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詩《石灰吟》《墨梅》教學設計

古詩《石灰吟》《墨梅》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石灰吟》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石灰吟》,背誦《石灰吟》。

 2.學會2個生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並說說詩句的意思。

 3.憑借詩歌內容,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汙、堅決同惡勢力鬥爭到底的

《墨梅》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墨梅》並背誦。

 2.學會5個生字,理解詩句及詞語的意思。

 3.憑借語言文字,體會詩人借墨梅自喻,表現了詩人鄙視流俗、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憑借語言文字,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壹、回憶引入

 1、同學們回憶壹下,以前學過哪些古詩?(讓學生能有感情地背誦)妳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今天我們學習兩首古詩。

 2、簡介作者

 於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明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與抗清英雄張蒼水、抗金英雄嶽飛並稱西湖三傑。明成祖永樂進士,官至兵部尚書。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壹字元肅,元代詩人、畫家。

 王冕經常以梅花自比,早年曾經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官職,晚年還以梅花顯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說:"野梅開花尚古色。"(《歸來》)

 他的別號很多,有煮石山農、會稽山農、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陰野人、竹冠草人、梅叟、梅翁等。又因他的書齋叫"竹齋",時人又稱他為王竹齋或竹齋先生。他既是詩壇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所畫的《墨梅圖》,神韻秀逸,令後人嘆賞不已。

二、初讀感知

 1、教師範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2、借助拼音,學生自讀課文。記下自己的困惑,和同桌交流。

 3、檢查

 ①指名讀,指導節奏。

 石灰吟         墨 梅

 於謙           王冕

 千錘/萬擊//出深山,     吾家/洗硯//池頭樹,

 烈火/焚燒//若等閑。     朵朵/花開//淡墨痕。

 粉骨/碎身//全不怕,     不要/人誇//顏色好,

 要留/清白//在人間。     只要/清氣//滿乾坤。

 ②正音:焚,墨,乾。

 (3)全班交流,記下問題。

三、精讀解疑

 1、指導學生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句。

 2、可聯系上下文理解。

 ①吟:古典詩歌的壹種名稱。吟誦。

 ②錘:敲打。擊:撞擊。

 ③若:好像。等閑:平常事。

 3、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大意是:石頭是經過多次的敲打撞擊,才從大山上采下來。烈火焚燒自己,卻也只把它當作平常事。即使身體粉碎變成了石灰,也不畏懼,還是要把潔白幹凈的石灰留在人世間。

 4、看圖想像意境,體會感情。

 這裏詩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寧為玉碎,不斷瓦全的誌氣。

 5、指導朗讀。

 詩人借石頭表明自己堅貞、高潔的誌向,應用贊美、高亢的語調朗讀。

 6、總結學法,自學《墨梅》

 1)總結《石灰吟》的學習方法。

 ①理解字詞。②說說詩意。③看圖想像。④朗讀體會。

 2)學生四人為壹個小組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註意先讓學生獨立學習,然後遇到不懂的再互相幫助,老師可以以合作比較好的壹組為模範,滲透地進行全班指導。

 3)師生討論。

 ①理解字詞:

 吾:我。    洗硯池:書畫家洗毛筆硯臺的水池。

 池頭:池邊。  樹:這裏指梅樹。

 誇:誇贊。   清氣:清香之氣。  乾坤:天地。

 ②指名說說詩意。

 我家洗硯池邊有壹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讓人來誇贊梅花的顏色好看,只要讓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③看圖想像:作者畫的梅花有什麽特點?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樣的情操?

 四、深化感知、品味詩境

 1、看圖朗讀,體會詩歌意境。

 2、自由練讀,練背誦。

 3、這兩首詩分別抒發了作者什麽樣的感情?

 A:抒發了詩人不同流合汙,堅決同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B:寄寓了作者鄙視流俗、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4、這兩首詩在寫作上有什麽特點呢?

 (都是詠物詩,托物明誌,借物為喻,寄托作者高潔、堅貞的情懷)

 五、檢測反饋

 壹、於謙借石灰( )的品質,抒發了他( )的思想感情;王冕借墨自喻,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 )高尚情操。但兩首詩都采用( )手法,寄托作者的情懷。

 二、解釋帶點的詞,說說詩句的意思。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2)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流清氣滿乾坤。

 六、拓展延伸

 1.搜集關於梅花的古詩兩首,讀背。

 2.搜集托物言誌的古詩壹首,抄寫。

板書設計:

 托物言誌 借物為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