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夕日欲頹,沈鱗競躍。

夕日欲頹,沈鱗競躍。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同贊賞的啊。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澈的溪水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相交輝映。青蔥的木林,翠綠的竹林,四季長存。清晨的薄暮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遊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躍出水面。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景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神奇的景色了。

《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沈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分析:文章第壹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卻給人壹種啟示:被世人譽為“山中宰相”的作者,對山川之美定有壹番獨到的見解。作者所寫的是其隱居地——句曲山。可以想見,這裏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諳心中,而凝聚於筆端的定是反復觀賞、飽覽勝景後的精辟之見。

分析:這三句是寫靜景,寫得形色俱備,精彩紛呈。作者先以“入雲”表示山之高峻與雄偉,以“見底”表示水之清澈與透明,壹仰壹俯,視野開闊,山水盡收眼底。接著移步換景,由清流而寫兩邊的景物。可寫之景物必定多不勝數,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給人以具體的視感:五彩繽紛的石壁,郁郁蔥蔥的樹林,碧綠青翠的竹園。壹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斕,足以讓人大飽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點。

分析:這壹句是動態描寫。所寫之動態,時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別,可謂多姿多彩,豐富無比。這裏有晨霧將散時的山猿啼叫,林鳥相鳴;有夕陽斜照下清流中的遊魚出沒,競相跳躍。表現了萬物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襯托這裏大自然的無限美好。

分析:最後,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於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曉霧、夕陽、猿鳥、沈鱗等景物之中,能不發出由衷的贊嘆嗎?難怪作者以“人間仙境”譽之。作者似乎還意猶未盡,於是又舉出詩人謝靈運。表示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美妙,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五、文章主旨和結構

這是作者寫給梁中書鴻臚謝征的壹封信。信中以清麗的文辭,極力稱道江南山水之美,並抒發了對這些秀麗景色的酷愛之情,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全文可以分為四層。

第壹層(第壹句),總起句,以感慨發端。

第二層(從“高峰人雲”到“四時俱備”),描寫山川中靜景之美。

第三層(從“曉霧將歇”到“沈鱗競躍”),描寫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層(最後兩句話),感慨自然之美景。

(二)完成班本教材相關練習:

板書設計:

第1句:總起全文:“***談”概說人人皆愛

“美”點明文章中心。

第2~5句:具體敘述山川之美。

仰視:高峰入雲;俯視:清澈見底

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沈鱗競躍。

第6~7句:先以概括總結全文,復以名人證實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