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金色花現代詩的全詩和賞析

金色花現代詩的全詩和賞析

金色花

現代 · 泰戈爾

假如我變成了壹朵金色花,為了好玩, 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 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妳會認識我嗎?

妳要是叫道:“孩子,妳在哪裏呀?”我暗暗地在那裏匿笑,卻壹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妳工作。

當妳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妳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妳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妳的頭發與膝上時, 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妳的書頁上, 正投在妳所讀的地方。

但是妳會猜得出這就是妳孩子的小小影子嗎?

當妳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裏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 又成了妳的孩子,求妳講故事給我聽。

“妳到哪裏去了,妳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妳,媽媽。” 這就是妳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相關標簽

現代詩

百度漢語 AI讓學習更簡單 立即下載

註釋

⑴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占博迦”,印度聖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 ⑵匿笑:偷偷地笑。匿:隱藏,不讓人知道。 ⑶禱告:向神祈求保佑。 ⑷《羅摩衍那》,印度的壹部敘事詩,寫羅摩和妻子悉多悲歡離合的故事。羅摩是詩中的主角。為了履行對父親的諾言,維持兄弟間的友愛,他拋棄了繼承王位的權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百度百科

視頻

83.8w01:02

創作背景

《金色花》是泰戈爾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這壹時期泰戈爾的創作往往\夢幻多於現實\。他本人幻想通過溫和的宗教、哲學、教育和道德等手段來改造國民性、改造社會,從而實現民族自治。

百度百科

賞析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蘊豐贍,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寫的是壹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壹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發想像── 壹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構成壹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表現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這樣壹幅畫面,可以從各種角度進行觀照,揣摩各種不同的意味。

乍壹看,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壹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 壹個機靈可愛的孩子。“我”突發奇想,變成壹朵金色花,壹天時間裏與媽媽三次嬉戲。第壹次嬉戲,是在母親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次嬉戲,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次嬉戲,是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我”“失蹤”壹天,卻始終與母親在壹起。“我”天真稚氣,卻藏著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親不知道,最後母親問“到哪裏去了”,他說“我不告訴妳”,這是得意而善意的“說謊”。細味之,“我”的奇特行為深藏著對母親的依戀:散發出香氣是對母親暗中表示依戀;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是替母親遮陽,也是暗中對母親表示依戀。總之,“我”是在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

作品雖短,但是有完整的情節,情節發展有波瀾。人物在情節的發展中各顯現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潑、機靈“詭譎”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親是沈靜的、虔誠的,也是善良的、慈愛的。善良、善意,是母子兩人性格表現的主旋律,而“我”的“詭譎”與母親的“受騙”則與主旋律“不和諧”,產生壹些微妙的變化,創造出濃濃的意趣。

品讀至此,我們已經領略了該詩的豐富、有趣的詩味。然而,泰戈爾創設詩意若僅限於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爾了;泰戈爾高於普通詩人之處,正在於他能在普通詩人的感覺和思路止步的地方還向前、向深處更進壹步,進入妙悟的境地,進入“入神”的境界。“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嚴羽《滄浪詩話》)。如果我們對《金色花》往更深更遠處探究,我們會有更驚奇的發現。

在我們面前展現的,原來又是壹幅神靈顯形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仍是“我”── 壹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這個小精靈有著無所不能的神性。它壹動意念,就變成了壹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聖樹上開著的,詩人吟詠此花,本來就含有對神的虔敬,創造了壹種宗教氛圍。(另外,母親是壹個虔誠的宗教徒,保持著壹種沈靜、安詳的性格,也給詩作帶來了些許宗教氛圍)。小精靈可以忽上忽下,隨意搖擺,隨意跳舞,隨意開花,隨意散發芬芳。最後壹動意念,又變成人了。它的所作所為有無限的自由,絕非人間肉身凡胎可以比擬。當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與愛。這種善與愛既然出自小神靈──是來自高風絕塵的天國世界的小神靈,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詩作的主題,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頌神。原來詩人宣揚的是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宗教感情提升了詩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詩作的主題。

這後壹幅畫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視。壹般人只能實實在在地寫兒童對母親的嬉鬧和親熱;只有泰戈爾才能寫出人格化的神靈的行跡與心理,而且寫得如同行雲流水壹般地輕靈、巧妙、自然。他寫出了東方詩、東方文化的神秘與蘊藉。在這點上,他的詩也與西方詩大不壹樣。西方詩壇盡管在歷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響,但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這種思想感情已經逐漸淡化、疏遠了,還沒有見到哪位著名詩人像泰戈爾這種癡迷地信神,並以頌神作為詩歌創作的壹個主題的。因為泰戈爾生活在壹個佛教為國教的國度中,他是東方文化培養出來的詩人。遍觀泰戈爾散文詩,可以處處感覺到濃厚的、神秘的宗教氣氛。詩中經常出現神靈的“壹鱗半爪”,雖然不點明神靈的名字,但“妳”“他”“她”等指示代詞通常明示或暗示著被敬頌的神靈。因此可以說,頌神是泰戈爾詩歌創作的基本母題,也是《金色花》的深層主題。

我們當然可以僅從凡間、凡俗的主題來解讀這首詩,但那樣畢竟流於淺俗,而且與泰戈爾詩作原有的意義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們借助對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體認來解讀,作品的意義將變得深宏,庶幾能把捉詩人的情感與理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樊發稼的《幻想美麗 親情動人》:《金色花》以壹個孩子向母親獨語的方式,展示了孩子充滿覺悟的稚真的幻想,十分生動的書寫了孩子對母親無限熱愛、眷戀的赤子之心。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泰戈爾是印度詩人。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

百度百科

背壹背

1.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妳工作

相關推薦

秋天

秋頌

在山的那邊

大堰河——我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