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龔自珍詩歌的藝術特色

龔自珍詩歌的藝術特色

龔自珍是才氣過人而又得風氣之先的文學家兼思想家。他提出“尊情”、“尊史”的變革的文學觀。他有很高的自我期許,卻壹生困厄下僚。他飽經憂患,哀樂過人,更深切地感受著時代所給予他精神上、心靈上的震顫和痛苦,深深體味著內心世界的種種:怨憤中夾雜著豪邁,感傷中包容著熱情,頹唐而又執著,郁悶而有理想。 “少年”與“童心”是他詩中引人註目的意象,是他心目中青春生命和理想的象征;他對人才被壓抑的憤懣,他渴望和呼喚“不拘壹格降人才”;他的詩充滿批判精神和顯露出批判的鋒芒,表現出自己狂傲的性格。 他的詩多為抒發主觀感情之作,想象豐富奇詭,語言璀璨瑰麗而又具狂霸之氣,形成了“幽想雜奇語”、“哀艷雜雄奇”、“郁怒情深兩擅場”的迷人風格,受到清末民初眾多文學家的喜愛或迷戀,在當時及近代詩壇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蕭表達出詩人灑脫出世的願望,劍表達出詩人積極入世的渴望,蕭和劍的對比則反映出詩人既想入世又想要出世的矛盾人生觀 。 簫聲“如泣如訴”有些蕭條,但低回婉轉,所以可以說龔自珍內心的孤寂,因劍,是古代俠士的標誌,有仗劍江湖之意,孔子也有佩劍,表現除暴安良的仁義正直。所以兩者相互輝映,簫對社會的壹種悵惘,而劍就表現他想為人民做些什麽。古人大多有類似的糾結情懷。因社會黑暗,民不聊生等等,杜甫也是這樣的人,大體類似,具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