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出自宋代:晏殊《中秋月》
白話文釋義:中秋月圓,月光灑在庭院,院中梧桐樹影婆娑,我壹人羈旅異鄉,節日裏看這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的移動著。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樹。
2,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出自唐代詩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白話文釋義: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點點無聲打濕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世間人人都仰望,不知道這秋日情思可落到誰家?
3,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出自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白話文釋義:壹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壹樣。在如此美麗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裏棲息。而螢火蟲也不敢和月光爭壹點光亮。隨著卷起的門簾飛進了房間。
院子裏只剩枝丫的槐樹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淒涼。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寂靜的秋夜裏顯得那麽清晰急促。相隔遙遠。如何去約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悵地望著同樣遙遠的月亮,什麽事也做不了,就那樣傻站著。
4,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出自唐代:張九齡《望月懷遠》
白話文釋義:茫茫的海上升起壹輪明月,此時妳我都在天涯***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裏不眠而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妳,只望能夠與妳相見在夢鄉。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出自唐 · 李白《靜夜思》
白話文釋義: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霜。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月亮寄相思的詩句古詩關於“月亮寄相思”的詩句如下:
1.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覯《鄉思》
3.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
5.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7.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張九齡《西江夜行》
8.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9.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馬戴《灞上秋居》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3.月亮相思的詩句古詩描寫相思的月亮的詩句如下:
1、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2、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3、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4、月夜憶舍弟
杜 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關於月亮的詩句 思念1.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張繼《楓橋夜泊 》
2.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3.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 王昌齡《出塞二首》
4.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山居秋暝》
5.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6.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劉禹錫《望洞庭》
7.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8.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9.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
10.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11.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 李白《渡荊門送別》
12.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13.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 杜甫《旅夜書懷》
14.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 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15.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王維《竹裏館》
16.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 蘇軾《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17.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18.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 溫庭筠《商山早行》
19.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張泌《寄人》
20.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 卓文君《白頭吟》
21.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 劉方平《夜月 》
22.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壹》
23.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4.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 李白《峨眉山月歌》
25. 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 盧摯《沈醉東風·七夕》
26.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 陸遊《遊山西村》
27. 尋常壹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28.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29. 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 納蘭性德《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30.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林傑《乞巧》
5.吟誦月亮寄托思念的古詩有哪些關於月亮寄托思念的古詩示例如下:
1、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3、玉階怨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4、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壹道夜歌歸。
5、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6、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濤)
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
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
9、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10、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11、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3、八月十五夜玩月(唐·棲白)
尋常三五夜,不是不嬋娟。
及至中秋滿,還勝別夜圓。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無煙。
自古人皆望,年來又壹年。
6.描寫月亮思念的古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靜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 張九齡《望月懷遠》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王安石《泊船瓜洲》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 王昌齡《出塞二首》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看明月應垂淚,壹夜鄉心五處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 劉方平《夜月 》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蘇軾《陽關曲 》
青山壹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王昌齡《送柴侍禦》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杜甫《望月懷遠》
7.關於月亮思念的詩句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8.有關描寫明月與相思的詩詞《中秋》(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壹輪滿,長伴雲衢千裏明;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壹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太常引》(宋)辛棄疾 壹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臺灣民謠:《中秋旅思》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月夜思鄉》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何處關山家萬裏,夜來棖觸客愁多。
《煎熬》夜深沈,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關於月亮的古詩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王維)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唐·張若虛) 春秋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晉·陶淵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唐·李賀)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宋·晏幾道)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劉禹錫) ***看明月應垂淚,壹夜鄉心五處同。(唐·白居易)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張若虛)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清·蕭詩)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唐·杜甫)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清·張惠言) 片雲天***遠,永夜月同孤 (唐·杜甫)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清·梁章鉅)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蘇軾)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張九齡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孟浩然 詩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裏館》)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詠月名句積累: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5、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7、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8、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10、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1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12、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14、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唐?杜甫《壹百五日夜對月》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壹首》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 唐 賈至 《別裴九弟》2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22.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24. 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 唐 劉方平 《秋夜泛舟》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唐 劉方平 《月夜》26.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唐 韓愈 《山石》27. 晴雲如擘絮,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