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烽火戲諸侯的詩句

關於烽火戲諸侯的詩句

1. 關於周幽王烽火戲諸候的詩句有多少

屈原的楚辭天問裏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號於市?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 ”

還有詩經·雅 瞻昂

瞻昂昊天, 則不我惠。 孔填不寧

降此大厲。 邦靡有定, 士民其瘵

蟊賊蟊疾, 靡有夷屆。 罪罟不收

靡不夷瘳。

人有土田, 女反有之。人有民人

女覆奪之。 此宜無罪,女反收之

彼宜有罪, 女覆說之。

哲夫成城, 哲婦傾城。 懿厥哲婦

為梟為鴟。 婦有長舌, 維厲之階

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匪教匪誨

時維婦寺。

鞫人忮忒, 譖始竟背。 豈曰不極

伊胡為慝! 如賈三倍, 君子是識

婦無公事, 休其蠶織 。

天何以刺? 何神不富? 舍爾介狄

維予胥忌。 不吊不祥, 威儀不類

人之雲亡, 邦國殄瘁。

天之降罔, 維其優矣! 人之雲亡

心之憂矣! 天之降罔, 維其幾矣

人之雲亡, 心之悲矣!

觱沸檻泉, 維其深矣。 心之憂矣

寧自今矣。 不自我先, 不自我後

藐藐昊天, 無不克鞏。 無忝皇祖

式救爾後。

品評

這首詩寫周幽王昏憒腐朽,寵愛褒姒,以致被她專權,任用奸人,迫害賢才,終於招來了國家大亂。在壹定程度上揭露了西周末年的黑暗政治,反映了統治階級內部的嚴重鬥爭。詩人是位宗室貴族,他對國家危亡和本階級內部的爭奪憂心忡忡,希望周王挽回局勢,救救後代。此詩直斥褒姒 “ 為梟為鴟 ” ,是 “ 長舌婦 ” ,毫無顧忌,大約作於東周建國初。

全詩七章。首章說老天爺降下災禍,國不安寧,士人嚴重地受到苛政的危害;次章說下層貴族的土地、奴隸被當權者奪取;第三章說國家的禍亂是由於褒姒幹預朝政造成的;第四章承上申述婦人應從事蠶織,不應當過問國政;第五章指責周幽王作為不善,賢才受害,國家瀕於危亡;第六章承上說天降下災禍,自己憂愁萬分;第七章希望繼承者光復祖業,為子孫造福。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這裏千金笑也是用的周幽王千金買褒姒壹笑的典故

還有紅樓夢裏有壹回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壹笑》也是用的此典

2. 有關烽火戲諸侯故事的古詩詞

據史書記載,中國西周末年(公元前776),國君周幽王得到了鄰國進貢的—位美女,名叫褒姒,被寵為愛妃。

但褒姒被迫離開父母後壹直悶悶不樂,從不發笑。幽王為博得美人的笑容,絞盡腦汁。

當時有個馬屁精叫虢石父的,獻上壹計:讓幽王在驪山上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以博美人壹笑。昏庸的幽王采納了虢石父的建議,不顧壹切後果地帶她登上西安驪山的烽火臺,點燃烽火。

各路諸侯見烽火連天,以為京城告急,便紛紛率兵馬前來救援,壹時人嘶馬叫亂成壹團。褒姒觀此情此景,並又看到幽王的貪婪醜態,噗哧壹聲忍不住地笑了起來。

幽王終於看到了心愛妃子的美麗笑貌,自以為得計而欣喜若狂,並泄露了自己的昏庸心計。各路諸侯見被幽王如此愚弄,都忿忿撤兵離去。

從此,周幽王在全國逐漸臭名遠揚失去民心。幾年後,西戎敵軍真的打來了,幽王無奈只好再次點燃驪山烽火。

但各路兵馬惟恐再次上當受騙,均按兵不動。西戎攻進王宮殺了幽王,妃嬪等被掠劫壹空,西周從此滅亡。

中國有句古話,“壹笑傾城,二笑傾國“,只有無道昏君才能施此荒唐之舉的。

3. 關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詩有哪些

《烽火戲諸侯》 周幽烽火戲諸侯,求得美人回牟笑。

策馬狂奔數千裏,將士心寒君王教。 國都宮殿在眼前,風平浪靜無硝煙。

諸侯相覷無頭緒,原是天子為戲之。 狼狽相貌苦不堪,仰面朝天長噓嘆。

褒姒娘娘壹笑之,將士不免心中寒。 不知戰火真顯現,再起風煙無人憐。

為求美人壹聲笑,王冠性命接不保。 古往今來萬萬年,美人都在英雄前!《烽火戲諸侯》 幽王烽火戲諸侯, 褒姒憂煩點炮樓。

兒戲豈能胡亂用, 丟失政權喪西周。《楚辭·天問》 屈原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號於市?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東周列國誌》 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壹場。《東周列國誌》 忠臣避亂先歸北,世運淩夷漸欲東。

自古老臣當愛惜,仁賢壹去國虛空。 折得名花字國香,布荊壹旦薦匡床。

風流天子渾閑事,不過龍禾已伏殃。 未寄深宮信壹封,先將冤血濺霜鋒。

他年若問安儲事,溫媼應居第壹功。 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壹場。

4. 關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詩有哪些

1. 《烽火戲諸侯》

周幽烽火戲諸侯,求得美人回牟笑。

策馬狂奔數千裏,將士心寒君王教。

國都宮殿在眼前,風平浪靜無硝煙。

諸侯相覷無頭緒,原是天子為戲之。

狼狽相貌苦不堪,仰面朝天長噓嘆。

褒姒娘娘壹笑之,將士不免心中寒。

不知戰火真顯現,再起風煙無人憐。

為求美人壹聲笑,王冠性命接不保。

古往今來萬萬年,美人都在英雄前!

2. 《烽火戲諸侯》

幽王烽火戲諸侯,

褒姒憂煩點炮樓。

兒戲豈能胡亂用,

丟失政權喪西周。

3. 《楚辭·天問》

屈原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號於市?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

4. 《東周列國誌》

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壹場。

5. 《東周列國誌》

忠臣避亂先歸北,世運淩夷漸欲東。

自古老臣當愛惜,仁賢壹去國虛空。

折得名花字國香,布荊壹旦薦匡床。

風流天子渾閑事,不過龍禾已伏殃。

未寄深宮信壹封,先將冤血濺霜鋒。

他年若問安儲事,溫媼應居第壹功。

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壹場!

5. 烽火戲諸侯 詩歌

“烽火戲諸侯”並不是詩歌,而是壹個歷史典故。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壹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

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烽火戲諸侯只不過是西周滅亡的催化劑,加劇了它的滅亡。

就算沒有烽火戲諸侯,西周早晚也會在其他事件中滅亡,無法挽回,烽火戲諸侯只是壹個機遇而已,只要天子失信的話,諸侯就大有依借失信,自大,爭霸。在未烽火戲諸侯之前,各家都只是暗地裏擴大而已。

當時政權已經搖搖欲墜,烽火戲諸侯只是壹個引子,由量變到質變的壹個誘因。如果不發生這件事,也還是會有其它誘因的。

參考資料:

/subview/18345/11109623.htm。

6. 哪首詩裏面有"烽火戲諸侯"這個句子

《史記》故事(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 中國西周末代君主。

姬姓,名宮湦(湦壹作涅、湼)。在位時,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地震、旱災屢次發生。

周幽王變本加厲地加重剝削,任用貪財好利善於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國人怨憤。又聽信寵妃褒姒的讒言,廢掉王後申後及太子宜臼(申後之子),立褒姒為後,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

申後與宜臼逃回申國。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舉兵入攻西周,各地諸侯拒不救援,幽王慘敗,帶著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後被殺。

犬戎攻破鎬京,西周遂亡。 只為了褒姒壹笑,周幽王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兒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無道,到處尋找美女。

大夫越叔帶勸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惱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帶的官職,把他攆出去了。

這引起了大臣褒響的不滿。褒響來勸周幽王,但被周幽王壹怒之下關進監獄。

褒響在監獄裏被關了三年。其子將美女褒姒獻給周幽王,周幽王才釋放褒響。

周幽王壹見褒姒,喜歡得不得了。褒姒卻老皺著眉頭,連笑都沒有笑過壹回。

周幽王想盡法子引她發笑,她卻怎麽也笑不出來。虢石父對周幽王說:“從前為了防備西戎侵犯我們的京城,在翻山壹帶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臺。

萬壹敵人打進來,就壹連串地放起烽火來,讓鄰近的諸侯瞧見,好出兵來救。這時候天下太平,烽火臺早沒用了。

不如把烽火點著,叫諸侯們上個大當。娘娘見了這些兵馬壹會兒跑過來,壹會兒跑過去,就會笑的。

您說我這個辦法好不好?” 周幽王瞇著眼睛,拍手稱好。烽火壹點起來,半夜裏滿天全是火光。

鄰近的諸侯看見了烽火,趕緊帶著兵馬跑到京城。聽說大王在細山,又急忙趕到細山。

沒想到壹個敵人也沒看見,也不像打仗的樣子,只聽見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家我看妳,妳看我,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周幽王叫人去對他們說:“辛苦了,各位,沒有敵人,妳們回去吧!”諸侯們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當,十分憤怒,各自帶兵回去了。 褒姒瞧見這麽多兵馬忙來忙去,於是笑了。

周幽王很高興,賞賜了虢石父。 隔了沒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來了。

周幽王趕緊把烽火點了起來。這些諸侯上回上了當,這回又當是在開玩笑,全都不理他。

烽火點著,卻沒有壹個救兵來,京城裏的兵馬本來就不多,只有壹個鄭伯友出去抵擋了壹陣。可是他的人馬太少,最後給敵人圍住,被亂箭射死了。

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殺了,褒姒被擄走。 諸侯及大臣***同擁立被廢的太子直臼為天子,即周平王。

平王將都城遷至洛陽。歷史上將遷都前稱為“西周”,其後稱為“東周”。

東周始於公元前770年。東周名存實亡,諸侯分爭,先後有春秋、戰國兩個階段。

周***存在八百年,後被秦所滅。 東周列國誌 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 話說宣王自東郊遊獵,遇了杜伯左儒陰魂索命,得疾回宮,合眼便見杜伯左儒,自知不起,不肯服藥。

三日之後,病勢愈甚。其時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

乃召老臣尹吉甫召虎托孤。二臣直至榻前,稽首問安。

宣王命內侍扶起。靠於繡褥之上,謂二臣曰:“朕賴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寧。

不料壹病不起!太子宮涅,年雖已長,性頗暗昧,卿等竭力輔佐,勿替世業!”二世稽首受命。方出宮門,遇大史伯陽父。

召虎私謂伯陽父曰:“前童謠之語,吾曾說過恐有弓矢之變。今王親見厲鬼操朱弓赤矢射之,以致病篤。

其兆已應,王必不起。”伯陽父曰:“吾夜觀乾象,妖星隱伏於紫微之垣,國家更有他變,王身未足以當之。”

尹吉甫曰:“‘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諸君但言天道而廢人事,置三公六卿於何地乎?”言罷各散。

不隔壹時,各官復集宮門候問,聞禦體沈重,不敢回家了。是夜王崩。

姜後懿旨,召顧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領百官,扶太子官涅行舉哀禮,即位於樞前。是為幽王。

詔以明年為元年,立申伯之女為王後,於宜日為太子,進後父申伯為申侯。史臣有詩贊宣王中興之美雲: 於赫宣王,令德茂世。

威震窮荒,變消鼎雉。外仲內姜,克襄隆治。

幹父之蠱,中興立幟。 卻說姜後因悲愉太過,未幾亦堯。

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方諒陰之時,押昵群小,飲酒食肉,全無哀戚之心。

自姜後去世,益無忌憚,耽於聲色,不理朝政。申侯屢諫不聽,退歸申國去了。

也是西周氣數將盡,尹吉甫召虎壹班老臣,相繼而亡。幽王另用虢公祭公與尹吉甫之子尹球,並列三公。

三人皆讒謅面諛之人,貪位慕祿之輩,惟王所欲,逢迎不暇。其時只有司徒鄭伯友,是個正人,幽王不加信用。

壹日幽王視朝,歧山守臣申奏:“涇、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幽王笑曰:“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

遂退朝還宮。太史伯陽父執大夫趙叔帶手嘆曰:“三川發原於歧山,胡可震也!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今三川皆震,川源將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夫歧山乃大王發跡之地,此山壹崩,西周能無恙乎?”趙叔帶曰:“若國家有變,當在何時?”伯陽父屈指曰:“不出十年之內。”

叔帶曰:“何以知之?”怕陽父曰:“善盈而後福,惡盈而後禍。十者,數之盈也。”

叔帶曰。

7. 烽火戲諸侯 詩歌

“烽火戲諸侯”並不是詩歌,而是壹個歷史典故。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壹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烽火戲諸侯只不過是西周滅亡的催化劑,加劇了它的滅亡。就算沒有烽火戲諸侯,西周早晚也會在其他事件中滅亡,無法挽回,烽火戲諸侯只是壹個機遇而已,只要天子失信的話,諸侯就大有依借失信,自大,爭霸。在未烽火戲諸侯之前,各家都只是暗地裏擴大而已。當時政權已經搖搖欲墜,烽火戲諸侯只是壹個引子,由量變到質變的壹個誘因。如果不發生這件事,也還是會有其它誘因的。

參考資料:

/subview/18345/11109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