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振中譯〕「因為妳救拔了我的性命、不致死亡,我的眼不致流淚,我的腳不被推倒;」
詩壹百十六9「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
〔呂振中譯〕「我在永恒主面前出入於活人之地。」
〔暫編註解〕詩人獲神拯救,脫離了“死蔭之地”(伯十21),能在“活人之地”(二十七13註)贊美神。
詩人立誌畢生按照耶和華的命令行事為人。
就是與神和諧壹致。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見摩3:3)?。
詩壹百十六10「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受了極大的困苦。”」
〔呂振中譯〕「我雖說過:『我受了極大苦難』,我仍繼續相信;」
〔暫編註解〕本節的意思是說:“我保持住我對神的信心,所以我現在能承認,我受的苦痛極大”。
我因信。或“我信靠”。
所以。或“當……時候”。詩人懷著強烈的信心祈求拯救。
10-11 可意譯作「我雖受了極大的困苦,仍保持我對神的信心;雖然我在驚恐中說過「人都是說謊的」,但我仍然相信神」。
詩壹百十六11「我曾急促地說:“人都是說謊的!”」
〔呂振中譯〕「我,我著急慌張時,倒也說過:『人人都虛謊』。」
〔暫編註解〕本節是說,詩人在極痛苦的緊急時刻(“急促”)認識到別人雖誇口,卻幫助不了他,徒然令他失望(“說謊”)。只有神才是他真正的拯救。
人在巨大的痛苦中往往對同胞作出草率的判斷,然後又深感內疚。雖然人可能顯得虛謊,經常靠不住,但實際上並不像初看上去那樣沒有希望。
詩壹百十六12「我拿什麽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壹切厚恩?」
〔呂振中譯〕「我拿甚麽來報答永恒主向我施的壹切厚恩呢?」
〔暫編註解〕當我們被原先指望求助的人所拋棄時,就學會了欣賞上天的幫助和恩賜。詩人想用最好的語言來表達對神所賜壹切恩典的感激。
12-19 結語:詩人要在眾民面前稱揚耶和華,向他還願。
詩壹百十六13「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
〔呂振中譯〕「我要舉起救恩之杯,稱揚永恒主的名;」
〔暫編註解〕“救恩的杯”:獻感恩祭感謝神的拯救時所獻上的酒(利七11~21;參民二十八7)。
“我要舉起救恩的杯”。也許暗指為答謝拯救之恩而獻上的奠祭。參看利未記二十三章10至14節的腳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