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愁* 1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2.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黃鶴樓》) 3.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 4.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龔自珍《己亥雜詩》) 5.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相見歡》) 6.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7.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8.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9. 瀚海闌幹百丈冰, 愁雲慘淡萬裏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11.濁酒壹杯家萬裏,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範仲淹:《漁家傲》) 12.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經標遙有此寄》) 13. 明月不歸沈碧海, 白雲愁色滿蒼梧。
(李白《哭晁卿衡》) 14.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更愁。 (李白:《行路難》) *詩中別* 1.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壹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2.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 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 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 磨刀霍霍向豬羊。 (《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 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裏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壹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裏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杜牧:《歸家》)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 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 卻望並州是故鄉。 (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 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憶舍弟》) 10.晨起動征鐸, 客行悲故鄉。
(溫庭筠《商山早行》) *詩中友情 1.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勸君更盡壹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4.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5.輪臺東門送君去,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8.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9.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10.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雨霖鈴》) 11.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12。
2.表達鄉愁的詩句有哪些壹、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譯文:
壹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壹人。
二、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
郁郁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蕩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三、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
洛陽城裏刮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
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麽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再次打開信封檢查。
四、長相思·山壹程
清代:納蘭性德
山壹程,水壹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
山涉水走過壹程又壹程,將士們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裏都點起了燈。
帳篷外風聲不斷,雪花不住,聲音嘈雜打碎了思鄉的夢,而相隔千裏的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啊。
五、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
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地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壹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雲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裏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六、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在這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七、逢入京使
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
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之淚沾濕雙袖難擦幹。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只有托妳捎個口信,給家人報平安。
九、除夜作
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霜鬢 壹作:愁鬢)
譯文:
旅館裏透著淒冷的燈光,映照著那孤獨的遲遲不能入眠的客人。這孤獨的旅人是為了什麽事情而倍感淒然呢?
故鄉的人今夜壹定在思念遠在千裏之外的我;我的鬢發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新增壹歲。
3.有關鄉愁的古詩1、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妳後,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裏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2、回鄉偶書二首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壹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
已經離開家鄉很多年了,回家後才感覺到家鄉的人事都已變化太多。只有門前那在春風吹拂下泛起壹圈壹圈漣漪的鏡湖的碧水,還是舊時模樣。
3、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洛陽城裏刮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麽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再次打開信封檢查。
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妳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壹懷美酒振奮精神。
5、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郁郁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蕩漾的江上正好行船。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4.關於"鄉愁"的詩句有哪些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杜甫《春望》5、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6、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7、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杜甫《月夜憶舍弟》9、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高適《除夜作》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 王昌齡《出塞二首》11、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 李之儀《蔔算子·我住長江頭》。
5.古代詩人表達鄉愁的詩句《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鴻雁滿回塘。
《渡漢江》
——[初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夏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邯鄲至除夜思家》
——白居易
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壹人。
《雜 詩》
——王維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秋 思》
——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鄉 愁》
——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6.關於鄉愁的詩句古詩鄉愁是中國人獨有的情結,故鄉是每個人心中的樂土,只是我們都身不由己,漸行漸遠,所以在某個明月夜,在某次鄉音響起,甚至某個秋天葉落時,就會莫名憂傷,淡淡的憂傷,想來,這就是鄉愁吧。
關於鄉愁的詩詞太多了,現代詩中有余光中的《鄉愁》,很是有名,在此不過多介紹,且以五首關於鄉愁的古詩,與諸君壹起望遠懷鄉吧。壹、唐代張九齡《西江夜行》遙夜人何在,澄潭月裏行。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外物寂無擾,中流淡自清。
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猶有汀洲鶴,宵分乍壹鳴。
六甲番人解讀:張九齡被譽為“嶺南第壹人”,對於嶺南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他的故鄉在韶州曲江,也就是現在的廣東韶關市。這首懷鄉之作素練質樸,而思鄉之情,切切難忘。
頭兩句描寫夜裏出行,然後因月思鄉,五六句寫四周清寂,想來詩人正望月沈思,七八句是換季帶來的愁意,最後壹聲鶴鳴作結,也不知詩人是否獨坐了壹晚?二、唐代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六甲番人解讀:這首詩創作於開元二十二到二十三年,李白大約三十五歲,當時正旅居洛陽,春夜人靜,忽聞《折楊柳》笛曲,從而觸發鄉思。此詩的“玉笛暗飛聲“、“散”與“滿”,都恰到好處,必須多次朗誦,才能體會其中神韻。
三、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六甲番人解讀:王建是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他並不能算是唐代的壹流詩人,然而這首詩卻非常有名,“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放在千年以後,也壹定會有人在月夜裏低聲誦讀,然後黯然銷魂吧。四、宋代範仲淹《漁家傲·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六甲番人解讀:範仲淹是蘇州吳縣人,他並不是宋代詞人的代表,但這首詞卻可稱得上宋詞的代表作之壹,詞中充滿了淒清、悲涼、壯闊、深沈,還有壹些傷感,每個人思鄉的感覺都是不壹樣的,中年男人想來應是“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五、清代納蘭性德《長相思·山壹程》山壹程,水壹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性德是清代詩詞界的奇跡,。
7.鄉愁的詩句黃鶴樓
崔灝 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靜夜思
李白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泊船瓜州
王安石 宋
京口瓜州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渡漢江
宋之問 唐
嶺外音書斷,經冬夏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月夜憶舍弟
杜甫 唐代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8.與鄉愁有關的古代詩句,要求寫出作者及朝代,至少三句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 5.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 6.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 7: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 17.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 22.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壹年------唐.韋應物>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風壹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 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 31.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 32.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宋.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