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 教學文摘 → 教學論文 2011-10-27 手機版
壹、鑒賞人物形象
詩歌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兩類: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如杜甫《登高》中的詩人形象;作品中刻畫的人物形象,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
設問方式:1、詩中塑造了壹位怎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詩中刻劃了的某形象有怎樣的特征?
3、請簡要的分析某形象
答題步驟: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組織語言的格式壹般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是什麽) ;
2、結合詩作簡譯相關語句,分點說明、概括(為什麽)切忌以譯代析。
3、總結形象意義。就是分析形象中詩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蘊涵的哲理。可用壹句話概括總述,也可以放到步驟裏合答。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詩中刻畫了怎樣的兒童形象?
賞析全詩從形神兩方面刻劃了幼稚頑皮,天真可愛、機警聰明的垂釣小兒形象,栩栩如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 蓬亂的頭發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後兩句詩側重寫神態。從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在垂釣時,“側坐”姿態,草遮住其身 。當路人問道,稚子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表現他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
解題方略:人物形象鑒賞題,所選詩歌多為抒情詩,詩中人物多為抒情主人公形象。
解答這類題,要註意以下問題:
1. 掌握答題要領和格式。組織語言的格式壹般為“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2. 要知人論世,要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作品創作的背景,從而推知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壹般說來,盛唐詩歌多抒發建功立業的豪情,晚唐詩歌多為表達憫農情懷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南宋詩歌多為表達壯誌難酬的憂憤和對朝廷偏安壹隅的不滿。
3. 平時復習時要記住壹些常見的人物形象類型,如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杜甫《登高》),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陶淵明《歸園田居》),懷才不遇、壯誌難酬的形象《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朋友(戀友)分別,思念故鄉的形象;懷才不遇,懷古詠史者的形象;鐘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獻身邊塞或反對征伐的形象;不慕權貴,傲岸不羈的形象;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矢誌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抨擊黑暗,同情人民的形象…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下列問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 這首詩前兩句描繪了怎樣有環境?(2) 請簡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參考答案:(1)寒冷、寂靜。(2)是壹個清高孤傲的形象。在這樣壹個寒冷寂靜的環境裏,那漁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壹切,專心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有點凜然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上正是詩人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