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舊四首(其二)·黃景仁
喚起窗前尚宿酲,啼鵑催去又聲聲。
丹青舊誓相如劄,禪榻經時杜牧情。
別後相思空壹水,重來回首已三生。
雲階月地依然在,細逐空香百遍行。
此詩的意脈與前壹首遙遙相通。“宿酲”二字,既綰合前首的“醉流霞”與“杯底”,又承接“匆匆覺得揚州夢”壹句,有峰斷雲連之妙。
首聯是倒裝錯綜句式,按正常語序,應是:窗前啼鵑又聲聲把我從宿酲中喚起,似乎在催我歸去。這兩句從字面來看,是化用韓愈《贈同遊》“喚起窗全曙,催歸日未西”之句,實際上也暗含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春怨》)之意。自壹別之後,伊人蹤跡杳然,只有夢中才能壹晤,然而啼鵑無情,偏喚夢醒,怎不令詩人倍覺煩惱?詩中著壹“又”字,可見鵑催夢醒已非壹次。更何況杜鵑催歸之日,正是春色將闌之時,豈不更使詩人平添壹段煩惱?值得玩味的是“尚宿酲”三字,“酲”者,因酒醉而神誌不清之謂也。詩人夢醒之後,而酒意猶未全消,神誌仍然癡迷,是因為昨夜喝酒太多?還是因為在夢中又與伊人壹道***“醉流霞”?也許二者兼而有之吧?
頷聯二句是慨嘆舊日之盟誓猶在,而此時之心境全非。“丹青”,指丹砂和青,是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因其色不易褪去,所以常用來比喻堅貞不渝的盟約。阮籍《詠懷》中所謂“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即是此意。“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時著名的辭賦家,因其曾以琴聲挑逗卓文君,故用以自比。“丹青舊誓相如劄”,意謂我們當日信誓旦旦的盟約還留存在書劄之中。“禪榻”,指和尚坐禪的床榻。杜牧《醉後題僧院》詩雲:“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仲則借用此典,乃是狀寫此時獨處的索寞惆悵之情,並非真的悟出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禪理。就其結構來看,此句既遙承前首“匆匆覺得揚州夢”之句,又為下文的“回首三生”與“細逐空香”埋下伏筆。
頸聯乃刻骨情語,寫得極為淒苦。“別後相思空壹水”,化用《詩經·秦風·兼葭》“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與《古詩十九首》“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句意,其苦澀之況味,與李義山“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無題》)庶幾相近。“重來回首已三生”,意境大似義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所謂“三生”,指前生、今生和來生,系佛家用語。仲則自知今生已無緣與伊人相會,故只好寄望於來生,如此淒厲之句,讀來真令人悲慟欲絕。《兩當軒集》中,與此相類的怨斷之音甚多,如“三生難化心成石,九死空嘗膽作丸”(《雜感四首》)、“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羲和快著鞭”(《綺懷》)……無怪乎洪亮吉會把他比作“咽露秋蟲,舞風病鶴”(《北江詩話》)了。
尾聯緊承“重來”壹句,謂當時幽會處的雲階月地依然如故,但伊人已去,只余壹片空香,供我細逐追尋而已。“雲階月地”,指籠罩在彩雲明月下的幽階,東坡所謂“月地雲階漫壹樽,玉奴終不負東昏”,是也。“空香”,指縹緲不定、若有若無的香味。佛家認為,壹切香氣,終歸虛無,故曰“空香”。仲則借用此辭,以喻伊人當年的薌。蓋伊人雖去,其音容笑貌依稀宛在,壹如散發在空際的余香,飄忽無定,瞻焉在前,忽而在後也。“細逐空香百遍行”,是壹種幻覺描寫,表面看來,似乎無理可喻,其實正是詩人神魂癡迷的絕妙寫照。非深於情者,不能有此幻覺;非擅寫情者,不能得此妙句。仲則《醜奴兒慢·春日》詞中,亦寫幻覺,可與此同參:“徘徊花下,分明認得,三五年時。是何人挑將竹淚,粘上空枝?請試低頭,影兒憔悴浸春池。此間深處,是伊歸路,莫學相思。”
仲則之詩,大體充滿壹種抑郁的情調。他在《雜感》詩中曾這樣表現他的文藝主張:“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並在詩後自註雲:“或戒以吟苦非福,謝之而已。”在仲則看來,詩乃是詩人的不平之鳴,就像春鳥秋蟲壹樣,要唱出自己內心的悲哀。這首詩完全體現了仲則的這壹文藝主張。有趣的是,法國現代派詩人波德萊爾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詩歌的目的在於發泄“人生苦惱”,任何“美”都會“有不幸在其中”,而“憂郁”則是“美的最燦爛出色的伴侶。”(轉引自陳慧《論西方現代派文學及其他》)波德萊爾也擅寫幻覺,倘若他讀過仲則之詩,壹定會把仲則引為同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