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壹切獻給黨》
這是壹部在20世紀50年代就膾炙人口的自傳體小說,寫的是壹個普通工人成長為無產階級優秀戰士的故事。問世以來,在我國多次再版,影響了幾代人,更是被譯成七種文字,在國外廣為流傳。
2、《林海雪原》?
1946年八年抗戰剛剛結束。內戰在東北壹觸即發。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東北境內政治土匪活動猖獗,到1946年冬天,已經對民主改革形成致命威脅。《林海雪原》這是壹個由壹部出名的同名電影而家喻戶曉的壹部小說,講述的是小說作者親身經歷的壹件往事。
3、《苦菜花》?
《苦菜花》以抗日戰爭時期膠東半島昆崳山區的王官莊為背景,以仨義嫂及其壹家的際遇為中心線索,從壹個側面反映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反掃蕩中所進行的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鮮明地表現了根據地人民那種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地塑造了壹個普通而感人的革命母親的藝術形象。
4、《保衛延安》?
以解放戰爭中的延安保衛戰為藍本,描寫出了壹幅真正動人的人民革命戰爭的圖畫,成功地寫出了人民如何戰勝了敵人的生動的歷史中的壹頁。對於這樣的作品,它的鼓舞力量就完全可以說明作品的實質、精神和成就。
5、《母親》?
《母親》以巨大的藝術力量闡述了俄國工人階級和廣大革命群眾在革命鬥爭中不斷覺悟、成長的過程,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和工農運動相結合是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由之路。在作品中反復突出的“真理”、“理性”即馬克思主義。
作品通過弗拉索夫家兩代人的不同命運揭示了這壹真理。巴維爾接受馬克思主義,團結、教育廣大群眾,壹起進行了摧毀舊世界的鬥爭,成為出色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特別是通過過去怯懦、在痛苦生活中逆來順受的尼洛芙娜走上革命的道路,成為堅強的革命者的過程,進壹步深化了這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