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陶淵明的田園詩的意象研究

陶淵明的田園詩的意象研究

陶淵明田園詩意象蘊含著美的內涵。蘊藏著詩人,“靈想之所獨辟,總非人間所有”(惲南田:《題潔庵圖》)的妙境。陶淵明以田園風光為總體意象,流淌出“象中之象”和“象外之象”,衍生出壹個詩意的藝術性空間。以色彩來化入總體意象。如,《歸園田居》第三首:“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詩中景物都呈現出水淋淋的綠色調。以這壹種總體色調來暗示田園風光,以綠色調來襯托田園風光。在總體景象田園風光中勾勒出了“豆、南山、草木、苗、道、衣”這些意象來,甚至連荷鋤歸來的勞動者也沾上了水淋淋的綠色。這是“象中之象”。透過詩的表象,去靜觀景物的內在境象。於是這些景象結連成為壹脈景色,這滿野彌漫出的綠色,壹個帶著月光歸來的勞動者沾滿水霧在道旁行走。這不是普通的月夜和田野,而是詩人“靈想獨辟”構思出來的壹個迷離奇幻的世界。這裏流淌著超越自然時空的節律,超越意象,穿過幻化的境象,就領會到了詩歌境象的“神韻”了。以情調切入總體意象。司空圖所說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這樣解釋的,第壹個象和景是指藝術作品中所具體描繪的實的境界,第二個象和景則是指存在實境之外而又借助實境的比喻、暗示、象征等作用呈現在想象中的虛的境界。陶淵明以有情調的田園風光為背景,為總體,衍生出了“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如《歸園田居》第壹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壹走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園,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噯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這首詩通篇洋溢著熱愛自然淳樸寧靜的田園情調。流露著對純潔幽美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這首詩以這種情調切入田園風光整個意象中。整個意象以這種情調作暗示,描寫了“方宅、羈鳥、池魚、草屋、榆柳、桃李、狗、雞、煙、村、巷、桑樹”等意象,這是詩中直接描繪的實境,是在田園風光中顯露出來的意象,是“象中之象”。但只要細細吟詠,張開靈魂的眼睛去看,這些意象,是景語,也是情語。整個意象結合而成的畫面,是詩人佇立在田園中的主觀鏡頭,詩人在平淡的田園中躬耕,在草屋間歡暢,那榆柳掩蓋了後檐,桃李在堂前舒枝展葉,遠處的村子中依稀飄出炊煙,時時傳來狗叫雞鳴。在這種境界中,欣賞者體會到了詩人純潔幽深的心湖,摒棄塵世桎梏空靈的心境,而這些是憑借暗示和象征的作用表現出來的“象外之象”。這些是作品實境中所沒有的,但又確實存在於詩句之中,存在於可見的實境之中。它是水中月,鏡中花。正是這種形神兼備,才使詩作意味深長,以田園風光為總體意象,從而衍生出來的“象中之象”和“象外之象”是陶淵明田園詩的壹個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