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與冰的作品母親的女兒如下
《火與冰》,羅伯特·弗羅斯特所寫的詩歌:
有人說世界將毀滅於火,
有人說毀滅於冰。
根據我對於欲望的體驗,
我同意毀滅於火的觀點。
但如果它必須毀滅兩次.
則我想我對於恨有足夠的認識
可以說在破壞壹方面,冰
也同樣偉大,
且能夠勝任。
《火與冰》是二十世紀美國最著名的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頗受歡迎的壹首抒情詩,作於1923年。
在詩中,弗羅斯特比較分析了火與冰這兩個極具毀滅性的力量,並在開首兩句道出世界毀滅於火或者是冰的可能,並用火象征激情和欲望,用冰象征冷酷和仇恨,詩中有很多值得玩味思考之處,需考慮其時代背景。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多以田園生活為題材,語言樸實無華,但卻時時蘊涵著人生的真諦
母親的女兒內容簡介
有壹種鬥爭,只在“愛”裏發生……
“妳不希望我跟傑拉爾德走的理由究竟是什麽,媽?”
“我跟妳說過了……”
“真正的理由……”她厭惡地緊盯安的雙眼說,“是妳在害怕,對不對?怕我跟傑拉爾德在壹起可能會幸福。”
安與莎拉原是對非常親膩的母女,卻因為先後反對彼此的交往對象,最純然的親情也變得暗潮洶湧。尊重成了漠視的借口;犧牲則為嫉妒帶來理由。兩個人都變得極度扭曲而不快樂……她們對彼此的愛還在嗎?在哪裏?是什麽?
本書初版於1952年,阿加莎·克裏斯蒂透過自身的生命經驗探討的占有與愛的本質等問題。當故事來到母女倆攤牌且將對方逼入死角之際,曙光也乍然展現……原來,愛與任何形式的傷害是可以同時存在的,當人們怨恨著彼此時,並不表示愛已消失;我們只要放下這些負面情感,愛就會重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