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於
夜色曖昧的窗前
百轉千念
吹簫之人
可否也在為我牽腸
指尖舞動壹世柔情
壹詞相思
壹語牽心 靈犀念
尋 古曲流韻
聲聲入心
覓 詞闋迷神
字字入情
墨香繾綣
只為君飄揚
奏壹曲心曲
只為君醉 為君癡
情深墨濃瘦月華
唐詩宋詞醉天涯
天涯相思難相忘
揮筆揚墨鎖情長
嬌羞的花蕾
有妳給的愛與牽掛
壹路舒展
盛開馨香的花瓣
思念
在悠悠歲月裏悄悄沈澱
執著
在遙遙守望中風化成石
壹簾幽夢
編織亙古不變的鐘情
眼裏有芳菲
心中枝抽綠
披著夢幻的輕紗
續延神話
神話現代詩歌2在開始播撒人類文明的火種時
中國人就喜歡做夢。在夢裏畫壹個天空
便肇啟壹個神話
渴望飛天,渴望奔月
渴望抵達飛鳥與雲端的高度
中國人的夢想時常與神話聯系在壹起
想像出壹千種月亮的模樣和神韻
我們高高托起民族的掌心
將創造出的嫦娥載入傳說
傳說中的廣寒宮呵,玉兔皎潔
桂花飄香。吳剛的斧頭壹下壹下地
斫著神話裏的詩意
許多年後的今天
我們更加想念這個叫嫦娥的女子
怕她思鄉,怕她孤單
於是便在夢裏劃壹道光,光裏的詩篇
重新打開壹個新的世紀神話。神舟飛天
用力飛,向上飛,無限度的縮短
天上人間的距離
神舟。壹條神奇的船,如龍的化身
神舟。壹條滿載民族夢想、神話和幸福的船
喜極而泣的嫦娥,舒袖把盞,百媚翩翩
壹輪明月冉冉於中華民族的彼岸
由缺復圓
1949年10月1日——
我們自豪的對世界宣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時隔六十三年,佇立於壹個新的頂峰
我們完全有信心,盡情地向著蒼穹唱響
“偉大的中華民族啊!她正在神話裏
徐徐飛翔……”
神話現代詩歌3我的文字就是神話和傳說
淒婉之語是前世未雕謝的花
走到哪裏帶到哪裏,不離不棄
困惑。身在井裏,魂在原野流浪
行者無悔,留下的空地,讓孩兒們栽花種草
而身後的.故事,依然在光影裏傳播
或許某壹段時光,成為千古傳說的經典
遠行。只留下影子,空去夢境,不再有重復的簫聲
路,是風的走向,情,是心念的牽掛
妳沒有說出的暗語,隱在水裏,化作下世為我鋪開的花徑
渴望月光木屋,設想門前的壹顆樹壹把椅子
和妳在月下靜靜坐著,妳問過我
真的能看到天堂的火焰和花朵嗎
我說,那是做夢營造的蜃樓
詩歌靈感如九月壹樣脆弱,轉眼而逝
而苦苦的詩人們依舊在煎熬在用文字療傷
不必太在意過往的得失,尤其名利最輕薄
水,漫過有妳的秋夜,我行走的路左右是水
日子薄如蟬翼,歸來辭去,心念壹香
我靜夜數倉,感恩夏季草地的守望者
陽光和水還在身邊,壹如手心還有詩歌
天地方圓,草地在詩歌裏,鍵入心骨的記憶猶存
行路匆匆,過客如影,在原野的光亮裏
其實,我們天天在路上,縱然有風無雪有歌無音
路這頭,那頭,妳和我神色壹再蒼然
過往的無語相對,妳的柔情,最終成為傷情的回憶
細數。此生嵌入骨髓的眷戀,以及北方的痛點
神話現代詩歌4有壹個千古流傳的民間神話
講述了淒美的愛情故事
從天庭到人間的距離
往往是成就美好姻緣的代溝
夜是那麽的深沈
月卻如此純凈圓滿
愛像是隔著張紙的距離
卻又像是那麽的遙遠、可望不可即
千古流傳的神話未必那麽浪漫
就算前世有緣
今生卻只是陌路
萬千的輪回
美麗的只是壹剎間
壹年壹次的相聚
千百句藏在心底的言語
無法傾訴出來
只能默默相視
別以為沈默是金
回過頭來 後悔莫及
神話就是神話
我不是妳的織女
妳又怎能是我的牛郎
不用奢望所謂的鵲橋與相會
留給我的是無謂的掙紮
淚水驟然劃破臉龐
心,破碎在七夕
美不美再無所謂
神話現代詩歌5“隱喻是濃縮的神話
神話是膨脹的隱喻”
神話隱喻是人類的認知工具
神話思維即隱喻思維
神話思維充滿詩性的智慧
具體“存在”作為喻體
指向無形的喻意
人類的認知過程
追求終極意義乃人類本性
可“實在”與認知主體間終隔壹層
人壹下抓不住本體的要領
只能略知“實在之間”的關系
若借用隱喻
透視“實在之間”的相似性
利用已知事物來喻指未知事物
激活心理聯想
可逐步逼近真理
為洞察秋毫夯實基礎
神話隱喻允許人類穿越時空
允許人類超越自體
超越現成的經驗與慣例
神話思維有頑強的生命力
得益於它的形象性、情感性
象征性、交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