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諷刺鞭撻了權迷心竅的人。
有遠大誌向的人追求高潔卻不被世俗小人理解,貪求利祿的小人用陰暗的心理來猜測人格高尚者的行為,真可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這個故事出現於《莊子》,裏面將莊子比喻成只喝清泉的鳳凰,而將惠施比喻成啃食動物屍體的貓頭鷹,說明了君子追求高潔小人不加理解反而以陰暗的心理來揣度君子的心,狠狠地鞭笞了壹些權迷心竅的人。
擴展資料:
引用《莊子》中<鳳凰和貓頭鷹>的故事的詩句有:
1、《朱鳳行》——唐代杜甫
君不見瀟湘之山衡山高,山巔朱鳳聲嗷嗷。側身長顧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勞。
下湣百鳥在羅網,黃雀最小猶難逃。願分竹實及螻蟻,盡使鴟梟相怒號。
譯文:
妳看不見瀟湘的山之高,在山頂之上有鳳凰在啼鳴。側過身子向下飛去想要找尋自己的同伴,卻身心勞累垂下了翅膀,停止了啼叫。下面有人在張網捕百鳥,黃雀雖然是最小的,卻仍然難以逃脫。願意把吃的分給螻蟻,讓貓頭鷹生氣。
2、《詠懷》——三國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
壹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
譯文:在林中有壹只奇鳥,自稱為鳳凰。早上飲醴泉,晚上就棲息在山崗上。叫聲響徹九州,伸長脖子可以眺望八荒。突然壹陣風刮來,鳳凰的羽毛都被摧殘了。只好跑到昆侖去了,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只怪棲息在了錯誤的地方,憑白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