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魏初,在“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社會背景下面,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氣”這種***同的時代風格,其中曹操的詩歌,沈雄悲涼,反映了動亂的社會現實,表露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統壹天下的雄心壯誌。
魏晉之交,隨著世風的變易,詩歌創作呈現出與建安時代不同的風貌。阮籍、嵇康的作品,或沈郁艱深,或風調峻切,他們繼承了建安文學的優秀傳統,進壹步推動了五言古詩的發展。陶淵明的時代,“真風告逝,大偽斯興”,他因貧而出仕,目睹官場黑暗,不願同流合汙,決心辭官歸隱,保持自我的人格精神。他的田園詩描繪自然風光的美麗,歌頌田園生活的平和,也表現了親身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的喜悅和辛勞。創造了情、景、理交相融合,平淡和醇美統壹的藝術境界。
南北朝時期,許多文人專力於文學創作,而主要運用的文學樣式是詩歌和駢文。
2、時代簡析
魏晉南北朝(222年—589年),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壹段只有37年大壹統,而余下朝代替換很快並有多國並存的時代。這個時期從222年孫權稱王到589年隋朝滅南朝陳而統壹中國,***369年。可分為三國時期(以曹魏正統,蜀漢與孫吳並立)、西晉時期(與東晉合稱晉朝)、東晉與十六國時期、南北朝時期(南朝與北朝對立時期,***150年)。另外位於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孫吳時為建業,即今天的南京)的孫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國家又統稱為六朝。
3、文化特點
⑴科學技術成就突出。如祖沖之的圓周率的計算,酈道元的《水經註》等。
⑵思想界異常活躍。道教系統化,佛教和反佛鬥爭激烈,佛儒道三教開始出現合流的跡象,文學、繪畫、石窟藝術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⑶體現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體現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風格。
⑷帶有分裂割據的烙印。此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分裂割據的狀態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帶有不同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差別,尤其是南北文化差異很大,南北民歌風格炯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