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飄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當時意,蕭蕭發彩涼。
感遇·之三十(陳子昂)
可憐瑤臺樹。
灼灼佳人姿。
碧華映朱實。
攀折青春時。
豈不盛光寵。
榮君白玉墀。
但恨紅芳歇。
雕傷感所思。
軍行(李白)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裏金刀血未幹。
古風其七(李白)
五鶴西北來。
飛飛淩太清。
仙人綠雲上。
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
雙吹紫鸞笙。
去影忽不見。
回風送天聲。
我欲壹問之。
飄然若流星。
願餐金光草。
壽與天齊傾。
( 此詩另有壹作
客有鶴上仙。
飛飛淩太清。
揚言碧雲裏。
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
雙吹紫鸞笙。
飄然下倒影。
倏忽無留形。
遺我金光草。
服之四體輕。
將隨赤松去。
對博坐蓬瀛。)
玉壺吟(李白)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三杯拂劍舞秋月,
忽然高詠涕泗漣。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禦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朝天數換飛龍馬,
敕賜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復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君王雖愛蛾眉好,
無奈宮中妒殺人。
春日登金華觀(陳子昂)
白玉仙臺古。
丹丘別望遙。
山川亂雲日。
樓榭入煙霄。
鶴舞千年樹。
虹飛百尺橋。
還疑赤松子。
天路坐相邀。
九歌 湘夫人(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2]。
登白薠[3]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4]中,罾[5]何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蘭[6],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臯,夕濟兮西澨[7]。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8];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9],辛夷楣兮藥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10]蕙櫋[11]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12]。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13]。
女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揖余袂兮江中,遺余褋[14]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褋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和《陽城驛》(白居易)
商山陽城驛,中有嘆者誰?
雲是元監察,江陵謫去時。
忽見此驛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陽道州,名姓同於斯?
憐君壹寸心,寵辱誓不移。
疾惡若巷伯,好賢如緇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為。
改為避賢驛,大署於門楣。
荊人愛羊祜,戶曹改為辭。
壹字不忍道,況兼姓呼之?
因題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詩成寄與我,鏘若金和絲。
上言陽公行,友悌無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離。
次言陽公跡,夏邑始棲遲。
鄉人化其風,少長皆孝慈。
次言楊公道,終日對酒卮。
兄弟笑相顧,醉貌紅怡怡。
次言陽公節,謇謇居諫司。
誓心除國蠹,決死犯天威。
終言陽公命,左遷天壹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歸。
壹壹皆實錄,事事無孑遺。
凡是為善者,聞之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無其人,來者亦可思。
願以君子文,告彼大藥師。
附於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聞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諫從如流,佞臣惡如疵。
宰相聞此章,政柄端正持。
進賢不知倦,去邪勿復疑。
憲臣聞此章,不敢懷依違。
諫官聞此章,不忍縱詭隨。
然後告史氏,舊史有前規。
若作陽公傳,欲令後世知。
不勞敘世家,不用費文辭。
但於國史上,全錄元稹詩。
紫毫筆(白居易)
紫毫筆,
尖如錐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
吃竹飲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為筆,
千萬毛中揀壹毫。
毫雖輕,
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歲貢,
君兮臣兮勿輕用。
勿輕用,
將何如?
願賜東西府禦史,
願頒左右臺起居。
搦管趨入黃金闕,
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
君有動言直筆書。
起居郎,
侍禦史,
爾知紫毫不易致。
每歲宣城進筆時,
紫毫之價如金貴。
慎勿空將彈失儀,
慎勿空將錄制詞。
昔與微之在(白居易)
往子為禦史,伊余忝拾遺。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為佩,子曳繡為衣。
從容香煙下,同侍白玉墀。
朝見寵者辱,暮見安者危。
紛紛無退者,相顧令人悲。
宦情君早厭,世事我深知。
常於榮顯日,已約林泉期。
況今各流落,身病齒發衰。
不作臥雲計,攜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後,及我官滿時。
稍無骨肉累,粗有漁樵資。
歲晚青山路,白首期同歸。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