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古詩四首》之三,見《文選》卷二十九
兄弟情深悲歡***,夫妻恩愛生死同.----七 古
我願與君相知
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唐;白居易〈長恨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唐;李商隱〈無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唐;杜牧〈贈別〉
壹枝秾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李白《清平調之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鳳棲桐》
往事已成空,還如壹夢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釵》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張生〈千秋歲〉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題》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出西施。 黃増《集杭州俗語詩》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曹雪芹《紅樓夢》
相思樹下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國;梁啟超
2.關於教育的古詩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壹劍------唐.賈島<<;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10.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11.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滿江紅>>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得九方臯------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
3.有關教育的詩句有哪些1. 《師說》
唐代: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 《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
3. 《林琴南敬師》
清代:佚名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賫米壹石致之塾,師乃受。
4. 《贈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5. 《問說》
清代:劉開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並不見其有可恥也,後之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後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4.關於教育的詩詞名言警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壹寸光陰壹寸金,存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告戒人要誠信 1.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5.本人急需關於教育的古詩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壹劍------唐.賈島>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
10.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
11.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18.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得九方臯------宋.黃庭堅>
6.與教育相關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壹寸光陰壹寸金,存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告戒人要誠信
1.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關於修身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歐陽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名言警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名言警句
7.本人急需關於教育的古詩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真宗《勵誌篇》
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宋·朱熹《出山道中口占》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宋·陳師道《絕句四首”(其四)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他,——清·查為仁《蓮坡詩話》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弱齡計事外,委懷在琴書。——晉·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
飛花三畝宅,落葉半床書。——明·夏完淳《避地》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晉·左思《詠史》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題泊學士茅屋》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唐·許渾《再遊姑蘇玉芝觀》
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唐·李九齡《山中寄友人》
數間茅屋閑臨水,壹盞秋燈夜讀書。——唐·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
亂泉聲裏誰通屐,黃葉林間自著書。——清·王蘋《南園》
8.關於教養的古詩詞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序》
解讀: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出自:《詩經·大雅·抑》
解讀:原指他人以桃贈我,我以李回之。後喻朋友之間禮尚往來或相互贈答,常用此語。
3、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出自:《國語·周語下》
解讀:學習好的東西,就像攀登高山壹樣困難,學習壞的就像山崩壹樣容易。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其容易。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衛靈公篇第二十四章》
解讀:自己不願為之事,何苦為難別人?善待別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寬容別人,也就是寬容自己;尊重別人,也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論》
解讀:桃樹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實,卻吸引人們紛紛前去欣賞采摘,以至在樹下自然踩出壹條條小路來。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會贏得人們的敬仰。
9.古今贊美媳婦孝順的詩句1、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先秦·佚名《詩經·衛風·氓》
釋義:婚後多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
2、夙興夜寐,靡有朝矣。——先秦·佚名《詩經·衛風·氓》
釋義:起早睡晚不嫌苦,忙裏忙外的壹早上。
3、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先秦·佚名《碩人》
釋義:好個高挑的女郎,車歇郊野農田旁。
4、孝也,順則為孝,吾妻蓋也。——先秦·佚名《洛》
釋義:孝順,就是順著老人家,我妻子就做的很好。
5、榮曜秋菊,卿卿牤婦。——魏晉·曹植《洛神賦》
釋義:容光煥發如秋日下的菊花,我親愛的夫人壹直為家裏操勞。
10.關於“教育”的古詩有哪些1、《孟母三遷》 劉向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2、《曾子殺彘 / 曾子烹彘》 韓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3、《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及弟子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無愈於人乎?”墨子曰:“我將上太行,以驥與牛駕,子將誰策?”耕柱子曰:“將策驥也。”墨子曰:“何故策驥也?”耕柱子曰 :“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4、《陳萬年教子》班固
陳萬年乃朝中重臣也,嘗病,召子鹹教戒於床下。語至三更,鹹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鹹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鹹諂也。”萬年乃不復言。
5、《田子方教育子擊》 司馬光
子擊出,遭田子方於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去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去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