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有人”,是指在創作上要有自己的思想見地,要有自己的藝術風格,有自己的個性,要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與眾不同,在學習別人的同時不能失掉自我。
出處:
余姚黃徵君之稱詩也,壹以“詩中有人”為訓。有執卷仰可者,徵君初閱之曰:“杜詩。”再閱之連聲曰:“杜詩,杜詩。”其人欣形於色,徵君乃徐詔之曰:“詩則杜矣,但不知子之詩安在?豈非詩中無人耶!”其人爽然自失,退而遜心苦誌以求之者兩載,復以仰可,則徵君首肯曰:“是則子之詩矣!"
註:黃徵君即黃宗羲
2. 文言文翻譯急詩中有人 余姚①黃徵君②之稱詩也,壹以“詩中有人”為訓。
有執卷仰可③者,徵君初閱之曰:“杜詩。”再閱之連聲曰:“杜詩,杜詩。”
其人欣形於色。徵君乃徐詔之曰:“詩則杜矣,但不知子之詩安在?豈非詩中無人耶?”其人爽然④自失,退而遜心苦誌以求之者兩載,復以仰可。
徵君閱後首肯曰:“是則子之詩矣!” (選自清·金埴《不下帶編》) 註釋 ①余姚:古地名,今浙江境內。②黃徵君:即黃宗羲,明清之間的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
③仰可:盼望認可。 ④爽然:失望的樣子。
文言知識 釋“安在”的語法現象。上文“但不知子之詩安在”中的“安在”,應按“在安”理解,意為在哪裏。
這是壹個倒置句,賓語“安”置於動詞謂語“在”之前。 又,“李、杜今安在”,意為李白、杜甫如今在哪裏呢?又,“古來帝王今何在”,其中“何在”即“在何”。
又“奚在”,即“在奚”,意為在哪兒。 桓石虔為虎拔箭晉桓石虔有材幹,趫捷絕倫。
隨父豁在荊州,於獵圍中,見猛虎被數箭而伏。 諸督將素知其勇,戲令拔箭。
石虔因急往,拔壹箭,猛虎踞躍,石虔亦跳,高於猛獸。復拔壹箭而歸。
時人有患疾者,謂曰:“桓石虔來。”以怖之,病者多愈。
譯文晉朝桓石虔非常有本事,生得細腰猿臂,跟隨父親桓豁次在荊州,在壹次打獵過程中看見壹只猛虎被射中好幾箭,諸將知道他勇猛,便戲弄他,讓他去拔箭,桓石虔急沖過去,拔得壹箭,猛虎痛疼跳起,他也跟著躍起,高於虎身,桓石虔趁機再拔壹箭。 當時,有患瘧疾的病人,只要在他耳邊喊聲“桓石虔來了!”就會因為驚嚇,得病的人就都好了。
楚文王得奇鷹楚文王少時好獵。有人獻壹鷹。
文王見之,爪距利,殊絕常鷹。故文網獵於雲夢,置網雲布,煙燒張天。
毛群羽族,爭噬競搏;此鷹軒頸瞪目,無搏噬之誌。王曰:“吾鷹所獲以百數,汝鷹曾無奮意,將欺余邪?”獻者曰:“若效於雉兔,臣豈敢獻。”
俄而,雲際有壹物翔,不辯其形。鷹遂竦翮而升,矗若飛電。
許臾,雨墮如雪,雪下如雨。有大鳥墜地,度其兩翅,廣數十裏。
眾莫能識。時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鵬雛也。”
文王乃厚賞之。譯文楚文王喜好打獵,有人獻給他壹只鷹。
他見這鷹與普通的鷹不壹樣,所以帶它到雲夢壹 帶打獵。壹般的獵鷹、獵狗爭著捕捉獵物,只有這只鷹瞪著眼睛遠遠地望著天邊的雲。
不久 有壹個東西出現在天空,分辨不出它的形狀。 這只鷹就振動翅膀升上天空,快得象閃電壹 樣。
不壹會,羽毛象下雪壹樣飄落下來,血象下雨壹樣灑落下來,有只大鳥掉到地上。估計 這只大鳥的翅膀,展開有幾十裏寬。
當時有見識廣博的人說:“這是大鵬的雛鳥啊!”文王重賞了他 。 呂元鷹提拔守城者譯文呂元鷹任東都留守時,有位處士常陪他下棋。
有壹次,兩個人正對局,突然來了公文。呂元鷹只好離開棋盤到公案前去批閱公文。
那位處士趁機挪動壹個棋子,最後勝了呂元鷹。其實,呂元鷹已看出處士挪動了壹顆棋子,只是沒有說破。
第二天,呂元鷹就請那位處士到別處去謀生。其他人都不知道呂元鷹辭退處士的原因,處士自己也不知。
呂元鷹之所辭退處士,就是因為他偷偷挪動了壹個棋子。最後壹篇原文木有找到,很抱歉。
希望幫到妳。 對不起!您的回答不能為空——啊啊啊,瘋掉了,誰空了誰空了誰空了誰空了妳才空了!百度什麽時候不能抽啊~~~。
3. 文言文翻譯1. 表示可能或能夠。《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宋 蘇軾 《禦試重巽申命論》:“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 清 徐蘭 《雨阻黑河》詩:“花裏見魚不見水,壹網可以盈壹船。” 夏衍 《長途》八:“我們以為今天總可以到達 桂林 了。”
2.表示有某種用途。《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孔穎達 疏:“它山遠國之石,取而得之,可以為錯物之用。” 唐 張鷟 《遊仙窟》:“莫言釵意小,可以掛渠冠。”《前漢書平話》卷下:“今有 周勃 兵機深厚,可以為帥退之。”如:棉花可以織布,棉籽還可以榨油。
3.表示許可。 唐 韓愈 《盧君墓誌銘》:“ 河南 尹與人有仇,誣仇與賊通,收掠取服,法曹曰:‘我官司也,我在不可以為是。’”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九宮十三調,南曲之門戶也。小出可以不拘,其成套大曲則分門別戶,各有依歸。”
4.猶言不壞;還好。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四:“這封信清楚明白,末了兩節又有活潑趣味,也就可以了。” 丁玲 《母親》壹:“現在家裏規矩究竟松多了,就是 於五妹 也算可以。”
5.猶很,厲害。 魯迅 《朝花夕拾·範愛農》:“他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得可以。” 朱自清 《回來雜記》:“這真閑得可以。”
4. 文言文翻譯傷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壹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壹樣了."
5. 姜公輔文言文翻譯白居易,字樂天,太原人。
居易文辭富艷,尤精於詩筆。自讎校至結綬畿甸,所著歌詩數十百篇,皆意存諷賦,箴時之病,補政之缺。
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聞禁中。章武皇帝納諫思理,渴聞讜言,二年十壹月,召入翰林為學士。
三年五月,拜左拾遺。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貯,仰酬恩造。
居易與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舉,交情隆厚。稹自監察禦史謫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學士李絳、崔群上前面論稹無罪,居易累疏切諫。
又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進絹,為魏徵子孫贖宅。居易諫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嘗賜殿材成其正室,尤與諸家第宅不同。
子孫典貼,其錢不多,自可官中為之收贖,而令師道掠美,事實非宜。憲宗深然之。
上又欲加河東王鍔平章事,居易諫曰:宰相是陛下輔臣,非賢良不可當此位。鍔誅剝民財,以市恩澤,不可使四方之人謂陛下得王鍔進奉,而與之宰相,深無益於聖朝。
乃止。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為招討使,諫官上章者十七八。
居易面論,辭情切至。既而又請罷河北用兵,凡數千百言,皆人之難言者,上多聽納。
唯諫承璀事切,上頗不悅,謂李絳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無禮於朕,朕實難奈。絳對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誅,事無巨細必言者,蓋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輕言也。
陛下欲開諫諍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
由是多見聽納。五年,當改官,上謂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於資地,不能超等,其官可聽自便奏來。
居易奏曰:臣聞姜公輔為內職,求為京府判司,為奉親也。臣有老母,家貧養薄,乞如公輔例。
於是,除京兆府戶曹參軍。六年四月,丁母陳夫人之喪,退居下邽。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贊善大夫。十年七月,盜殺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論其冤,急請捕賊以雪國恥。
宰相以宮官非諫職,不當先諫官言事。會有素惡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華無行,其母因看花墮井而死,而居易作《賞花》及《新井》詩,甚傷名教,不宜置彼周行。
執政方惡其言事,奏貶為江表刺史。詔出,中書舍人王涯上疏論之,言居易所犯狀跡,不宜治郡,追詔授江州司馬。
1.對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士君子多之 多:贊賞 B.以市恩澤 市:收買 C.凡數千百言 凡:凡是 D.會有素惡居易者 素:向來2.下列各組句子中,表現白居易仰酬恩造,耿直進諫的壹組是( )(3分) ①意存諷賦,箴時之病,補政之缺②自可官中為之收贖,而令師道掠美,事實非宜③與之宰相,深無益於聖朝④請罷河北用兵,凡數千百言,皆人之難言者⑤甚傷名教,不宜置彼周行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 ③④⑤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白居易文辭豐富艷麗,尤精於做詩。從學習寫作到任職京師,所著詩歌數十百篇,皆含諷諫之意,針砭時弊,彌補政務之缺漏,往往流傳到宮中。
B.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獻絹,為魏征子孫贖買住宅,白居易上奏皇帝,希望可由公家為魏征子孫贖買,不要讓李師道占取美名。憲宗皇帝贊賞他的看法。
C.白居易在進諫吐突承璀之事時,言辭太尖銳,讓皇上很不高興。皇上認為白居易是對他無禮,難以忍受。
李絳勸說皇上,白居易事無巨細必定要說,並非說話輕佻,是為報答陛下,皇上想廣開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講話。D.盜賊誅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領頭上疏論其冤屈。
正碰上有人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說他浮華無德行。執政宰相正厭惡他多言,奏請皇上貶他為江表刺史。
詔令發出,中書舍人王涯上疏替白居易求情,於是追發詔令授任江州司馬。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6分) (1)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貯,仰酬恩造。(3分) (2)上曰:卿言是也。
由是多見聽納。(3分) 參考答案1.C2.C3.D4.(1)白居易認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決心用生平所貯積的才識,仰報聖恩。
(2)皇上說:卿所說的正確。從此(白居易的意見)多被采納。
解析 試題分析:1.凡數千百言意為(奏文)總***有幾百上千個字。凡:總***。
所以選C。本題難度不大。
2.①白居易年輕時所寫文章的特點,還未做官進諫。⑤是中書舍人王涯的上疏內容3.中書舍人王涯上疏沒有替白居易求情,反而是落井下石。
4.要註意關鍵點:(1)自以的以,貯;(2)是、由是、見。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參考譯文 白居易字樂天,太原人。白居易文辭豐富艷麗,尤精於做詩。
從學習寫作到任職京師,所著詩歌數十百篇,皆含諷諫之意,針砭時弊,彌補政務之缺漏,受到 那些有誌有識之士的贊賞,並往往流傳到宮中。章武皇帝納諫思治,渴望聽到正直言論,元和二年(807)十壹月,白居易被召入長安任翰林學士。
元和三年 (808)五月,官拜左拾遺。白居易認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被破格提升,決心竭盡生平所貯積的才識,仰報聖恩。
白居易與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應制舉之試得中,彼此交誼深厚。元稹從監察禦史貶為江陵府士曹屬吏,翰林學士李絳、崔群在皇上面前辯說元稹無罪,白居易也屢。
6. 文言文翻譯原文
鄭燮,號板橋,清乾隆元年進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範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即發谷與民,活萬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註釋
長:擅長。
室:家。
案:桌子。
輒:就。
至:至於。
值:遇到。
活:使……活。
譯文
鄭燮,號是板橋,清朝乾隆元年科舉的進士。擅長畫竹和蘭花,曾經在範縣作縣令,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孩子壹樣。家裏沒有收受的賄賂,桌子上沒有遺留的公文。鄭公空閑的時間經常和文人們喝酒頌詩,至於有人忘記他是壹縣的長官。後來調任到濰縣作官,恰逢荒年,百姓相互吃。鄭燮開官倉放糧賑濟災民,有人阻止。鄭燮說:“都到什麽時候了,要是向上申報,輾轉往復,百姓怎麽活命?(要是)上邊降罪,我壹人承擔。”於是開官倉賑濟災民,使上萬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時候,濰縣的百姓沿路相送。
7. 論詩文言文翻譯清·褚人獲《堅瓠集》
東坡與小妹、黃山谷論詩。妹雲:“輕風細柳,淡月梅花。中要加壹字作腰,成五言聯句。”坡雲:“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妹雲:“隹矣;未也。”黃曰:“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妹雲:“隹矣,猶未也。”坡雲:“然則妹將何說?”雲:“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二人撫掌稱善。
蘇東坡,壹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壹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後,要哥哥從中各加壹字,說出詩眼。蘇東坡當即道:前者加“搖”,後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的思索後,得意的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壹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念了起來:“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蘇東坡、黃山谷吟誦著,玩味著,不禁托掌稱妙。
8. 誰能給我翻譯壹下這幾首詩和文言文春晴
作者:王駕 朝代:唐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註釋](1)初見:剛才見到。蕊:未開的花,即花苞。
[譯文]春雨之前,還見到花間露出新蕊,雨後只見花葉,就連葉子底下也找不到壹朵花,采花的蜜蜂和蝴蝶,因為找不到花,紛紛飛過院墻,竟使人懷疑春天的景色還在臨家的園子裏。
----------------------------------------------------
這首即興小詩,寫雨後漫步小園所見的殘春之景。詩中攝取的景物很簡單,也很平常,但平中見奇,饒有詩趣。
詩的前兩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見和“雨後”情景相對比、映襯,吐露出壹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剛剛降臨,花才吐出骨朵兒,尚未開放;而雨後,花事已了,只剩下滿樹綠葉了,說明這場雨下得多麽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這壹場苦雨給鬧殺了。詩人望著花落春殘的小園之景,是多麽掃興而生感喟啊!
掃興的不光是詩人,還有那蜜蜂和蝴蝶。詩的下兩句由花寫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氣,它們懷著和詩人同樣高興的心情,翩翩飛到小園中來,滿以為可以在花叢中飽餐春色,不料撲了空,小園無花空有葉;它們也象詩人壹樣大失所望,懊喪地紛紛飛過院墻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紛紛離開了,小園豈不顯得更加冷落,詩人的心豈不更加悵惘!望著“紛紛過墻去”的蜂蝶,滿懷著惜春之情的詩人,剎那間產生出壹種奇妙的聯想:“卻疑春色在鄰家”。院墻那邊是鄰家,詩人想得似乎真實有據;但壹墻之隔的鄰家小園,自然不會得天獨厚,詩人想得又是多麽天真爛漫;畢竟墻高遮住視線,不能十分肯定,故詩人只說“疑”,“疑”字極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實感。這兩句詩,不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態,寫得活靈活現,更把“春色”寫活了,似乎“陽春”真的“有腳”,她不住自家小園,偏偏跑到鄰家,她是多麽調皮、多麽會捉弄人啊!
“卻疑春色在鄰家”,可謂“神來之筆”,造語奇峰突起,令人頓時耳目壹新。這壹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點鐵成金的作用,經它點化,小園、蜂蝶、春色,壹齊煥發出異樣神采,妙趣橫生。古人謂“詩貴活句”(吳喬《圍爐詩話》),就是指這種最能表達詩人獨特感受的新鮮生動的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