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趙曙光的個人經歷

趙曙光的個人經歷

趙曙光

筆 名: 徜徉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28/7

民 族: 漢族

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和研究生畢業(1951-1959);四川大學中文系任教(1959-1961);煙臺師範學院中文系任教(1961-1991);退休。著有散文集《迷離夕照》、《楓韻》,詩歌集《犁》,小說集《雨後黃昏》、《走遠了夕陽》、《命運之筏》等。《“呼嚕”研究會成立大會紀實》獲首屆海內外“諷刺幽默、荒誕”金鵬杯小小說大獎賽三等獎。

詳細介紹

提起趙曙光的名字,潮汕戲迷總會脫口而出“夏雨來”。這些年來,這位笑星扮演的無數喜劇人物都栩栩如生地留在了觀眾的記憶裏。

趙曙光1971年進入汕頭市歌舞團。那時,他學的是舞蹈,在長達8年的時間裏,他跳過民族舞、芭蕾舞。趙曙光說:“那段時間我學了很多,也獲得了壹個能夠在舞臺是自如表現的形體條件。”後來,趙曙光還演了很多話劇,許多老汕頭觀眾也許還清楚地記得他演的角色,像《年輕的壹代》中的小李子,《風華正茂》中的趙晨光,《霓虹燈下的哨兵》中的童阿男和阿飛等。

那麽,是什麽原因使趙曙光愛上了喜劇小品而壹發不可收呢?“我原來在歌舞團的時候就愛打打鬧鬧,人家戲稱我是‘壹條龍’。”而喜劇小品貼近生活,具有很強的藝術形式。1990年他開始了第壹部小品《微笑服務》的創作,在這部小品裏,他把自己唱、跳、編、導、演的功夫全“抖”了出來。

1991年,他調入市曲藝團任編導。有壹次,他看到中央電視臺的小品《五毛錢兩》,小品播出後,現在已是家喻戶曉。他說:“小時候我們經常聽老人們講夏雨來的故事,我想,新疆有壹個阿凡提深入人心,我們若不把夏雨來的故事搬上舞臺,那麽再過數年,下壹代人有就不曉得他了。”源於這個初衷,他壹氣呵成壹連創作了5集系列劇《夏雨來》。

《夏雨來》紅遍了潮汕。有壹次他們到農村演出,剛進村,小孩子們就圍上來大聲地叫著“夏雨來”,人們奔走相告的那種興奮和熱情,使趙曙光很受感動:“我當時有壹種滿足感和自豪感。當妳得到觀眾的認同和歡迎時,就是莫大的快慰和幸福。”

趙曙光自打到省話劇院得到著名導演王守壹的“真傳”,所編排的戲就與以前大不壹樣了。他認為,現在觀眾的審美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他在導戲過程中,總是自然而然地柔進壹些活潑、跳躍的藝術形式,如快板、說唱、音樂和舞蹈等。從他的《出租新娘》、《369搶親》、《新紅樓夢》,到近來的《72家房客》、《如此孝順》等,都以古諷今,鞭撻現實,贊美弘揚潮汕人的聰明、才智及其人文精神。正像他所說的:“藝術作品不能中為得名得利而作,我覺得藝術作品的導向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