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致雲雀三個譯本的賞析

致雲雀三個譯本的賞析

《致雲雀》三個譯本賞析:

《致雲雀》是雪萊抒情詩不朽傑作之壹。他以獨特的藝術構思生動地描繪雲雀的同時,也以飽滿的激情寫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學理想和藝術抱負。

詩中,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熱情地贊頌了雲雀。在詩人的筆下,雲雀是歡樂、光明、美麗的象征。詩人運用比喻、類比、設問的方式,對雲雀加以描繪。他把雲雀比作詩人,比作深閨中的少女,比作螢火蟲,使雲雀美麗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詩人把雲雀的歌聲同春雨、婚禮上的合唱、勝利的歌聲相比,突出雲雀歌聲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詩歌節奏短促、輕快、流暢、激昂,節與節之間,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極具藝術感染力。

雪萊詩中這壹雲雀形象,並不純然是自然界中的雲雀,而是詩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詩人理想的形象載體。詩人和雲雀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視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詩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與現實間的巨大差距,而這個差距對雲雀是不存在的。

從詩的整個調子中可以看出,雪萊雖感到理想遙遠的痛苦,仍以不斷飛升的積極情調去超越感傷。詩歌在藝術表現上很見功力,文字洗練,節奏感強,風格清麗明快,而且文章有種雄渾磅礴、大開大闔而又圓融內斂的氣勢。詩歌充滿活力和銳氣,有壹種前進的力量。

雪萊十分重視藝術的社會意義,認為藝術的創造是根據正義和美的原則來促進生活的改造。詩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為了引起讀者普遍的激動,抒寫對於美德的渴望,是為了喚醒人們對於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強烈感情。他說:“壹首偉大的詩,是永遠泛溢著智慧與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雲雀》幾乎體現和容納了雪萊詩論的全部要點。

全詩二十壹節。從贊美開始,以感嘆告終。據雪萊夫人回憶,這首詩是1820年夏季壹個黃昏,雪萊在萊杭郊野散步時聽到雲雀嗚叫有感而作。

以上內容選取詩歌體裁的 “致雲雀”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從意識形態和詩學兩方面對20年代的郭沫若譯本、50年代的查良錚譯本及 80年代的江楓譯本進行比較研究,分析三個譯本的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受到的不同意識形態和不同詩學的影響,以及這些影響在譯文中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