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鶴 [陳·陰鏗] 依池屢獨舞。
對影或孤鳴。乍動軒墀步。
時轉入琴聲。白二十二侍郎有雙鶴留在洛下予西園多野水長松 [唐·裴度] 聞君有雙鶴,羈旅洛城東。
未放歸仙去,何如乞老翁。且將臨野水,莫閉在樊籠。
好是長鳴處,西園白露中。樂天感鶴 [唐·元稹] 我有所愛鶴,毛羽霜雪妍。
秋霄壹滴露,聲聞林外天。自隨衛侯去,遂入大夫軒。
雲貌久已隔,玉音無復傳。吟君感鶴操,不覺心惕然。
無乃予所愛,誤為微物遷。因茲諭直質,未免柔細牽。
君看孤松樹,左右蘿蔦纏。既可習為飽,亦可薰為荃。
期君常善救,勿令終棄捐。獨鶴 [唐·韋莊] 夕陽灘上立裴回,紅蓼風前雪翅開。
應為不知棲宿處,幾回飛去又飛來。飛來雙白鶴 [梁·元帝] 紫蓋學仙成,能令吳市傾。
逐舞隨疏節,聞琴應別聲。集田遙赴影,隔霧近相鳴。
時從洛浦渡,飛向遼東城。感鶴 [唐·白居易] 鶴有不群者,飛飛在野田。
饑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貞姿自耿介,雜鳥何翩翾。
同遊不同誌,如此十餘年。壹興嗜欲念,遂為矰繳牽。
委質小池內,爭食群雞前。不惟懷稻粱,兼亦競腥膻。
不惟戀主人,兼亦狎烏鳶。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時遷。
壹飽尚如此,況乘大夫軒。放鶴招鶴歌 宋·蘇東坡《放鶴亭記》鶴飛去兮,西山之缺。
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宛將集兮,乎何所見?矯然而復擊!獨終日於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屨,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飽汝。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尊。 落花 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壹首(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壹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三衢道中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梅花絕句(陸遊)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壹樹梅花壹放翁。 李郎的詩 梅 壹度相思壹度逢,最情癡處最多情。
三千樹居孤山下,此枝偏生山之陵。 秋瑾的《梅》 壹度相逢壹度思,最多情處最情癡。
孤山林下三千樹,耐得寒霜是此枝。 贈範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壹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遊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壹樹梅花壹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裏,昨夜壹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2. 描寫梅花仙鶴的詩句《正朝摘梅》唐 張說
蜀地寒猶暖,正朝發早梅。
偏驚萬裏客,已復壹年來。
《江濱梅》唐 王適
忽見寒梅樹,開花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梅灣》唐 顧況
白石盤盤磴,清香樹樹梅。
山深不吟賞,辜負委蒼苔。
《憶梅》唐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黃鶴樓》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鶴嘆二首》唐 劉禹錫
其壹:
寂寞壹雙鶴,主人在西京。
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
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
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
其二: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
壹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
主人朝謁早,貪養汝南雞。
供參考。
3. 描寫梅花仙鶴的詩句《正朝摘梅》唐 張說蜀地寒猶暖,正朝發早梅。
偏驚萬裏客,已復壹年來。《江濱梅》唐 王適忽見寒梅樹,開花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梅灣》唐 顧況白石盤盤磴,清香樹樹梅。
山深不吟賞,辜負委蒼苔。《憶梅》唐 李商隱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鶴嘆二首》唐 劉禹錫其壹:寂寞壹雙鶴,主人在西京。
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
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其二: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壹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
主人朝謁早,貪養汝南雞。供參考。
4. 關於鶴的詩句有哪些《秋詞》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黃鶴樓》
年代: 唐 作者: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沁園春·孤鶴歸飛》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園腰帶剩,點鬢霜新。
交親。散落如雲。又豈料如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誌,短艇湖中閑采蒓。吾何恨,有漁翁***醉,溪友為鄰。
5. 鶴與梅花的詩詞王安石《梅》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年代:宋 作者:柳永 作品:鶴沖天 內容: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雲便, 爭不恣狂蕩? 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 自是白衣卿相。
鶴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翠, 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壹餉。
忍把浮名,求有關於鶴與梅花的詩句!_百度知道 。
6. 形容仙鶴的詩句有哪些形容仙鶴的詩句有:
1. 寂寞壹雙鶴,主人在西京。
2. 我有所愛鶴,毛羽霜雪妍。
3. 鄰家亦有雛堪待,丹頂微微振薄翎。
4.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5. 晴空壹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宵。
1. 鳥類的壹屬,頭小頸長,嘴長而直,腳細長,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雙棲,常在河邊或海岸捕食魚和昆蟲,常見的有白鶴、灰鶴等。全世界有 15 種鶴,除了南美和南極以外,世界其它大陸都有鶴分布。鶴類起源於西半球,然後擴展到亞洲( 9 種鶴類)、非洲( 6 種鶴類)、澳大利亞( 2 種鶴類),北美現存 2 種鶴類。冠鶴是最古老的鶴類。在鶴類中,白鶴、美洲鶴、丹頂鶴是三個數量最瀕危的物種,而灰鶴和沙丘鶴是數量最高的鶴類。世界上幾種主要數量較小的鶴類野外種群數量如下:美洲鶴大約 200 只、白鶴 3000-4000 只、丹頂鶴 1900 只、白枕鶴 6000 只、白頭鶴 9000 只、黑頸鶴 8000 只、赤頸鶴 10000 只、肉垂鶴 8000 只、藍鶴 22000 只。
2. 上述詩句全文如下:
(1)《鶴嘆二首》劉禹錫 (唐)
寂寞壹雙鶴,主人在西京。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壹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主人朝謁早,貪養汝南雞。
(2)《和樂天感鶴》元稹 (唐)
我有所愛鶴,毛羽霜雪妍。秋霄壹滴露,聲聞林外天。自隨衛侯去,遂入大夫軒。雲貌久已隔,玉音無復傳。吟君感鶴操,不覺心惕然。無乃予所愛,誤為微物遷。因茲諭直質,未免柔細牽。君看孤松樹,左右蘿蔦纏。既可習為飽,亦可薰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終棄捐。
(3)《別鶴》薛嵎 (宋)
見說瀛洲萬裏程,相思猶凱下青冥。已歸天上神仙籍,不就人間飲啄腥。昨夜月明如失友,故園籠在且休扃。鄰家亦有雛堪待,丹頂微微振薄翎。
(4)《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5)《秋詞》劉禹錫(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宵。
7. 帶鶴的詩句有哪些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黃鶴樓》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送孟浩然之廣陵》鶴閑臨水久,蜂懶采花疏。
《小隱自題》雙鶴出雲溪,分飛各自迷。 尋水終不飲,逢林亦未棲1. 鶴向孤山去未歸,片雲竹雁與心期。
2. 鶴雲絲雨弄春柔,鳳蠟龍薰淑氣福3. 鶴版招幽士,龍墀襲茜袍。4. 鶴悵東巖夜,聲悲不可聞。
5. 鶴舞梅開總有情,小園方喜得雙清。6. 鶴色紗蒙烏府寄,裁衣不稱著林中。
7. 鶴發老人攜紫竹,往來花下歌春曲。8. 鶴發雙親歲月列,既沾三斧即心歡。
9. 鶴骨雞膚不耐寒,那堪癬疥更斑斕。10. 鶴老松孤,泉寒石臒。
11. 鶴熊鮐形老此骸,思君每亦寘吾懷。12. 鶴駕乘風去,千年竟不歸。
13. 鶴唳柴門月過墻,梅花如雪滿林香。14. 鶴雛添歲頂微紅,想見瀛洲路亦通。
15. 鶴來松有客,苔去石無衣。16. 鶴蓋陰陰覆苑墻,更添蒼雪助清涼。
17. 鶴發雞皮十二人,非親非故即比鄰。18. 鶴書幾到闔廬城,見說君王憶姓名。
19. 鶴駕鸞驂入杳冥,望中遺跡照人清。20. 鶴發金桃母,蛾眉萼綠華。
21. 鶴去山孤草亦荒,旋吟長句謁虛堂。22. 鶴袖貂鞋巾內鴉,吹簫打鼓趁年華。
23. 鶴骨龍筋金玉相,詩人二襲幾年藏。24. 鶴骨難汙世上塵,西風惆悵瘞湖雲。
25. 鶴勒那有智,光大包天地。26. 鶴樹終談理未玄,口中吐露白如蓮。
27. 鶴發龐眉四老人,鶉衣躡履壹何貧。28. 鶴駕騰空春復秋,淡煙寒日鎖林丘。
29. 鶴肯從坡老,鳩能感醉翁。30. 鶴伴鳴琴公事晚,烏驚調角戍城秋。
31. 鶴骨風前瘦,龍姿雨後鮮。32. 鶴馭淩雲入紫微,水盤山繞五雲飛。
33. 鶴氅如煙羽扇風,賦情芳草綠陰中。34. 鶴不歸來華表閑,輝金耀碧滿湖間。
35. 鶴發童顏歌負薪,衣襟不染壹凡塵。36. 鶴骨嶄嶄疾未瘳,怯行山亦倦登樓。
37. 鶴樓試望晴霞斷,鸚渚行吟綠蕙春。38. 鶴發山中人,疏泉鑿幽石。
39. 鶴伴鳴琴公事晚,鳥驚調角戍城秋。40. 鶴立松梢月,魚行水底天。
41. 鶴唳於天,魚躍於淵。42. 鶴發仙人年德尊,大賢之後更多聞。
43. 鶴氅輕冠冕,誰人不羨君。44. 鶴立松梢月,漁行水底天。
45. 鶴驚金剎露,龍蟄玉瓶泉。46. 鶴傳滄海信,僧和白雲詩。
47. 鶴發重來客,龍湖舊日壯。48. 鶴歸已改新城郭,牛臥重尋舊墓田。
49. 鶴去淒然壹古杉,傲霜淩雪幾年間。50. 鶴唳風聲淝水捷,馬騰士飽蔡州平。
51.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52. 風榸支酒甕,鶴虱落琴床。
53. 鶴骨松筋風貌殊,不言名姓絕榮枯。54. 因思往事真堪笑,鶴背漁竿未是歸。
55. 鶴飛湖草迥,門閉野雲深。56. 鶴裘筇竹杖,語笑過林中。
57. 鶴舞月將下,烏啼霜正繁。58. 鳳雛終食竹,鶴侶暫巢松。
59. 雞聲傳洞遠,鶴語報家遲。60. 鸞步獨無侶,鶴音仍寡儔。
61. 鶴笙鸞駕隔蒼煙,天上那知更有天。62. 鶴凚聲偏密,風焦片益粗。
63. 鶴本如雲白,君初似我閑。64. 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
65. 我本海上鶴,偶逢江南客。66.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67.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68. 蕊間飛禁苑,鶴處舞伊川。
69. 鶴似聞琴至,人疑宴鎬還。70. 犬因無主善,鶴為見人鳴。
71. 月出溪路靜,鶴鳴雲樹深。72. 鶴羽沖風過海遲,不如卻使青龍去。
73.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74. 貂裘非季子,鶴氅似王恭。
75. 鶴臯東望接三山,海上群仙日扣關。76. 鶴飛蟬蛻總成塵,欲報明珠未得伸。
77. 鶴{上敝下毛}偏宜鶴發翁,戲挼杖與兒同。78. 鶴歸空有恨,雲散本無心。
79. 鶴護松扉久不開,蒲團端坐思悠哉。80. 鶴骨雖臒發未斑,秋風鷗鷺***修間。
81. 鶴發童顏兩鬢星,壹經庭訓已成名。82. 鶴殘籬外筍,鼠舐墨中膠。
83. 鶴食從妻給,花窠課子鋤。84. 鶴骨何清臒,腹空惟貯書。
85. 鶴鳴在野聲聞天,靈壇夜醮朝群仙。86. 鶴也來多日,今朝認筍輿。
87. 鶴駕雲軿去不回,空遺廟貌古山隈。88. 鶴林古竹院,馬素舊松關。
89. 鶴骨龍筋結壽枝,紅綃紫綺曝仙衣。90. 鶴步瑤階凈,螢飛星漢斜。
91. 鶴鳴在林樾,山谷有遺音。
8. 關於『鶴』的詩句有哪些杜甫就有稱贊薛稷畫鶴的詩句:"薛公十壹鶴,皆寫青田真,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
方幹的“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病鶴不梳翎:蘇軾詩句。
唐朝大詩人杜甫“薛公十鶴,皆寫青田真”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李白詩句
龜息無聲唯默數,鶴軀苦瘦坐長饑。 陸遊句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詩
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遊。 範成大句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晚唐詩人韋應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崔顥
故人西辭黃鶴去,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
譚嗣同“古寺雲依鶴,空潭月照龍”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紅樓夢》史湘雲“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劉禹錫《鶴嘆》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白居易《池鶴二首》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杜牧《鶴》
“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 鮑照《鶴舞賦》
“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 鄭谷《鶴》
“丹砂結頂煜有輝,咳吐璀錯生珠璣” 劉伯溫《雲鶴篇贈詹岡》
“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 謝縉《題松竹白鶴圖》
“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 張籍《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
“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 劉禹錫《鶴嘆》
“夕陽灘上立徘徊,紅蓼風前雪翅開” 韋莊《失鶴》
“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
“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 張九齡《羨鶴》
“翺翔壹萬裏,來去幾千年” 李嶠《鶴》
“匝日域以回鶩,窮天步而高尋” 鮑照《鶴舞賦》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東遊扶桑略西極,上下九天僅咫尺” 謝縉《題松竹鶴圖》
“分飛***所從,六翮勢摧風” 杜牧《別鶴》
“蒼波萬裏茫茫去,駕風鞭霆卷雲路”
“四海明月五湖風,飛沖直上淩虛空” 友鶴仙《友鶴吟》
“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 孟郊《曉鶴》
“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 李紳《憶放鶴》
“秋霄壹滴露,聲聞林外天” 元稹《和樂天感鶴》
“清音迎曉日,秋思立寒蒲” 杜牧《鶴》
“清響徹雲霄,萬籟悉以屏” 於謙《夜聞鶴唳有感》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 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驚身蓬集,矯翅雪飛” 鮑照《舞鶴賦》
“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雲” 李紳《憶放鶴》
“鶴鳴於九臯,聲聞於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9?9鶴鳴》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周易?9?9中孚》
9. 贊美“仙鶴”的詩句有哪些1.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劉禹錫《秋詞》
2.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劉禹錫《送上人》
3. 我本海上鶴,偶逢江南客。——白居易《代鶴》
4. 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張九齡《郡中見群鶴》
5.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劉禹錫《鶴嘆二首》
6. 寂寞壹雙鶴,主人在西京。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劉禹錫《鶴嘆二首》
作者簡介:
7.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禦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壹員。元九年(793)登進士第,後因王叔文事貶為朗州(今屬湖南)司馬。元和十年(815)召還,又貶連州刺史。晚為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禹錫在朗州,曾仿民歌為新詞。有《劉賓客集》。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壹。他的家庭是壹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壹。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8.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後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後為杭州刺史,又為蘇州、同州(今屬陜西)刺史,以刑部尚書致仕。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早年與元稹齊名,稱“元白”;晚年又與劉禹錫齊名,稱“劉白”。[1]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詞不多,但影響後世甚大。有《白氏長慶集》。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9. 張九齡(678—740),壹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唐中宗初年進士,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唐代有名的賢相。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壹人”。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每宰相薦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壹直為後世人所崇敬。
參考資料
搜狗問問:/z/q769998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