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孟郊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守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壹說45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然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江南溧陽尉。其代表名詩《遊子吟》就是在溧陽時所作。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故有?詩囚?之稱,不事曹務,還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余慶鎮守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時為元和九年,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余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
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沒有律詩。藝術上不蹈襲陳言,或擅長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詞藻,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鉤章棘句,掐擢胃腎?(《墓誌》),精思苦煉,雕刻其險;如韓愈所說?規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答孟郊》),壹掃大歷以來的靡弱詩風。其中有的詩篇反映時代現實、揭露藩鎮罪惡,如《征婦怨》、《感懷》、《殺氣不在邊》、《傷春》等;有的關心人民生活、憤慨貧富不平,如《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現骨肉深情,如《遊子吟》、《結愛》、《杏殤》等;有的刻畫山水風景,如《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與王二十壹員外涯遊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歸天臺》、《峽哀》、《遊終南山》等;雖然社會生活內容不同,都思深意遠,造語新奇,體現了孟詩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懷》等,則情調不免低沈;?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崔純亮》)壹類詩句,雖反映了世途艱險,但也表現了狹窄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