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鵬鳥的詩句

形容鵬鳥的詩句

1. 關於鵬鳥的詩句

關於鵬鳥的詩句 1.形容鵬鳥的詩句

李白《上李邕》 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潛夫論·釋難》是故大鵬之動,非壹羽之輕也。

騏驥之速,非壹足之力也。《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

《大鵬賦》壹身正氣兩袖鳳,浩然正氣舉大鵬。 扶搖直上三清境,翩然落在魁星樓。

五彩雲霞繞碧月,七色光華罩金烏。 六根清凈神仙界,九精八怪壹掃空!《大鵬展翅恨天低》明月有心笑滄海,青山無淚懸馬蹄。

黃巢戰死身猶恨, 大鵬展翅恨天低。

2.形容“鵬鳥”的詩句有哪些

1.《臨路歌》

唐代:李白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2.《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3.《天臺曉望》

唐代:李白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湧,神怪何翕忽。

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4.《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

宋代:辛棄疾

鵬翼垂空,笑人世,蒼然無物。又還向、九重深處,玉階山立。袖裏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

佳麗地,文章伯。《金縷》唱,紅牙拍。看尊前飛下,日邊消息。料想寶香黃閣夢,依然畫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約鐘山,長相識。

5.《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

唐代:杜甫

特進群公表,天人夙德升。霜蹄千裏駿,風翮九霄鵬。

服禮求毫發,惟忠忘寢興。聖情常有眷,朝退若無憑。

仙醴來浮蟻,奇毛或賜鷹。清關塵不雜,中使日相乘。

晚節嬉遊簡,平居孝義稱。自多親棣萼,誰敢問山陵。

學業醇儒富,辭華哲匠能。筆飛鸞聳立,章罷鳳鶱騰。

精理通談笑,忘形向友朋。寸長堪繾綣,壹諾豈驕矜。

已忝歸曹植,何知對李膺。招要恩屢至,崇重力難勝。

披霧初歡夕,高秋爽氣澄。尊罍臨極浦,鳧雁宿張燈。

花月窮遊宴,炎天避郁蒸。研寒金井水,檐動玉壺冰。

瓢飲唯三徑,巖棲在百層。且持蠡測海,況挹酒如澠。

鴻寶寧全秘,丹梯庶可淩。淮王門有客,終不愧孫登。

3.請告訴我關於鵬鳥的詩句吧

權德輿 大言華嵩為佩河為帶,南交北朔跬步內。

搏鵬作臘巨鰲鲙,伸舒軼出元氣外。劉禹錫 和仆射牛相公見示長句靜得天和興自濃,不緣宦達性靈慵。

大鵬六月有閑意,仙鶴千年無躁容。流輩盡來多嘆息,官班高後少過從。

唯應加築露臺上,賸見終南雲外峰。盧仝 揚子津風卷魚龍暗楚關,白波沈卻海門山。

鵬騰鰲倒且快性,地坼天開總是閑。白居易 閑園獨賞午後郊園靜,晴來景物新。

雨添山氣色,風借水精神。永日若為度,獨遊何所親。

仙禽狎君子,芳樹倚佳人。蟻鬥王爭肉,蝸移舍逐身。

蝶雙知伉儷,蜂分見君臣。蠢蠕形雖小,逍遙性即均。

不知鵬與鷃,相去幾微塵。杜甫 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羅者久取雪飛玉立盡清秋,不惜奇毛恣遠遊。

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網羅求。壹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鞲。

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穴莫深憂。黑鷹不省人間有,度海疑從北極來。

正翮摶風超紫塞,立冬幾夜宿陽臺。虞羅自各虛施巧,春雁同歸必見猜。

萬裏寒空只壹日,金眸玉爪不凡材。溫庭筠 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鸚鵬,沈香閽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李曾伯 水調歌頭壯誌小鵬背,萬裏欲乘風。

馬瘏裘敝,老來無復舊遊重。楚尾吳頭蜀口,三十載間陳跡,袞袞水之東。

休說射雕手,且學釣漁翁。奚為者,聊爾耳,此山中。

壺觴自引,不妨換羽與移宮。蓬矢桑弧何事,朝菌大椿皆分,識破色俱空。

掬潤弄明月,長嘯倚青松。鮑溶 塞下北風號薊門,殺氣日夜興。

鹹陽三千裏,驛馬如饑鷹。行子久去鄉,逢山不敢登。

寒日慘大野,虜雲若飛鵬。西北防秋軍,麾幢宿層層。

匈奴天未喪,戰鼓長登登。漢卒馬上老,繁纓空絲繩。

誠知天所驕,欲罷又不能。

4.關於“大鵬鳥”的詩句有哪些

1. 春秋時期 莊子-《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2. 唐 李白-《大鵬賦》

於是乎大鵬許之,欣然相隨。

此二禽已登於寥廓,而斥鷃之輩,空見笑於藩籬。

3. 唐 李白-《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4. : 唐 李嶠-《海》

習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鰲湧,萬裏大鵬飛。

樓寫春雲色,珠含明月輝。會因添霧露,方逐眾川歸。

5. 宋 張輯-《賀新郎·綠陰涼尊俎》

赤城霞起連天姥。有丹經、親曾密授,八篇奇語。

道骨仙風騎鯨客,合侍紅雲帝所。且畫戟、清香時度。

散入邦人簫鼓裏,恰春留、芍藥叢歌舞。還更誦,大鵬賦。

6. 宋 利登 -《雜興》

大鵬擊逍遙,鷦粒有余羨。

嗜好非固殊,夫亦各所願。

5.含有的詩句鵬鳥

曾為鵬鳥賦,喜過鑿龍山。——劉禹錫《和李相公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

鵬鳥將圖南,扶搖始張翼。——李大釗《乙卯殘臘,由橫濱搭法輪赴春申,在太平洋舟中作》

坐隅鵬鳥不須問,墻外蝮蛇猶足怕。——蘇轍《次子瞻夜字韻作中秋對月二篇壹以贈王郎二以寄子瞻》

太傅長沙悲鵬鳥,中郎北海牧羝羊。——何夢桂《和閩人龔玉峰韻》

昨日春遊詠白蘋,後夜秋風悲鵬鳥。——賀鑄《黃樓歌》

座隅鵬鳥敢要賦,溪下鱷魚知畏文。——賀鑄《聞蘇眉山謫守英州作》

應似鷦鷯與鵬鳥,壹枝層漢各心安。——李至《所苦之中無以遣悶更堤題新竹別獻五章幸賜披覽》

詎能悲鵬鳥,早合畏犧牛。——王禹偁《對雪感懷呈翟使君馮中允同年》

作賦有時悲鵬鳥,殺身無路學犧牛。——王禹偁《南郊大禮詩》

壹息同鵬鳥,重來浴鳳皇。——王禹偁《送禮部蘇佉郎赴南陽》

故有鵬鳥賦,倚伏理甚詳。——王禹偁《聞鴞》

音諧律呂鳳凰鳴,勢薄雲天鵬鳥怒。——王之望《再和》

6.描寫鯤鵬的詩句

1.《無題》詩人: 陳棣 朝代: 宋代 斥鷃蒿蓬足,鯤鵬謾北溟。

余生薰白業,內景練黃庭。大白蟻浮綠,短檠燈閃青。

欲知陶令趣,應向醉中醒。2.《苦寒得酒二首》詩人: 王洋 朝代: 宋代 鯤鵬蜩鷃子知不,小大形殊各有儔。

取醉盡情師李白,放言極力問莊周。3.《泊嶽陽城下》詩人: 杜甫 朝代: 唐代 江國逾千裏,山城僅百層。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4.《北》詩人: 徐夤 朝代: 唐代 雪滿湖天日影微,李君降虜失良時。

窮溟駕浪鯤鵬化,極海寄書鴻雁遲。 來猶未啟,殘兵奔去杳難追。

可憐燕谷花間晚,鄒律如何為壹吹。5.《自訟》詩人: 陸遊 朝代: 宋代 年少寧知道廢興,搏風變化羨鯤鵬。

貪求但欲攀分寸,痛定方慚乞鬥升。靈府已能澄似水,俗綠更覺薄於僧。

掛冠且喜身蕭散,二頃寧須退可憑。6.《送張無夢歸天臺》詩人: 姜嶼 朝代: 宋代 鯤鵬運海涯,豈復顧泥沙。

龍虎常為畜,幹坤不定家。玉泉生白石,紫府種黃芽。

此境人難到,歸程自有槎。7.《寄題韓勉夫枝巢》詩人: 王洋 朝代: 宋代 逍遙惟所適,小大浪殊觀。

溟渤鯤鵬近,藩籬燕雀寬。宅高非遠害,藏密定成發。

不似南山樹,枝間有彈丸。8.《苦雨再次前韻》詩人: 陳造 朝代: 宋代 底用詩名到鳳城,未妨醉帽笑欹傾。

日聞暝蠃譏狂率,目送鯤鵬簉紫清。譚客有時三不對,生涯除酒壹無營。

鳴鞭走送君能斷,小印親封定好生。9.《上天池寺》詩人: 黃文雷 黃文雷的詩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蟠際均衡嶽,知峰獨出群。

鯤鵬從水擊,翼軫驗天文。曠野風行雨,曾霄日貫雲。

僧言興廢事,因念福王勛。10.《和範待制秋興》詩人: 陸遊 朝代: 宋代 山澤沈冥氣尚豪,鬢絲未遽嘆蕭騷。

已忘海運鯤鵬化,那計風微燕雀高。萬裏客魂迷楚峽,五更歸夢隔胥濤。

故知有酒當勤醉,自古寧聞死可逃?。

7.關於大鵬鳥的詩句

莊子-逍遙遊》中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水擊 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

《神異經-中荒經》:“昆侖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裏,周圓如削。――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壹萬九千裏,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也。”

註.希有又名大鵬

“其鳥銘曰:有鳥希有,綠赤煌煌,不鳴不食,東覆東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東,登之自通,陰陽相須,惟會益工。”

寫大鵬的還有:《大鵬賦》、《鯤化為鵬賦》、《北溟有魚賦》

李白的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李昂英的水調歌頭

萬頃黃灣口,

千仞白雲頭。

壹亭收拾,

便覺炎海豁清秋。

潮候朝昏來去,

山色雨晴濃淡,

天末送雙眸。

絕域遠煙外,

高浪舞連艘。

風景別,勝滕閣,

壓黃樓。

胡床老子,

醉揮珠玉落南州。

穩駕大鵬八極,

叱起仙羊五石,

飛佩過丹丘。

壹笑人間世,

機動早驚鷗。

8.有關大鵬展翅的詩

上 李 邕 李 白 大鵬壹日同風起, 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 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 見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 丈夫未可輕年少。 大鵬: 大鵬是《莊子·逍遙遊》中的神鳥,傳說這只神鳥其大“不知其幾千裏也 ”,“其翼若垂天之雲”,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裏,扶搖直上,可高達九萬裏。

大鵬鳥是莊子哲學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圖騰。李白年輕時胸懷大誌,非常自負,又深受道家哲學的影響,心中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和宏偉的抱負。

在此詩中 ,他以“扶搖直上九萬裏”的大鵬自比,這只大鵬即使是不借助風的力量,以它的翅膀壹搧,也能將滄溟之水壹簸而幹,這裏極力誇張這只大鳥的神力。在這前四句詩中,詩人寥寥數筆,就勾劃出壹個力簸滄海的大鵬形象——也是年輕詩人自己的形象。

冥水 《莊子·逍遙遊》“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耶?” 畏後生: 這裏用了《論語·子罕篇》中孔子的話:“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孔子如此說,是獎掖後進;李白如此說,是少年氣盛。但這四句也只含壹典,詩情激蕩,不因用典而沈滯,也算極盡解嘲、辯解和宣泄之能事。

這首詩是以高飛遠舉的"大鵬"作為最重要的線索來展開的。而"大鵬"這壹形象,對李白來說,具有壹種特殊的象征意義。

我們打開《李太白集》,第壹卷第壹首作品就是《大鵬賦》。這篇開宗明義的辭賦最初是寫於李白的年輕時期,有著明顯的自比的性質,在《大鵬賦》的序言中,他直言不諱地表白:"余昔於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文學作品中的大鵬形象最初是出現在先秦時期,同樣是我國古代浪漫大師的莊子,在他的駭世名篇《逍遙遊》中,以充滿想象的浪漫之筆,創造了這壹光照千秋的藝術形象:"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逍遙遊》中的這只大鵬從北冥出發,展翅高飛,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絕雲氣,負青天,壹直飛向南海。

這只被莊子的生花妙筆所創造的極富個性色彩和浪漫情調的大鵬,不屑與世俗同流合汙,有著與尋常鳥類所無法想象的抱負和能力,這壹切無疑對李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知道,李白壹生對自己的自視是非常高的,在這篇賦中,年輕的李白以大鵬自比,用激昂的筆觸抒發了自己要讓"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的非凡抱負。

後來李白在長安官場失意,受朝中權貴排擠,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之後,他也沒有心灰意懶,大鵬的形象仍然活躍在他的詩歌創作中,最有名的是在《上李邕》中的"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這時的大鵬雖然已經不再像在《大鵬賦》中的那樣目空壹切,勇往直前了,但是盡管失敗了,卻仍然不甘寂寞,還在抗爭拼搏,而到了《臨路歌》中則已經是力不從心,有心無力地走到了命運的終點站了。從"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到"風歇時下,簸卻滄溟"再到"中天摧兮力不濟",以大鵬自許的浪漫天才李白即將走完壹生的奮鬥歷程,雖然,他的生命力與沖擊力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有高有低,但他的堅韌頑強卻是與其相伴終生的。

早年的他,壯誌淩雲,"噴氣則六合生電,灑毛則千裏飛雪"(《大鵬賦》);離開長安後的他仍然不甘失敗,向往著有壹日能夠東山再起,"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上李邕》);到了晚年,臨終之際,他還在高歌"大鵬飛兮振八裔"(《臨路歌》)!八裔就是八方。這是在歌唱他當年就像壹只展翅高飛的大鵬鳥,直沖九霄,其聲勢震動了四面八方。

在《大鵬賦》序中他也說過,要"神遊八極之表",大鵬這種擺脫壹切束縛,永遠向往著高飛遠振神遊的形象,正是李白自身上下求索的最好藝術寫照。不過,這壹次李白卻明白這已經成為了壹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遺憾了,所以,接下來第二句是"中天摧兮力不濟",可惜才飛到壹半,卻因為折斷了翅膀,再也無力翺翔了。

《臨路歌》開頭的這兩句詩可以說是藝術地概括了詩人李白壹生的奮鬥經歷。早年受到過最高統治者的青睞,在長安朝廷中曾經萬人矚目,風光無限,那可真是"大鵬飛兮振八裔"!但最終還是因為疏於心計,被朝中的小人合力排擠出了朝廷,不得不遠離了政治中心,雖然空有壹腔豪情,卻已是報國無門了,豈不就是"中天摧兮力不濟"!這首詩是用楚辭體寫就的,這種體裁從被屈原創造出的第壹天起,就帶有明顯的悲劇色彩和極強的個性風格。

所以,李白用楚辭體詩歌來總結自己壹生的經歷與追求是再合適也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