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飛字的古詩句子如下:
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飛端瀑流爭喧輝,砯崖轉石萬壑雷。
3.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4.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6.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7.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8.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壹個文字遊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詞曲中的句子,但選擇的句子壹般不超過七個字。
河北電視臺《中華好詩詞》欄目全國率先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用於兩位選手間的對抗賽,之後《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綜藝欄目也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
金鷹卡通《龍的傳人第3季》的麥咭的擂臺也引進了飛花令,這種“飛花令”是真正詩詞高手之間的對抗,挑戰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整說出壹聯含有約定關鍵字的詩句。這不僅考察選手的詩詞儲備,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因而“飛花令”的競賽感很強,電視觀賞性很高。
歷史淵源
飛花令,原是飲酒助興的遊戲之壹,輸者罰酒。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萌生於儒家的“禮”,最早誕生於周。飲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傳統的表現,又是他們飲酒藝術與聰明才智的結晶。
以“飛花令”為代表的飲酒行令,其實是中國人在飲酒時的壹種特有的助興遊戲。飛花令屬雅令,比較高雅,沒有詩詞基礎的人根本玩不轉它,所以這種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文字遊戲,就連名字也來源於詩詞之中。因唐代詩人韓翃的名詩《寒食》中有“春城無處不飛花”壹句,故名“飛花令”。
其實在唐代,帶有“飛花”二字的詩句不少,如武元衡的“飛花寂寂燕雙雙”,顧況的“飛花檐蔔旃檀香”,薛稷的“飛花亂下珊瑚枝”,薛曜的“飛花藉藉迷行路”等。
而只有“春城無處不飛花”被公認為“飛花令”的緣起,其原因大致有二,壹是韓翃是唐德宗李適欣賞的詩人,其二是韓翃本人也是好酒之人,其詩作中不少都和酒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