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牽牛星》是產生於漢代的壹首文人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之壹。全詩如下: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白話譯文:
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
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劄劄不停地響個不停。
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麽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
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默默相視無言地癡癡凝望。
作品賞析:
《詩經》中有詩人假想天上織女織布的內容,但和愛情還沒有產生聯系。本篇就是最早將牽牛星和織女星融入到愛情故事中的作品,從此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有關牽牛和織女的文學創作和民間傳說從此不斷豐富起來。
銀河的水聲、水花可觸可感,牽牛和織女的深情可觸可感,特別是織女那壹雙含情脈脈的眼睛,好像就在讀者眼前,她的美麗可愛於是就成了永恒的文學形象,那美麗可愛將隔河相思的哀怨也沖淡得無影無形了。詩歌偶句押韻,壹韻到底,像兒歌壹樣流轉,與想象的表達、神話的內容密切配合,讀後那韻味悠長飄忽,似乎永遠盤繞在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