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觀桃花
唐代: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解釋:在京城那塵埃撲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從玄都觀看花歸來的行人。玄都觀裏種了上千株桃樹,滿城的人都去觀賞,而這些桃樹都是我貶官離開長安後栽種的。
再遊都玄觀
唐代: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解釋:玄都觀偌大庭院中有壹半長滿了青苔,原盛開的桃花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菜花在開放。
先前那些辛勤種桃的道士如今哪裏去了呢?前次因看題詩而被貶出長安的我——劉禹錫又回來了啊!
酬令狐相公雪中遊玄都見憶
唐代:劉禹錫
好雪動高情,心期在玉京。
人披鶴氅出,馬踏象筵行。
照耀樓臺變,淋漓松桂清。
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虛聲。
貞元九年(793年),21歲的劉禹錫考取進士,做監察禦史。當時的中唐王朝正壹天天地衰落,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地方上藩鎮割據,朝廷中宦官專權,苛捐雜稅壓榨百姓。永貞元年(805年)正月,順宗皇帝登基,他重用王叔文、劉禹錫、柳宗元等人對社會弊政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史稱“永貞革新”。革新的矛頭直指反動勢力的利益,他們糾結起來進行反撲,又壹鼓作氣擁立順宗的兒子憲宗即位,不到半年,改革失敗。包括劉禹錫在內的八名朝廷官員被貶到偏遠地區當司馬。劉禹錫被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十年後被召還京。膾炙人口的《玄都觀桃花》就是作者回京時所作。詩的原題名為《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公元815年仲春,長安大街車水馬龍,笑語歡聲,沒有壹個不是看花歸來的人。玄都觀這麽多盛開的桃樹,全是劉郎離京後所栽。詩人借桃花諷刺朝中那些得寵的新貴人,表現了對他們的輕蔑和自己的不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