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綠綠啊花艷艷,蜜蜂飛在花叢間。
妹妹妳是花艷艷,哥哥蜜蜂把花戀。啊,我見到了春天。
遠處的群山連綿起伏,變得蒼綠了。近處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鉆出地面,它們嫩生生,綠油油的。
肥胖的小葉兒,像壹個個剛剛睡醒的胖娃娃。這壹片,那壹簇,點綴著這陡峭的山坡。
山坡上的樹木也在不聲不響地抽出新的枝條,長出了像小草壹樣的新芽。柳樹的枝條向下垂著,就像壹條條線掛在樹上。
那嫩黃色的小葉片,就像在線上系的花瓣兒。楊樹開了花,這些花壹串串的,是紫紅色的。
身上長滿很軟的小毛,像壹只只毛毛蟲,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鬧上枝頭,梨花爭奇鬥艷……各式各樣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見它們伸伸腰,擡擡頭,爭先恐後地縱情怒放,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爭艷,五彩繽紛。
這些花雖然不名貴,但它們用自己的點點姿色點綴著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壹切無私地奉獻給大地。成群結隊的蜜蜂,呼扇著黃色的翅膀,嗡嗡地忙著采蜜;那五顏六色的彩蝶,也成雙成對地翩翩起舞。
春天來臨,小河兩岸的野花、小草、楊柳,在小河的輕撫中,柔弄著黃眉綠眼,舒展著輕軟的胳膊。當晨霧消失,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陽光灑在河面上,露出壹大片紅色,多麽像美麗少女臉上的紅暈。
漸漸的,河面上鍍上了壹層金光,微風吹拂,頓時,金光被扯成無數塊碎片,在河面上飄蕩著……再看看河中密密麻麻的小魚兒,嬉戲的鴨子,還有岸邊漂浮的像小銅錢般大小的浮萍,這壹切的壹切使小河春意濃濃,生機勃勃。春天來了,大地上的每壹個角落者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校園裏,到處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柳樹抽出了細細的柳絲,上面點綴著淡黃色的嫩葉;小草帶著泥土的芳香鉆了出來,壹叢叢,壹簇簇,又嫩又綠花兒也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探出了小腦袋;小朋友們都脫掉了笨重的冬衣,換上了既輕便又鮮艷的春裝;小鳥們從家裏飛了出來,唱著動聽的歌,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2. 與蜜蜂有關的詩句1、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蜂》 作者: 羅隱
2、穿花度柳飛如箭,粘絮尋香似落星。小小微軀能負重,器器薄翅會乘風。——《詠蜂》吳承恩
3、翠鳳蒼虬,騎來下界,蝶驚蜂避。——《水龍吟》作者: 黃霽宇
4、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李商隱的《二月二日》
5、紛紛穿飛萬花間,終生未得半日閑。世人都誇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誰憐。——《詠蜂》王錦
6、紛紛爭處蜂成群。四溟波立鯨相吞,蕩搖五嶽崩山根。 ——《鴻溝》作者: 張碧
7、堪恨堪宜,耽閣釀蜂兒蜜,喜調和燕子泥。——《壹枝花_春雨潤夭桃》作者: 馬彥良
8、況是此花開後,便蝶亂無花,管甚蜂忙。妳從今、采卻蜜成房。——《秋蘭香》作者: 陳亮
9、蘭蕙本同畹,蜂蛇亦雜居。害心俱毒螫,妖焰兩吹噓。雷蟄吞噬止,枯焚巢穴除。可憐相濟惡,勿謂禍無餘。——《蟲豸詩·蛒蜂》作者: 元稹
10、梨笑清都月,蜂遊紫殿春。構脾分部伍,嚼蕊奉君親。翅羽頗同類,心神固異倫。安知人世裏,不有噬人人。——《蟲豸詩·蛒蜂》作者: 元稹
11、梅徑香寒蜂未知。辭客倚風吟暗淡,使君回馬濕旌旗。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橫江裴使君見迎李趙二秀才》作者: 杜牧
12、年年花市幾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蜜脾詠蜂》錢起
13、三百天來九州跑,南疆北國采花嬌。終日釀蜜身心勞,甜蜜人間世人效。——《詠蜂》葛顯庭
14、樹鈴索,高障檻,補籬藩。丁寧鶯燕蜂蝶,上下莫爭翻。遙想韶光九十,只恐花飛壹片,瘦減玉顏溫。不憚銀瓶冷,汲井沃芳根。——《水調歌頭?詠惜花春起早》作者: 陳德武
15、無端掘下相思窯,那裏是蜂蝶陣、燕鶯巢。癡心枉作千年調。不劄實似風竹搖,無投奔似風絮飄,沒出活似風花落。——《罵玉郎北》作者: 鄭光祖
16、小苑華池爛熳通,後門前檻思無窮。宓妃腰細才勝露,趙後身輕欲倚風。紅壁寂寥崖蜜盡,碧簾迢遞霧巢空。青陵粉蝶休離恨,長定相逢二月中。——《蜂》李商隱
17、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雁兒落過得勝令》作者: 劉庭信
18、夜來雨橫與風狂,斷送西園滿地香,曉來蜂蝶空遊蕩,苦難尋紅錦妝。——《湘妃怨》作者: 阿魯威
19、遊蜂競鉆刺,鬥雀亦紛拏。天生細碎物,不愛好光華。 ——《芳樹》作者: 元稹
20、遊飏下晴空,尋芳到菊叢。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去住沾餘霧,高低順過風。終慚異蝴蝶,不與夢魂通。——《寒蜂采菊蕊》耿湋
21、雲窗霧閣春風透。蝶繞蜂圍花氣漏。惱人風味恰如梅,倚醉腰肢全是柳。——《玉樓春》作者: 向子諲
22、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蜂蝶亂,飛相逐。明年人縱健,此會應難復。須細看,晚來月上和銀燭。——《千秋歲》作者: 蘇軾
23、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近樹禽垂翅,依原獸絕蹤。微遭斷手足,厚毒破心胸。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蟲豸詩·蛒蜂》作者: 元稹
3. 關於“蜜蜂在花下采蜜”的古詩有哪些1.“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蜂》唐代 羅隱
2.“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寒蜂采菊蕊》唐代 耿湋
3.“尋香粉蝶應隨夢,采蜜黃蜂不趁衙。”--《題水墨蓼花草蟲》--明代 劉基
4.“蜂采群芳釀蜜房,釀成猶作百花香。”--《蠟梅三絕》明代 陳棣
5.“百花頭上選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詠峰》宋代 姚勉
1.《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裏鮮花迎風盛開,哪裏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妳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賞析
這首詠蜂詩運用象征的手法、設問的形式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象,與張碧《農夫》中的“運鋤耕劚侵星起”“到頭禾黍屬他人”以及梅堯臣《陶者》中“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可作同壹理解,都是嘆苦辛人生之歷練,社會世道之多艱,於人於己都是壹番深省之言。
羅隱此篇歌詠“蜂”之作,在藝術表達形式上獨具特色。以“蜜蜂”為張本,所詠之物形神兼備,更為難得是所詠之物興寄明顯、寄慨遙深,“不粘不脫,不即不離,乃為上乘”(《帶經堂詩話》),追求“神似”的工藝正如嚴羽《滄浪詩話·詩辨》雲:“詩之極至有壹,曰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體物工妙,詞近旨遠,夾敘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敘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輔以言深。
2.《寒蜂采菊蕊》
唐代:耿湋
遊飏下晴空,尋芳到菊叢。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
去住沾餘霧,高低順過風。終慚異蝴蝶,不與夢魂通。
3.《題水墨蓼花草蟲》
明代:劉基
為愛江頭紅蓼花,秋來獨作草蟲家。
尋香粉蝶應隨夢,采蜜黃蜂不趁衙。
絡緯語殘涼露滴,蜻蜓立困晚風斜。
畫圖水墨驚初見,卻似扁舟過赤沙。
4.《蠟梅三絕》
宋代:陳棣
蜂采群芳釀蜜房,釀成猶作百花香。
化工卻取蜂房蠟,剪出寒梢色正黃。
5.《詠蜂》
宋代:姚勉
百花頭上選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
但得蜜成甘眾口,壹身雖苦又何妨。
4. 描寫蜜蜂的詩描寫蜜蜂和有關蜜蜂的詩和詩歌google"詠蜂" 羅隱《詠蜂》 “不論平地與大山,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偉人、名人、詩人贊蜜蜂和蜂產品 --詩人篇-- 文/四維文整理 ●戰國時期,屈原在《楚辭·招魄》中,有這樣的詩句:“ 米巨米女蜜餌,有 食長食皇些。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
“瑤漿蜜勺”和“ 米巨米女蜜餌”(即以蜜釀制蜜酒;用蜜和米面制做蜜糕);《天問》中寫有“蜂蛾微命,力何固?”(意思是:蜂蟻那樣的小生命聚集在壹起,力量為什麽如此強大?) ●唐詩人李商隱的《無題》有這樣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蠟炬即用蜂蠟做的蠟燭)。 在他被貶時,患上陽痿和黃腫病,留下“櫟林蜀黍滿山崗,穗條迎風散異香,借問健身何物好?天心搖落玉花黃”的詩。
(玉花黃這裏指玉米花粉) ●唐詩人孟浩然有這樣的詩句:“燕入巢窩處,蜂來造蜜房”。(意為燕子築巢的鄰近之處,蜜蜂也造起了釀蜜的蜂房)。
●唐詩人杜甫在《徐步》和《秋野》詩中,曾用如下詩句描述蜜蜂:“花蕊上蜂須”和“風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其意思分別是:蜜蜂的觸角上沾滿花粉及風停了,收拾粉子;天寒了,采割蜂蜜)。 ●唐詩人柳宗元在《天對》中用“細腰群哲,夫何足病”(即,壹群細腰蜂的哲刺,有什麽值得擔憂呢)詩句描述蜂哲。
●北宋詩人歐陽修擅以花粉延年,並向皇帝宋仁宗奏報:“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見花”;“我有壹樽酒,令君思***倒,上浮黃金蕊,送以清香裊,為君求朱顏,可以卻君考。” ●梁詩人簡文帝在詠蜂中寫到:“逐風從泛漾,照日乍依微。
知君不留盼,銜花空自飛。 ”(即,蜜蜂隨風在空中蕩漾,山野灑滿明媚的陽光。
我知道妳不會長久在壹地,帶著花粉飛來飛去為他人奔忙。) ●宋詩人王安石《北山暮舊示道人》的詩句:“千山復萬山,行路有無間。
花發蜂遞繞,果垂猿對攀。”(描述:群山起伏復連綿,行路有阻行路難,花開時節招蜂采,果熟群猴爭相攀)。
●宋詩人蘇軾在《安州老人食蜜歌》中這樣寫:“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爭含姿。老人咀嚼時壹吐,還引世間癡小兒。
小兒得詩如得蜜,蜜中有藥治百疾。正當狂走捉風時,壹笑看詩百憂失。
東坡先生取人廉,幾人相歡幾人嫌。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
因君寄與雙龍餅,鏡空壹對雙龍影。三吳六月水如湯,老人心似雙龍井。”
(這是蘇軾給僧人仲殊的詩。仲殊,名張揮安州人,世居錢塘,他不吃五谷雜糧,以食蜂蜜菜蔬為主,詩中借介紹老人吃蜂蜜的習慣,稱譽老人的人品和詩作)。
●宋詩人陸遊在《見蜂采檜花偶作》中寫道:“來禽海棠相續開,輕狂蛺蝶去還來。山蜂卻是有風味,偏采檜花供蜜材。”
(意思是:沙果海棠花相繼開放,輕狂的蝴蝶飛去又飛回。可是小小蜜蜂卻不壹樣,偏偏采檜樹花把蜜釀)。
●吳承恩在《詠蜂》中曰:“穿花度柳飛如箭,粘絮香似落星。 小小微軀能負重,囂囂薄翅會乘風。”
●莎士比亞對蜜蜂生活的生動描述: 它們是壹個王國, 還有各式各樣的官長, 它們有的像郡守,管理內政, 有的像士兵,把刺針當作武器, 炎夏的百花叢成了它們的掠奪場; 它們邁著歡快的步伐,滿載而歸, 把勝利品獻到國王陛下的殿堂。 國王陛下日理萬機, 正監督唱著歌建造金黃寶殿的工匠; 大批治下臣民, 在釀造著蜜糖; 可憐的搬運工背負重荷, 在狹窄的門前來來往往。
臉色鐵青的法官大法雷霆, 把遊手好閑直打瞌睡的雄蜂送上刑場……。 引自《亨利五世》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著名詩人郭沫若 1961 年 11 月 10 日視察從鳳院“蜜蜂大廈”後題詞《遊鳳院果樹園》:“晨興來鳳院,桔樹八千章。
裊裊風枝重,累累果實黃。 頌君懷正則,奴汝笑荒傖。
想見花開日,遊蜂必甚狂。” 義山詠蜂:“宓妃腰細難勝露,趙後身輕欲倚風” 有意思的 《詠蠶》:“餐唯壹二葉,吐則萬千絲。
力竭和身殉,功成不自知。” 《詠蠟燭》:“發熱不變形,發光不發聲。
從頭燒到尾,總是壹條心。 ” 《詠蜂》:聲雖不入律,嘴亦有劍?。
穿花非浪遊,奮飛為釀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