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出租項羽的《垓下歌 》,詩文曰:“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項羽在垓下進行必死戰鬥的前夕所作的絕命詞。詩歌的第壹句,塑造了壹個舉世無匹的英雄形象,生動地顯現了自己叱咤風雲的氣概。然而,在第二、三句“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裏,這位蓋世英雄卻突然變得蒼白無力,這兩句是說,由於天時不利,其所騎的那匹烏騅馬不能向前行進了,這使其陷入了失敗的絕境而無法自拔。
宋代朱熹在《楚辭集註》卷壹評價項羽的《垓下歌 》,其“慷慨激烈,有千載不平之余憤。”盡管其力大可以拔起大山,氣概蓋過世人,但天不助人,連自己的馬兒也不走了,詩人在詩中表達了此時是多麽無助而又無奈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