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壹個人直率的詩句

形容壹個人直率的詩句

1. 關於直率的詩句

關於直率的詩句 1. 請提供壹些直率表達愛情的詩或詞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花爭發,壹寸相思壹寸灰。紅豆聲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雎(詩經 周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蒹葭(詩經·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上邪(漢樂府民歌)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香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壹萬重.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

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

恨悠悠。幾時休。

飛絮落花時候、壹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兒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瑞雪,只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

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 形容直率的成語

沈著痛快:指書法、文章深厚穩健,直率而無拘泥之態。

打開窗戶說亮話:指直率而明白地講出來。

大馬金刀:①形容豪爽,氣派大。②形容說話直率鋒利,不留情面。

彈射利病:彈射:直率地指摘;病:弊病。直率的批評有利於改正缺點和錯誤。

彈射臧否:彈射:直率地指摘;臧:好;否:壞。臧否:褒貶,評論。直率地進行批評。

訐以為直:訐:攻擊別人短處;直:直率。揭發別人的隱私自認為坦率。形容人品奸詐虛偽。

冒昧陳辭,有辱清聽:清聽:是對聽話者的敬詞。書信中常用的謙辭,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請收信人諒解、采納。

我醉欲眠:我醉了,想睡覺。指為人真誠直率。

言訥詞直:言訥:出言遲鈍;直:直率。說話不利索,用詞直率。形容說話直率,不善於花言巧語。

以訐為直:訐:攻擊別人的短處或揭發他人隱私。用揭別人的短或隱私來表明直率。

直抒胸臆:胸臆:胸腔,內心,引申為心意。直率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直寫胸臆:胸臆:胸腔,內心,引申為心意。直率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直言賈禍:直:坦率、直爽;賈:買,引申為招致。指說話直率的人會惹禍。

直言取禍: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為招致。指說話直率的人會惹禍。

直言無諱: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

直言無隱: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同“直言無諱”。

直言勿諱: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同“直言無諱”。

3. 詩詞中的直率直率有哪些表現有哪些

直率和粗獷,都直接、坦率。

但粗曠必然直率,而直率不盡都粗曠。直率和樸素也有同有異。

直率而不尚文采,必然表現為樸素;樸素而不尚文采, 卻不壹定都直率。直率的風格跟含蓄相反,就表現的手法說,也有幾種不同 的方式:壹種是結合景物來抒情,像《易水歌》,先寫當時景物,“風蕭蕭兮易水寒”。

再說到自己,“壯士壹去兮不復還。”這是即景抒情。

壹種直接抒情,不 用景物陪襯,如《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這是對天的責問,實際上 是對秦穆公,但因不便直說,就說天。“如可贖兮,人百其身”,這是表達人 民願以身替死的真切感情。

壹種是結合敘事來抒情,像《箜篌謠》,從妻子喊 丈夫不要渡河,到丈夫不聽,渡河淹死,結合這壹件事來哀號。 例如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迥崖沓嶂淩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 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 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裏,手 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域上,願接盧敖遊太清。此詩豪邁、直率之情,活現在人們眼前。

這首詩想象豐富,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詩的韻律隨詩情變化而顯得跌宕多姿。

開頭壹段抒 懷述誌,用尤侯韻,自由舒展,音調平穩徐緩。第二段描寫廬山風景,轉唐 陽韻,音韻較前提高,昂揚而圓潤。

描寫長江壯景則又換刪山韻,音響慷慨 高亢。隨後,調子陡然降低,變為人聲月沒韻,表達歸隱求仙的閑情逸致, 聲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調子恰好構成鮮明的對比,極富抑揚頓挫之妙。

最後壹段表現美麗的神仙世界,轉換庚清韻,音調又升高,悠長而舒暢,余 音襲襲,令人神往。前人對這首詩的藝術性評價頗高:“太白天仙之詞,語多率然而成者,故樂府歌詞鹹善。

……今觀其……《廬山謠》等作,長篇短韻,驅駕氣勢,殆 與南山秋氣並高可也。”(見《唐詩品匯》七言古詩敘目第三卷《正宗》)又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曰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凡詩寫哀痛、憤恨、憂愁、悅樂、愛戀都還容易,寫歡喜真是難,即在長短句和古體裏也不易得。

這首詩是近體,個個字受“聲病”的束縛,卻做 得淋漓盡致,那壹種手舞足蹈的情形讓人讀了發怔。 凡這壹類都是情感突變,壹燒燒到“白熱度”,便壹毫不隱瞞,壹毫不修飾,照那情感的原樣子迸裂到字句上。

講真,沒有真得過這壹類的了。梁啟 超在《中國韻文裏頭所表現的情感》中曾說:“這類文學,真是和那作者的生 命分劈不開——至少也是當他作出這幾句話那壹秒鐘時候,語句和生命是迸 合為壹。

這種生命,是要親歷其境的人自己創造。所以這壹類我認為是情感文中之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