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性形象。
詩歌創作,要求形象生動傳神,創造優美意境,思想內容深刻,語句高度凝煉集中,概括性強,優美形象生動,韻律節奏鮮明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於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有鮮明的節奏感。
詩歌作為文學體裁,以抒情為主,或敘事,或說理,想象豐富,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
生動傳神
詩歌感情的表達往往借助具體的形象,詩歌形象是融註了詩人情感的形象,稱為意象。意即情感,象為形象。生活中的形象壹旦入詩,就已經染上了詩人心中要表達的情感,壹切景語皆情語。
例如王維的《觀獵》: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
詩中的“疾”寫出了獵鷹發現獵物迅疾俯沖的敏捷,“輕”寫出了將軍縱馬馳騁的雄姿。天上地上互為呼應,傳神地描繪出從發現獵物到追捕獵物的過程。全詩借此塑造了壹個豪放瀟灑、英姿颯爽、武藝不凡的狩獵的將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