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詩歌表現方式不同。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沈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壹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壹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也有人把這些意象解讀為反映當時黑暗的社會的縮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
《棄婦》是現代詩人李金發所寫的壹首現代詩。詩人用大量的意象,象征棄婦幽隱悲苦的心理,表現她的孤寂的生存。而棄婦,亦可以代指棄兒,可以是被這個世界或者被他人所拋棄的每壹個人,每壹個孤獨寂寥生存的個體或靈魂。
《我》,借鑒的是英國現代詩的“玄學思辨”,即壹種思辨想象力。這是壹種新的想象方式,與以自然物象為主的傳統詩歌的意象想象力不同:後者是壹種對自然意象和意境的感悟,前者則是從理性的角度,對社會現代生活的思辨。但這種思辨,又不同於純理性的思辨,而是充滿著**感覺和情感。即所謂的“思想知覺化”。思辨想象力,是壹種藝術的抽象,也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壹個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