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庭的詩句 1. 帶有庭字的詩句
《執契靜三邊》李世民
執契靜三邊,持衡臨萬姓。
玉彩輝關燭,金華流日鏡。
無為宇宙清,有美璇璣正。
皎佩星連景,飄衣雲結慶。
戢武耀七德,升文輝九功。
煙波澄舊碧,塵火息前紅。
霜野韜蓮劍,關城罷月弓。
錢綴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銷蔥嶺雪,縠盡流沙霧。
秋駕轉兢懷,春冰彌軫慮。
書絕龍庭羽,烽休鳳穴戍。
衣宵寢二難,食旰餐三懼。
翦暴興先廢,除兇存昔亡。
圓蓋歸天壤,方輿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雙河沼帝鄉。
循躬思勵己,撫俗愧時康。
元首佇鹽梅,股肱惟輔弼。
羽賢崆嶺四,翼聖襄城七。
澆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質。
已知隆至道,***歡區宇壹。
《春日玄武門宴群臣》李世民
韶光開令序,淑氣動芳年。
駐輦華林側,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佩滿,丹墀袞紱連。
九夷簉瑤席,五狄列瓊筵。
娛賓歌湛露,廣樂奏鈞天。
清尊浮綠醑,雅曲韻朱弦。
粵余君萬國,還慚撫八埏。
庶幾保貞固,虛己厲求賢。
《元日》李世民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後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度秋》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漸起。
桂白發幽巖,菊黃開灞涘。
運流方可嘆,含毫屬微理。
《芳蘭》李世民
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裏作芬芳。
《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李治
龍樓光曙景,魯館啟朝扉。
艷日濃妝影,低星降婺輝。
玉庭浮瑞色,銀榜藻祥徽。
雲轉花縈蓋,霞飄葉綴旗。
雕軒回翠陌,寶駕歸丹殿。
鳴珠佩曉衣,鏤璧輪開扇。
華冠列綺筵,蘭醑申芳宴。
環階鳳樂陳,玳席珍羞薦。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塵。
歡凝歡懿戚,慶葉慶初姻。
暑闌炎氣息,涼早吹疏頻。
方期六合泰,***賞萬年春。
《過晉陽宮》李隆基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
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
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
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
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裏閭。
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
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送忠州太守康昭遠等》李隆基
端拱臨中樞,緬懷***予理。
不有臺閣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內,拜手明庭裏。
誓節期飲冰,調人方導水。
嘉聲馳九牧,惠化光千祀。
時雨侔昔賢,芳猷貫前史。
佇爾頌中和,吾將令卿士。
《喜雪》李隆基
日觀蔔先征,時巡順物情。
風行未備禮,雲密遽飄霙。
委樹寒花發,縈空落絮輕。
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
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報,因此謝功成。
2. 帶庭字的古詩
《喜雪》李隆基 日觀蔔先征,時巡順物情。
風行未備禮,雲密遽飄霙。委樹寒花發,縈空落絮輕。
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報,因此謝功成。《遊興慶宮作》李隆基 代邸青門右,離宮紫陌陲。
庭如過沛日,水若渡江時。綺觀連雞岫,朱樓接雁池。
從來敦棣萼,今此茂荊枝。萬葉傳余慶,千年誌不移。
憑軒聊屬目,輕輦***追隨。務本方崇訓,相輝保羽儀。
時康俗易漸,德薄政難施。鼓吹迎飛蓋,弦歌送羽卮。
所希覃率土,孝弟壹同規。《薔薇詩壹首十八韻,呈東海侍郎徐鉉》李從善 綠影復幽池,芳菲四月時。
管弦朝夕興,組繡百千枝。盛引墻看遍,高煩架屢移。
露輕濡彩筆,蜂誤拂吟髭。日照玲瓏慢,風搖翡翠帷。
早紅飄蘚地,狂蔓掛蛛絲。嫩刺牽衣細,新條窣草垂。
晚香難暫舍,嬌自態相窺。深淺分前後,榮華互盛衰。
尊前留客久,月下欲歸遲。何處繁臨砌,誰家密映籬。
絳羅房燦爛,碧玉葉參差。分得殷勤種,開來遠近知。
晶熒歌袖袂,柔弱舞腰支。膏麝誰將比,庭萱自合嗤。
勻妝低水鑒,泣淚滴煙雨斯。畫擬憑梁廣,名宜亞楚姬。
寄君十八韻,思拙愧新奇。《酬兵部李侍郎晚過東廳之作》包佶 酒禮慚先祭,刑書已曠官。
詔馳黃紙速,身在絳紗安。聖位登堂靜,生徒跪席寒。
庭槐暫搖落,幸為入春看。《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蘇颋 戲藻嘉魚樂,棲梧見鳳飛。
類從皆有召,聲應乃無違。美價逢時出,奇才選眾稀。
避堂貽後政,掃第發前幾。出曳仙人履,還熏侍女衣。
省中何赫奕,庭際滿芳菲。吏部端清鑒,丞郎肅紫機。
會心歌詠是,回跡宴言非。北寺鄰玄闕,南城寫翠微。
參差交隱見,仿佛接光輝。賓序嘗柔德,刑孚已霽威。
巨源林下契,不速自同歸。《奉和武相公省中宿齋,酬李相公見寄》鄭絪 高閣安仁省,名園廣武廬。
沐蘭朝太壹,種竹詠華胥。禁靜疏鐘徹,庭開爽韻虛。
洪鈞齊萬物,縹帙整群書。寒露滋新菊,秋風落故蕖。
同懷不同賞,幽意竟何如。《雜歌謠辭?吳楚歌》張籍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病中寄白學士拾遺》張籍 秋亭病客眠,庭樹滿枝蟬。
涼風繞砌起,斜影入床前。梨晚漸紅墜,菊寒無黃鮮。
倦遊寂寞日,感嘆蹉跎年。塵歡久消委,華念獨迎延。
自寓城闕下,識君弟事焉。君為天子識,我方沈病纏。
無因會同語,悄悄中懷煎。《經王處士原居》張籍 舊宅誰相近,唯僧近竹關。
庭閑雲滿井,窗曉雪通山。來客半留宿,借書多寄還。
明時未中歲,莫便壹生閑。《吳楚歌詞》張籍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李賀 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
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長船倚雲泊,石鏡秋涼夜。
豈解有鄉情,弄月聊嗚啞。別柳當馬頭,官槐如兔目。
欲將千裏別,持我易鬥粟。南雲北雲空脈斷,靈臺經絡懸春線。
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饑兒夢中見。維爾之昆二十餘,年來持鏡頗有須。
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壹事無。荒溝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蠐螬。
江幹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送幽州陳參軍赴任寄呈鄉曲父老》盧照鄰 薊北三千裏,關西二十年。
馮唐猶在漢,樂毅不歸燕。人同黃鶴遠,鄉***白雲連。
郭隗池臺處,昭王尊酒前。故人當已老,舊壑幾成田。
紅顏如昨日,衰鬢似秋天。西蜀橋應毀,東周石尚全。
灞池水猶綠,榆關月早圓。塞雲初上雁,庭樹欲銷蟬。
送君之舊國,揮淚獨潸然。《宿玄武二首》盧照鄰 方池開曉色,圓月下秋陰。
已乘千裏興,還撫壹弦琴。庭搖北風柳,院繞南溟禽。
累宿恩方重,窮秋嘆不深。《對雪獻從兄虞城宰》李白 昨夜梁園裏,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書情寄從弟邠州長史昭》李白 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幾時。
綠楊已可折,攀取最長枝。翩翩弄春色,延佇寄相思。
誰言貴此物,意願重瓊蕤。昨夢見惠連,朝吟謝公詩。
東風引碧草,不覺生華池。臨玩忽雲夕,杜鵑夜鳴悲。
懷君芳歲歇,庭樹落紅滋。《望黃鶴樓》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壹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竈生煙埃,玉潭秘清謐。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馮叟居》劉駕 天作馮叟居,山僧尚嫌僻。
開門因兩樹,結宇倚翠壁。溪南有微徑,時遇采芝客。
往往白雲生,對面千裏隔。機忘若僮仆,常與猿鳥劇。
曬藥上小峰,庭深無日色。自忘歸鄉裏,不見新舊戚。
累累子孫墓,秋風吹古柏。《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貫休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如家禽。
前村後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上裴大夫二首》貫休 我有壹端綺,花彩鸞鳳群。
佳人金錯刀,何以裁此文。我有白雲琴,樸斫天地精。
俚耳不使聞,慮同眾樂聽。指指法仙法,聲聲聖人聲。
壹彈四時和,再彈中古清。庭前梧桐枝,颯颯南風生。
還希師曠懷,見我心不輕。《擬齊。
3. 描寫庭院的詩句
朝歸書寄元八 唐白居易 進入閣前拜,退就廊下餐。
歸來昭國裏,人臥馬歇鞍。卻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
況當好時節,雨後清和天。柿樹綠陰合,王家庭院寬。
瓶中戶縣酒,墻上終南山。獨眠仍獨坐,開衿當風前。
禪僧與詩客,次第來相看。要語連夜語,須眠終日眠。
除非奉朝謁,此外無別牽。年長身且健,官貧心甚安。
幸無急病痛,不至苦饑寒。自此聊以適,外緣不能幹。
唯應靜者信,難為動者言。臺中元侍禦,早晚作郎官。
未作郎官際,無人相伴閑。玩新庭樹因詠所懷 唐白居易 靄靄四月初,新樹葉成陰。
動搖風景麗,蓋覆庭院深。下有無事人,竟日此幽尋。
豈惟玩時物,亦可開煩襟。時與道人語,或聽詩客吟。
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鳴禽。偶得幽閑境,遂忘塵俗心。
始知真隱者,不必在山林。春六十韻 唐元稹 。
啟齒呈編貝,彈絲動削蔥。醉圓雙媚靨,波溢兩明瞳。
但賞歡無極,那知恨亦充。洞房閑窈窕,庭院獨蔥蘢。
浪淘沙 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
壹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鎖已沈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
相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虞美人 宋蘇軾 深深庭院清明過,桃李初紅破。
柳絲搭在玉闌幹,簾外瀟瀟微雨、做輕寒。晚晴臺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更闌人靜月侵廊,獨自行來行去、好思量。念奴嬌 宋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欄幹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臨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浣溪沙 宋李清照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
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鬥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水龍吟 宋陸遊 樽前花底尋春處,堪嘆心情全減。
壹身萍寄,酒徒雲散,佳人天遠。那更今年,瘴煙蠻雨,夜郎江畔。
漫倚樓橫笛,臨窗看鏡,時揮涕、驚流轉。花落月明庭院。
悄無言、魂消腸斷。憑肩攜手,當時曾效,畫梁棲燕。
見說新來,網縈塵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徑,怕啼鶯見。
昭君怨 宋陸遊 晝永蟬聲庭院,人倦懶搖團扇。小景寫瀟湘,自生涼。
簾外蹴花雙燕,簾下有人同見。寶篆拆官黃,炷熏香。
蝶戀花 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踏莎行慢 宋歐陽修 獨自上孤舟,倚危檣目斷。難成暮雨,更朝雲散。
涼勁殘葉亂。新月照、澄波淺。
今夜裏,厭厭離緒難銷遣。強來就枕,燈殘漏永,合相思眼。
分明夢見如花面。依前是、舊庭院。
新月照,羅幕掛,珠簾卷。漸向曉,脈然睡覺如天遠。
臨江仙 宋柳永 夢覺小庭院,冷風淅淅,疏雨瀟瀟。綺窗外,秋聲敗葉狂飄。
心搖。奈寒漏永,孤幃悄,淚燭空燒。
無端處,是繡衾鴛枕,閑過清宵。蕭條。
牽情系恨,爭向年少偏饒。覺新來、憔悴舊日風標。
魂消。念歡娛事,煙波阻、後約方遙。
還經歲,問怎生禁得,如許無聊。鵲橋仙 宋戴復古 新荷池沼,綠槐庭院,檐外雨聲初斷。
喧喧兩部亂蛙鳴,怎得似、啼鶯睍睆。風光流轉,客遊汗漫,莫問鬢絲長短。
即時杯酒醉時歌,算省得、閑愁壹半。醜奴兒慢/采桑子慢 宋潘汾 愁春未醒,還是清和天氣。
對濃綠陰中庭院,燕語鶯啼。數點新荷翠鈿,輕泛水平池。
壹簾風絮,才晴又雨,梅子黃時。忍記那回,玉人嬌困,初試單衣。
***攜手、紅窗描繡,畫扇題詩。怎有如今,半床明月兩天涯。
章臺何處,應是為我,蹙損雙眉。 八歸 宋姜夔 芳蓮墜紛,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
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筱墻螢暗,蘚階蛩切。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誰撥。
最可惜壹片江山,總付與啼鴂。長恨相從未款,而今何事,又對西風離別。
渚寒煙淡,棹移人遠,縹緲行舟如葉。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羅襪。
歸來後,翠尊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閑看月。
4. 形容庭院的詩詞
1、《春六十韻》 唐 元稹
啟齒呈編貝,彈絲動削蔥。
醉圓雙媚靨,波溢兩明瞳。
但賞歡無極,那知恨亦充。
洞房閑窈窕,庭院獨蔥蘢。
2、《浪淘沙》唐 李煜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壹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沈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相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3、《虞美人》宋 蘇軾
深深庭院清明過,桃李初紅破。
柳絲搭在玉闌幹,簾外瀟瀟微雨、做輕寒。
晚晴臺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更闌人靜月侵廊,獨自行來行去、好思量。
4、《浣溪沙》宋 李清照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
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鬥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5、《踏莎行慢 》宋 歐陽修
獨自上孤舟,倚危檣目斷。
難成暮雨,更朝雲散。涼勁殘葉亂。
新月照、澄波淺。
今夜裏,厭厭離緒難銷遣。
強來就枕,燈殘漏永,合相思眼。
分明夢見如花面。依前是、舊庭院。
新月照,羅幕掛,珠簾卷。
漸向曉,脈然睡覺如天遠。
5. 帶唯和庭的詩句
在同壹首詩中同時出現這兩個字,恐怕只有這有壹首吧。像這種巧合是很難得的。
宿王昌齡隱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茅庭”有的版本是“茅亭”。壹種是草搭成的房子壹種是草搭成的亭子。在古詩中“茅亭”多見,而有的地方寫“茅庭”可能是因為與後面的“藥院”呼應,而形成庭院種花養藥。而筆者覺得|“茅亭”更合適,原因在於“宿花影”壹處,亭子四面開放,亭外花草便可能映射如此。如果是茅草房子,除非就是形容壹院子中的全是花草,壹開門花影就映射進來了——會是不同的風景。望采納!
6. 關於庭院的詩句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作者: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朝歸書寄元八
唐白居易
進入閣前拜,退就廊下餐。歸來昭國裏,人臥馬歇鞍。
卻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況當好時節,雨後清和天。
柿樹綠陰合,王家庭院寬。瓶中戶縣酒,墻上終南山。
獨眠仍獨坐,開衿當風前。禪僧與詩客,次第來相看。
要語連夜語,須眠終日眠。除非奉朝謁,此外無別牽。
年長身且健,官貧心甚安。幸無急病痛,不至苦饑寒。
自此聊以適,外緣不能幹。唯應靜者信,難為動者言。
臺中元侍禦,早晚作郎官。未作郎官際,無人相伴閑。
玩新庭樹因詠所懷
唐白居易
靄靄四月初,新樹葉成陰。動搖風景麗,蓋覆庭院深。
下有無事人,竟日此幽尋。豈惟玩時物,亦可開煩襟。
時與道人語,或聽詩客吟。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鳴禽。
偶得幽閑境,遂忘塵俗心。始知真隱者,不必在山林。
7. 關於月亮的詩句
唐·王維: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看明月應垂淚,壹夜鄉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雲天***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壹彈流水壹彈月,半入江風半入雲。 對聯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2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
2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歐陽修
30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
31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清詩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