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qū
1、彎曲。《核舟記》:“屈右臂支船。”《送東陽馬生序》:“手指不可屈伸。”
2、屈服。《閻典史傳》:“挺立不屈。”
3、使……屈服。《五人墓道》:“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誌士之悲哉?。”
4、委屈;冤屈。《海瑞傳》:“故家大姓時有被誣負屈者。”
5、受委屈。《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6、虧;短少。《劉東堂言》:“理屈詞窮,怒問。”
屈jué
7、竭盡;用盡。《論積貯疏》:“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
2. 文言文中的屈有什麽意思動詞形聲。
字從屍,從出,出亦聲。“屍”意為“不動的人體”。
“出”指出門。“屍”與“出”聯合起來表示“身體卷縮折疊著被擡出門外”。
本義:身體卷縮折疊著被擡出門外。引申義:身體卷縮,四肢折疊。
(身體)彎曲。(1)同本義 屈,拗曲。
《廣韻》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易·系辭》 猬縮蠖屈。馬中錫《中山狼傳》 不可屈伸。
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安能屈豪傑。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屈膝叩首。
清· 方苞《獄中雜記》 不當屈。(2)委屈;冤屈。
《三國誌·諸葛亮傳》 大書壹屈字。——明· 高啟《鳧藻集·書博雞者事》 求壹屈己。
清· 劉開《問說》 被誣負屈。清· 張廷玉《明史》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隨便招請,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馳(委屈);屈氣(怨氣);屈漾(屈央,屈恙。
冤枉);屈厄(委屈困頓)。(3) 屈服 屈人之兵。
——《孫子·謀政》 屈人之兵而非戰。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4)治理,收 順彼長道,屈此群醜。《詩·魯頌·泮水》(5)壓抑 如:屈抑(壓抑);屈束(壓抑約束)。
(6)纏繞 如:屈蟠(盤曲);屈郁(盤結、旋繞) 。(7)理虧 理屈詞窮。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名詞(1)古邑名春秋晉國屈邑,在今山西省吉縣,產名馬。晉獻公時,其庶子夷吾,受封於此。
《春秋·左傳·驪姬之亂》:“夷吾奔屈。”《春秋·左傳·宮之奇假道》:“請以屈產之乘假道於虞。”
(2)姓氏春秋楚國屈邑,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楚武王熊通之子瑕之封地。王逸《離騷註》:“(楚武王)生子瑕,受屈為客卿,因以為氏。”
林寶《元和姓纂·屈》:“楚公族,羋姓之後,楚武王子瑕,食采於屈,因氏焉……”屈原之姓,源於此。形容詞1、假借為“崛”。
高起,突出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
——《漢書·敘傳上》假借為2、“倔”。直傲不屈。
3. 少屈 在古文中的意思“(盛)少屈”
(試解析 大意)盛年少有俸祿(沒有漲工資)覺得委屈嗎?想想‘壹錢太守’吧。
“盛少屈、壹錢太守。”詩句出處:《瑞鶴仙》;是宋朝詩人哀長吉的作品。
天基佳節後。又詩詠嵩生,賢歌天佑。千齡運非偶。慶壹堂風虎,雲龍感召,相門華胄。盛少屈、壹錢太守。聽吏歌、壹逕棠陰,民頌兩岐麥秀。知否。海峰天柱,道骨仙風,總天所授。席虛機右。金甌下,署名久。佇泥封飛下,沙堤歸去,指日家聲復舊。年年獻、金鑒千秋,玉卮萬壽。
“壹錢太守”yī qián tài shǒu
漢代清官會稽太守劉寵十分關心百姓疾苦,將政令及刑罰盡量簡化,免除很多苛捐雜稅,讓老百姓深受感動。他離任時,山陰縣很多老人來為他送行,並堅持要送他100個大錢,劉寵在萬般無奈下只好接受他們的壹個大錢,留下了壹錢太守的美名
為官清廉,被人們稱贊為壹錢太守。
4. 屈突仲通文言文翻譯屈突通擔任隋的虎賁郎將。隋丈帝楊堅命他審察隴西救群記錄,查出兩萬多匹隱藏的馬。文帝大怒,收押了太仆卿慕容悉叠和監牧官壹千五百人,將要全部處斬。屈突通對文帝說:“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陛下憑壹顆最仁慈的心來治理天下,又怎會因牲畜壹天所生殖的數量來殺死壹千五百人呢?”文帝呵叱他,屈突通走上前磕頭說:“臣願意自己接受死罪,來抵眾人的死罪。”文帝醒悟,說:“朕不明事理,競到了這壹地步。現在就全都赦免慕榮悉達等人,來表彰妳的善言。”於是就減輕了對他們的處罰。後屈突通被提撥為左武衛將軍。他為官剛勁正直,有犯法盼,即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會包庇縱容。他的兄弟屈突蓋擔長安令,也因方正嚴厲而顯名。當時有這樣的壹首民謠:“寧食三鬥艾,不見屈突蓋;寧食三鬥蔥,不逢屈突通。”
秦、隴兩地叛亂紛起,屈突通被封為關內討捕大使。安定人劉迦論造反,率眾十余萬占據雕陰。屈突通調集關q-兵攻打,駐紮在安定,壹開始並不與敵交戰,軍中都以為屈突通膽怯。屈突通佯言要撤兵,卻又派兵偷偷潛入上郡。敵人並未察覺這個情況,率兵南進,距屈突通軍70裏紮營,分散兵力占領陣地。屈突通等他們毫無防備,便連夜挑選精兵突襲打敗了他們。後來隋的政治更加混亂,各地叛亂紛紛,朝廷的軍隊喪失鬥誌,將領多被殺死。屈突通每戰都非常慎重,所以雖然沒有大捷,但是從沒戰敗過。
高祖(唐高祖李淵)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東,唐兵久戰不能攻下,高祖便留兵圍攻,渡過了黃河,在飲馬泉打破了屈突通的部將桑顯和。這時,屈突通的情勢十分窘迫,有人勸他投降,他說:“吾蒙受國家厚遇之恩,曾侍奉兩個君主,怎能在此危難之際逃走?只有以死相報罷了l',他常常自己摸著脖子說:“應當為了國家來挨別人壹刀!”不久,屈突通聽說長安已被攻破,家屬也都被李淵所俘,便命桑顯和鎮守潼關,自率主力要去洛陽。屈突通剛走,桑顯和便投降了唐軍。劉文靜派副將竇琮、段誌玄等率精銳騎兵追趕屈突通到了稠桑(今河南靈寶北黃河南岸)。屈突通就按陣抵禦。竇琮派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去勸降,屈突通大喊道:“過去咱們是父子,現在就是仇人了。”命令手下士卒射殺他。桑顯和對屈突通的部眾說:“京城已被攻陷,各位的家都在關西,為什麽又要到東邊去呢?”眾人皆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知失敗已不能避免了,就下馬向東南方向(指揚州)跪拜了兩次,號哭道:“臣力盡兵敗,沒有對不起陛下。”於是被擒,押送長安。(與高祖李淵見面後)皇帝安慰道:“咱們兩個怎會相見如此之晚呢?”屈突通哭道:“屈突通不能竭盡臣子的節義,因此到了這壹地步,成為本朝的羞辱呵。”皇帝說:“妳是個忠臣呵。”釋放了他,並授他兵部尚書,封蔣國公,讓他擔任秦王李世民行軍元帥長史。
後來隨軍出戰平定薛仁果,當時薛仁果的珍寶堆積如山,諸將皆爭相搶奪,唯獨屈突通壹點也不掠取。唐高祖聞知此事後,說:“屈突通對朝廷如此清正,他的名聲壹定不是虛傳的呵。”後來屈突通兼任陵東道行臺仆射(判:以高官兼任較低職位的官),跟從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當時屈突通的兩個兒子們都在洛陽,皇帝說:“現在把向東征討的重任交給妳,妳的兩個兒子該如何安排呢?”屈突通說:“臣老了,不足以擔當如此之重任了。但是過去陛下您釋放了我這個俘虜,給我恩惠與禮遇,來使我獲得了新生,這個時候,我就應當發誓以死報效國家。現在出征,我正應該擔當先導,而我兩個兒子的生死自有他們自已的命運,我終不會因壹己之私來損害公義的。”皇帝嘆息道:“忠烈之人以死殉節(的情況),我今天見到了
希望能幫到妳!請記住,有誌者事竟成!堅持就是勝利!
望采納,祝安好!謝謝!
5. 屈瑕伐絞文言文翻譯絞國暗中勾結鄖國,與楚國作對,熊通哪裏肯容忍,決定非滅了絞國不可。
主帥還是屈瑕,楚軍浩浩蕩蕩涉過彭水,直逼絞國城下。絞國預料到熊通不會善罷甘休,早有預防,於是堅壁清野,牢牢地關起城門。遠涉勞頓的楚軍,因異地作戰,遠後方,則力圖速決。而絞軍則依據城池堅固,準備長期防守。
屈瑕兵臨城下。再度出征,他顯得成熟多了。首先他察看了山川地形,分析了敵我態勢,苦思破敵良策。原來絞國地處山中,都城卻是壹馬平川,四周山崗綿綿,樹林茂密,城池堅固。護城河引山中流水,繞城壹周,又寬又深,總之易守難攻。看後不由得焦慮起來。
次日卯時攻城,楚軍三萬余眾攻取壹個小國,依理說並非難事,但從早到晚,激戰壹天,就是難以破城!絞人知道破城後的嚴重後果,誰也不願國破家亡,故而拼死守禦,楚軍死傷甚重,卻無尺寸之功,當晚只得收兵。夜間,絞人為防楚軍偷襲,整個城頭火光通明,壹是為了守軍取暖,二是為了照明,所以屈瑕連乘夜偷襲的機會都沒有。如此多日,戰況毫無進展。
時值隆冬,不時有大雪飄落,天氣越來越寒冷。絞國的護城河本來就深,此時又結上了薄冰,攻城難度更大,每日傷亡也更增加了。屈瑕暗暗發起急來!早知今日,何必要爭這枚帥印?原來獨擋壹面,指揮三軍,破敵、建功,竟是如此之難!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壹失;愚者千慮,必有壹得。絞國君主雖不失有戰略眼光,卻人算不如天算。當他把壹切戰爭因素都考慮進去後,就是沒有料到這年的冬天來的特別早,特別冷!偌大壹個都城,數萬百姓,僅燒飯、燒水、取暖每日需消耗多少木柴?而且數萬守城士兵,夜夜守城,取暖照明,又需多少柴禾?還要吃、喝、洗、潄,每日又需消耗多少?由於儲備不足,數日後,燃料緊缺,立即出現了能源危機!依照常規,城外的山林就是能源基地,隨手可得,但如今楚軍圍了城,只能望梅止渴!
守城將士無了柴草,夜間挨凍不說,還要擔心楚軍夜襲,於是每天戰事結朿,就要考慮過夜的事,雙眼直楞楞地盯著城外的山林,看著楚軍砍下大量的柴禾運回營地,心裏急得癢癢的。絞國君更是壹籌莫展,不斷地有人報告士兵拆民房門窗,或搶奪百姓柴禾,搞得百姓怨恨,還有多人凍傷。心想長此下去,既便守了外則必亂於內!正無計可施,將士報告:有些士兵昨晚悄悄出城,搶了楚軍不少柴禾!
他壹驚!忙傳來搶柴的士兵,經詢問,原來楚軍要天天作戰,只有老弱殘兵砍柴、燒飯,作後勤,實在有機可乘!於是他也不再追究,反而放任士兵出城搶柴。
屈瑕聽說,砍柴的士兵經常被守軍搶掠,心中十分惱火,但為戰事所迫,無暇顧及。不料數日後天氣越發寒冷,每日彤雲密布,北風呼號,雪花飄飄,滳水成冰,出城搶柴的絞軍越多。反倒使他靈機壹動,竟然想出壹個破敵之策。
連續多日,楚軍都安排老弱殘兵上山砍柴,而城內柴草越來越少,需求量卻越來越大,絞軍只得每晚派出更多的人出城搶柴禾。有壹天,楚人早早停止了攻城,看樣子已是疲憊之師了。絞軍將士乘機組織了百余人,悄然開了兩道城門,進入山林,向楚人砍柴的士兵撲去,果然仍都是老弱病殘,很容易就被搶奪到手,正欲返回,突然從林中沖出無數楚軍,搶柴的絞軍壹個個都被抓獲。
天色剛黑,守城將士們見搶柴的士兵返回,急忙大開城門,誰料壹百多名士兵蜂湧而上,殺了門前守兵守將,壹聲呼哨,大批楚軍如潮水般而來,壹舉拿下城頭,直攻城內,絞君戰敗被俘。這壹仗可謂出奇制勝,屈瑕得到其父熊通賞識。自己也認為自已確有軍事天才之分,慢慢滋長了驕傲情緒。
伐絞壹戰,致使楚國更加強大,但周圍的鄰國卻不得不更加提心吊膽,於是盧戎、羅國和鄢國秘密結盟,尋找時機,準備攻擊楚人的後方。羅國還有人開始進行搜集情報,極積謀劃,派出間諜守侯在彭水,長期捜集、記錄楚軍渡彭水的兵力、武器等大量信息,這個人就是羅國大夫伯嘉。他在彭水壹而再、再而三清點楚軍人數,並向他國兜售情報。楚國又面臨著壹場新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