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夜的詩句是 1.描寫月夜的詩句大全
1、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唐·李冶《明月夜留別》
2、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唐·李商隱《霜月》
3、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唐·李白《關山月》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5、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6、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7、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8、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壹道夜歌歸。——唐·李白《秋浦歌其十三》
9、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壹首》
10、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唐·薛濤《月》
11、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唐·王維《山居秋暝》
13、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4、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唐·韓愈《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15、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6、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唐·劉方平《月夜》
19、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唐·劉方平《秋夜泛舟》
20、明月凈松林,千峰同壹色。——宋·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21、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宋·蘇軾《中秋月》
22、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唐·杜甫《壹百五日夜對月》
23、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24、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唐·白居易《春題湖上》
2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徐凝《憶揚州》
26、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碧沈霞腳碎,香泛乳花輕。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唐·曹鄴《故人寄茶》
27、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唐·杜牧《旅宿》
28、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唐·賈至《別裴九弟》
2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30、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嘏《江樓有感》
31、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唐·李白《把酒問月》
32、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33、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34、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唐·韓愈《山石》
35、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唐·杜甫《漫興》
36、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7、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38、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39、雲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送春》
4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41、可惜壹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宋·蘇軾《西江月》
42、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宋·蘇軾《前赤壁賦》
43、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2.描寫月夜的詩句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八月十五夜月 》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暮江吟》---白居易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升明月,天涯***此時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3.關於月夜的詩
商山早行 作者: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古朗月行 作者: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白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淒愴摧心肝。 月夜過靈徹上人房因贈 作者:權德輿 此身會逐白雲去,未洗塵纓還自傷。
今夜幸逢清凈境,滿庭秋月對支郎。 月夜有懷 作者:陳子昂 美人挾趙瑟,微月在西軒。
寂寞夜何久,殷勤玉指繁。 清光委衾枕,遙思屬湘沅。
空簾隔星漢,猶夢感精魂。 月夜 作者: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沙。 春江花月夜詞 作者:溫庭筠 玉樹歌闌海雲黑,花庭忽作青蕪國。
秦淮有水水無情, 還向金陵漾春色。楊家二世安九重,不禦華芝嫌六龍。
百幅錦帆風力滿,連天展盡金芙蓉。珠翠丁星復明滅, 龍頭劈浪哀笳發。
千裏涵空澄水魂,萬枝破鼻飄香雪。 漏轉霞高滄海西,頗黎枕上聞天雞。
蠻弦代寫曲如語, 壹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傾動煙塵起,猶在濃香夢魂裏。
後主荒宮有曉鶯,飛來只隔西江水。 月夜憶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別舍弟後月夜 作者:白居易 悄悄初別夜,去住兩盤桓。
行子孤燈店,居人明月軒。 平生***貧苦,未必日成歡。
及此暫為別,懷抱已憂煩。 況是庭葉盡,復思山路寒。
如何為不念,馬瘦衣裳單。 樓中月夜 作者:韋應物 端令倚懸檻,長望抱沈憂。
寧知故園月,今夕在茲樓。 衰蓮送餘馥,華露湛新秋。
坐見蒼林變,清輝愴已休。 和樂天別弟後月夜作 作者:元稹 聞君別愛弟,明天照夜寒。
秋雁拂檐影,曉琴當砌彈。 悵望天淡淡,因思路漫漫。
吟為別弟操,聞者為辛酸。 況我兄弟遠,壹身形影單。
江波浩無極,但見時歲闌。
4.形容月夜的詩詞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詠月名句積累: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5、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7、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8、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10、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1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12、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14、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唐?杜甫《壹百五日夜對月》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壹首》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 唐 賈至 《別裴九弟》2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22.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24. 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 唐 劉方平 《秋夜泛舟》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唐 劉方平 《月夜》26.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唐 韓愈 《山石》27. 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唐 韓愈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 徐凝 《憶揚州》 關山月 (李白)。
5.關於月夜的詩
商山早行 作者: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古朗月行 作者: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淒愴摧心肝。
月夜過靈徹上人房因贈 作者:權德輿
此身會逐白雲去,未洗塵纓還自傷。今夜幸逢清凈境,滿庭秋月對支郎。
月夜有懷 作者:陳子昂
美人挾趙瑟,微月在西軒。寂寞夜何久,殷勤玉指繁。
清光委衾枕,遙思屬湘沅。空簾隔星漢,猶夢感精魂。
月夜 作者: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沙。
春江花月夜詞 作者:溫庭筠
玉樹歌闌海雲黑,花庭忽作青蕪國。秦淮有水水無情,
還向金陵漾春色。楊家二世安九重,不禦華芝嫌六龍。
百幅錦帆風力滿,連天展盡金芙蓉。珠翠丁星復明滅,
龍頭劈浪哀笳發。千裏涵空澄水魂,萬枝破鼻飄香雪。
漏轉霞高滄海西,頗黎枕上聞天雞。蠻弦代寫曲如語,
壹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傾動煙塵起,猶在濃香夢魂裏。
後主荒宮有曉鶯,飛來只隔西江水。
月夜憶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別舍弟後月夜 作者:白居易
悄悄初別夜,去住兩盤桓。行子孤燈店,居人明月軒。
平生***貧苦,未必日成歡。及此暫為別,懷抱已憂煩。
況是庭葉盡,復思山路寒。如何為不念,馬瘦衣裳單。
樓中月夜 作者:韋應物
端令倚懸檻,長望抱沈憂。寧知故園月,今夕在茲樓。
衰蓮送餘馥,華露湛新秋。坐見蒼林變,清輝愴已休。
和樂天別弟後月夜作 作者:元稹
聞君別愛弟,明天照夜寒。秋雁拂檐影,曉琴當砌彈。
悵望天淡淡,因思路漫漫。吟為別弟操,聞者為辛酸。
況我兄弟遠,壹身形影單。江波浩無極,但見時歲闌。
6.描寫月夜古詩詞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____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____張九齡《望月懷遠》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____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____歐陽修《生查子·元夕》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____杜甫《月夜憶舍弟》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____李商隱《錦瑟》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長相思·其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____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____李清照《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7.月夜的全部詩句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作者簡介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河南洛陽人。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未考取,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於寓情於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註釋
1.更深:古時計算時間,壹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壹半。
2.北鬥、南鬥:星宿名。闌幹:縱橫交錯的樣子。
3.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壹次透過。
譯文
夜深了,月兒向西落下,院子裏只有壹半還映照在月光中;橫斜的北鬥星和傾斜的南鬥星掛在天際,快要隱落了。就在這更深人靜、夜寒襲人的時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溫暖的氣息;妳聽,冬眠後小蟲的叫聲,第壹次透過綠色紗窗傳進了屋裏。
這首詩寫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構思新穎別致。詩人選取了靜寂的散發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夜寒中顯示出春天的暖意,從靜寂中顯示出生命的萌動,從幾聲蟲叫引起人們對春回大地的美好聯想。
點評
《月夜》寫得自然流暢,生趣橫溢,洋溢著詩人對春天、對生命的贊頌。“蟲聲新透綠窗紗”壹句,展現詩人捕捉物象的敏銳能獨特的審美視角,特別是壹個“透”字,寫出了“感覺”,可謂傳神。
賞析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壹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也給全詩籠罩壹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壹句“北鬥闌幹南鬥斜”,是“更深”於夜空的征象,兩句壹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鬥闌幹為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入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壹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入。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壹回還是第幾回,誰去註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壹顆詩心。壹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壹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征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壹顆純凈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壹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壹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致,決定於感受的獨特。
唐代田園詩成為壹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詩壹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
8.描寫月夜景色的詩句有
李白的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 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 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 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 淒愴摧心肝。
月亮詩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水調歌頭 作者: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文解釋 海上升起了壹輪明月,遠在天涯的人與我同樣望月,思念對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長夜,整個晚上想念親人。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覺得露水漸漸重了。不能把這滿手的月光贈給妳,還是回去睡覺吧,希望與妳在夢裏相見。
詞語解釋 遙夜:漫漫長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戶。
露滋:露水打濕。 還寢:回臥室再睡。
詩文賞析 這是壹首望月懷人的詩。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徹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
詩人通過寫主人公的動作表達了主人公的內心情感。 全詩意境雄渾而又幽清,語言形象真切,情與景有機地交融在壹起,溫婉纏綿,回味無窮。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他是唐玄宗時壹位有名的宰相和重要詩人,他為人正直賢明,詩風樸實遒勁,對扭轉初唐華靡詩風有貢獻。
後人常把他與陳子昂並稱。其《感遇》詩十二首,以寄興為主,諷喻時政,思想深刻。
有《張曲江集》。 回答者:suisha - 秀才 二級 3-5 15:24 --------------------------------------------------------------------------------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 回答者:zgsnzj - 舉人 四級 3-5 15:25 -------------------------------------------------------------------------------- 水調歌頭 作者: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還有就是李白的 靜夜思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和他的月下獨酌 隊影成三人 杜甫的 月時故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