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歸去來兮辭 第壹段陶淵明辭官的原因是什麽 當時的心情是什麽

歸去來兮辭 第壹段陶淵明辭官的原因是什麽 當時的心情是什麽

《歸去來兮辭》中作者辭官的原因如下:

直接原因: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

釋義: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壹心想著趕快去奔喪,自己請求免去官職。

根本原因: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

釋義:等到過了壹些日子,便產生了留戀故園的懷鄉感情。那是為什麽?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不得的;饑寒雖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心情是: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釋義:船在水上輕輕飄蕩,微風吹拂著衣裳。向行人打聽前面的路,遺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擴展資料:

《歸去來兮辭》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抒情小賦,也是壹篇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這篇文章作於作者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現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汙的精神情操。

正文以“歸去來兮”開篇,意即“回家去啊!”開門見山地喝出久蓄胸中之誌,好像長籲壹口悶氣,感到渾身輕松自在。“田園將蕪胡不歸?”以反問語氣表示歸田之誌已決。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回顧當時為了謀生而出仕,使精神受形體的奴役,感到痛苦悲哀,現在已覺悟到過去的錯誤雖然無法挽回,未來的去向卻還來得及重新安排。

作者認為,人寄身於天地之間,不過是短暫的壹瞬,應該順應自己的心意來決定行止,不要違背自己的心願,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是既不願到處奔走以求榮華富貴,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鄉遊玩。作者的人生態度是順隨死生變化,壹切聽其自然,樂天知命地享盡其余生。

作品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造出壹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語言樸素,辭意暢達,匠心獨運而又通脫自然,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有很強的感染力。結構安排嚴謹周密,散體序文重在敘述,韻文辭賦則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職,成“雙美”之勢。

百度百科-歸去來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