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瓷的詩句和俗語

關於瓷的詩句和俗語

1. 關於制瓷的詩句諺語等

關於制瓷的詩句諺語等

白玉非為寶,千金我不須,

懷念千張紙,心藏萬卷書。——酒壺題詩

竹有擎天勢,蒼松耐歲寒。

梅花魁萬卉,三友四時歡。——雍正景德鎮禦窯“歲寒三友”松竹梅

九秋風露越窯開,

奪得千峰翠色來。——越窯的青瓷

大邑燒瓷輕且堅,

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

急送茅齋也可憐。——邢窯白瓷

歇後語

1、

瓷窯上的瓦盆兒 —— 壹套壹套

2、

同窯燒的缸瓦 —— 壹路貨色

3、

宜興夜壺 —— 好壹張嘴

4、

豬八戒吃碗碴 —— 滿嘴盡是詞(瓷)

5、

板倒大甕掃小米——摸到底了

6、

磨眼裏放碗片——推辭(瓷)

7、

甕裏澆木炭——有火無處發

8、

摔破的瓷盤於——對不到壹塊兒

9、

碎了碟子又打碗——氣上加氣

10、

鍋碗的戴眼鏡——凈找碴兒

2. 關於瓷的古詩文名句

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 夜夜掛長鉤,朝朝望楚樓。可憐孤月夜,滄照客心愁。 聖水出溫泉,新陽萬裏傳。常居安樂國,多報未來緣。 日日思前路,朝朝別主人。行行山水上,處處鳥啼新。 祇愁啼鳥別,恨送古人多。去後看明月,風光處處過。 壹別行萬裏,來時未有期。月中三十日,無夜不相思。 千裏人歸去,心畫 壹杯中。莫慮前途遠,開帆逐便風。 小水通大河,山深鳥宿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過。 道別即須分,何勞說苦辛。牽牛石上過,不見有蹄痕。 壹月三場戰,曾無賞罰為。將軍馬上坐,將士雪中眠。 自入新豐市,唯聞舊酒香。抱琴酤壹醉,盡日臥彎湯。 我有方寸心,無人堪***說。遣風吹卻雲,言向天邊月。 男兒大丈夫,何用本鄉居。明月家家有,黃金何處無。 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扣門三五下,自有出來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開。家中無學子,官從何處來。 龍門多貴客,出戶是賢賓。今日歸家去,將與貴人看。 天吞日月明,五月已三龍。言身壹寸謝,千裏重會撞。 上有東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可以鬥量金。 買人心惆悵,賣人心不安。題詩安瓶上,將與賣人看。 自從君別後,常守舊時心。洛陽來路遠,還用幾黃金。 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勸諸行過眾,修學香無餘。———————————————————————————————————————————— 這首詩中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很有名</SPAN></SPAN>

</p>

3. 關於瓷器的詩句有哪些

1、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進艇》唐代:杜甫

釋義:

把煮好的茶湯和榨好的甘蔗漿,用瓷壇來盛裝也不比玉制的缸來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隨取隨飲。

2、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

《天香·詠龍涎香》宋代:王沂孫

釋義:

龍涎裝入紅瓷盒後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經營的指環。

3、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唐代:皎然

釋義:

白瓷碗裏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

4、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秋日三首》宋代:秦觀

釋義:

碾好的月團用茶碗泡著,喝完後,讓孩子背誦楚辭。

5、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釋義:

大都邑燒制的瓷碗,既輕且堅固,敲之音響如玉聲淒清,美名傳遍錦城。

4. 有關瓷的古代詩詞

陳蹇叔郎中出閩漕,別送新茶。李聖俞郎中出

頭綱別樣建溪春,小璧蒼龍浪得名。

細瀉谷簾珠顆露,打成寒食杏花餳。

鷓班碗面雲縈字,兔褐甌心雪作泓。

不待清風生兩腋,清風先向舌端生。

這首詩中,“鷓班碗面雲縈字,兔褐甌心雪作泓。”這句形容的應該是兩類不同的兔毫盞。壹類是鷓鴣斑紋變的盞,壹類是兔毫斑紋變的盞,假如這樣清楚,那麽,這兩類紋變的盞在當時應該都比較盛行。還有壹種解說,那就是這裏使用的也有可能是壹件復合紋變盞,碗面部分是鷓鴣斑,碗心部分是兔褐紋。擊沸時,茶的乳花像壹朵朵雲彩壹樣,在鷓鴣斑上圍繞成文字;而在白色乳花的映照下,兔褐紋又像雪花般的在壹汪凈水中顯示。上下照映,美不勝收。

5. 關於瓷器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瓷器的詩句有: 1、《題與陶瓷館》郭沫若 後來居上數東洋, 奪取萬邦瓷市場; 年進美金七千萬, 數逾赤縣十番強。

花紋形式求新穎, 供應需求費數量; 國際水平應超越, 發揚光烈陳堂堂。 2、《題與藝術瓷廠》 郭沫若 中華向號瓷之國, 瓷業高峰是此都; 宋代以來傳信譽, 神州而外有均輸。

貴逾珍寶明逾鏡, 畫比荊關字比蘇。 技術革新精益進, 前驅不斷再前驅。

3、《初到景德鎮》董必武 昌南自昔號瓷都, 中外馳名譽允孚。 青白釉傳色澤美, 方圓形似器容珠; 藝精雕塑神如活, 繪勝描摹采欲敷; 技術革新求實用, ***同躍進是前途。

4、《遊景德鎮》 謝覺哉 配料調色細且精, 塑形繪影藝超群; 方知日用尋常品, 曾費勞工無限心。 風格"四如"傳古代, 車輪載譽越重瀛; 瓷都躍進今方始, 量質都須加倍成。

5、《詠景德鎮兀然亭》 明·繆宗周 陶舍重重倚岸開, 舟帆日日蔽江來; 工人莫獻天機巧, 此器能輸郡國材。 郭沫若(1892壹1978),男,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壹,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謝覺哉(1884年-1971年)原名謝維鋆,字煥南,別號覺哉,湖南寧鄉人,中國***產黨優秀黨員、“延安五老”之壹、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法學界先導。

6. 關於“青瓷,瓷器類”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青瓷,瓷器類”的詩句:

1. 《秋日三首 其二》

宋代:秦觀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譯文:碾好的月團用茶碗泡著,喝完後,讓孩子背誦楚辭。

2.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裏烹煮。

白瓷碗裏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

3. 《天香·詠龍涎香》

宋代:王沂孫

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

譯文:龍涎裝入紅瓷盒後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經營的指環。

4. 《進艇》

唐代:杜甫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譯文:把煮好的茶湯和榨好的甘蔗漿,用瓷壇來盛裝也不比玉制的缸來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隨取隨飲。

5. 《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唐代:杜甫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