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帶胡鉤,翩翩度隴頭”,
”腸斷非關隴頭水。淚下不為雍門琴。”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峽猿亦無意,隴水復何情。”
“為入愁人耳,皆為腸斷聲”;
“隴頭十月天雨霜,壯士夜挽綠沈槍”;
“隴阪迢遙天咫尺,隴樹微茫映沙石”;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無數的詩情畫意交織與交付,
無不訴說隴西的滄桑與雄渾。
大自然給了我們太多的風景,
只是我們走的太匆匆,
沒有來得及駐足觀望而已。
人世間給了我們,
太多快樂的理由,
只是我們庸人自擾,
沒有體會人生,
本來就是酸甜苦辣鹹。
隴西的美,
是壹種高風的美,
雄渾的美,
是豪放的美,
是古典的美,
詩意朦朧的美,
我贊美她,
我欣賞與她,
感恩於她,
欣賞隴西的美,
需要高度的審美情趣。
雲黃知塞近,
草白見邊秋。
秋風卷地百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隴西的美,
是秋冬的美,
是大地蒼涼的美,
是黃雲渲染的,
壯闊昊大之美,
明朗之美。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
長在這裏的人,
大都直來直去,
明朗清晰不拘小節。
豪放大氣粗魯有加。
天之驕子也,
不以小禮而自煩。
春風不度玉門關;
不破樓蘭終不還;
醉臥沙場君莫笑;
西出陽關無故人;
收取關山五十州;
殘星數點雁痕塞。
關山陣陣蒼,
關山便成了最有內涵山嶽,
代言祖國的萬水千山,
誠然如是,
我為我代言。
我為我心中的隴西代言。
千遍萬遍的唐詩宋詞,
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訴說著美麗的隴西,
述說著多情的甘肅。
隴西有莫高窟的驚艷,
有鳴沙山月牙泉的絕倫。
在幹涸的記憶中,
黃河依舊在隴原大地奔騰,
自從王昭君出塞,
琵琶千載曲中論。
江南美,美就美在江南水。
隴西雄,雄就雄在隴西雲。
隴西雲,隴西秋,
隴西雁,隴西草。
是悲秋,不是悲傷,
是涼州,但不淒涼。
心境到達時,
處處即是美景。
讓心靈去旅行,
踏上征程。
2. 關於隴西的詩句“上馬帶胡鉤,翩翩度隴頭”,
”腸斷非關隴頭水。淚下不為雍門琴。”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峽猿亦無意,隴水復何情。”
“為入愁人耳,皆為腸斷聲”;
“隴頭十月天雨霜,壯士夜挽綠沈槍”;
“隴阪迢遙天咫尺,隴樹微茫映沙石”;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無數的詩情畫意交織與交付,
無不訴說隴西的滄桑與雄渾。
大自然給了我們太多的風景,
只是我們走的太匆匆,
沒有來得及駐足觀望而已。
人世間給了我們,
太多快樂的理由,
只是我們庸人自擾,
沒有體會人生,
本來就是酸甜苦辣鹹。
隴西的美,
是壹種高風的美,
雄渾的美,
是豪放的美,
是古典的美,
詩意朦朧的美,
我贊美她,
我欣賞與她,
感恩於她,
欣賞隴西的美,
需要高度的審美情趣。
雲黃知塞近,
草白見邊秋。
秋風卷地百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隴西的美,
是秋冬的美,
是大地蒼涼的美,
是黃雲渲染的,
壯闊昊大之美,
明朗之美。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
長在這裏的人,
大都直來直去,
明朗清晰不拘小節。
豪放大氣粗魯有加。
天之驕子也,
不以小禮而自煩。
春風不度玉門關;
不破樓蘭終不還;
醉臥沙場君莫笑;
西出陽關無故人;
收取關山五十州;
殘星數點雁痕塞。
關山陣陣蒼,
關山便成了最有內涵山嶽,
代言祖國的萬水千山,
誠然如是,
我為我代言。
我為我心中的隴西代言。
千遍萬遍的唐詩宋詞,
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訴說著美麗的隴西,
述說著多情的甘肅。
隴西有莫高窟的驚艷,
有鳴沙山月牙泉的絕倫。
在幹涸的記憶中,
黃河依舊在隴原大地奔騰,
自從王昭君出塞,
琵琶千載曲中論。
江南美,美就美在江南水。
隴西雄,雄就雄在隴西雲。
隴西雲,隴西秋,
隴西雁,隴西草。
是悲秋,不是悲傷,
是涼州,但不淒涼。
心境到達時,
處處即是美景。
讓心靈去旅行,
踏上征程。
3. “隴西“壹詞來自何方原來古代“隴”與“壟”相通,指的是田埂。《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乘勢起於隴畝之中。”這裏的隴就是田埂的意思。
古代人們看到橫亙於關中平原西部的山脈如同田埂壹樣,就把它們稱之為隴山。《辭海》中說:隴山是六盤山南段的別稱。又稱隴阪,在陜西省隴縣西,南北走向,延綿約120公裏,是渭漢平原和隴西高原的分界。
這個隴山在甘肅古代地理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人們將隴東、隴南、隴西稱為三隴之地,後來又變成了甘肅的簡稱。它們的命名同隴山密切相關。古人自然而然將隴山以東劃為隴東,隴山以西為隴西。而今天的隴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區為隴南。所以甘肅也有三隴之地的說法。到了後來,人們將黃河以東、隴山以西的地區又統稱為“隴右”。
《辭海》對今隴西縣是這樣記述的,隴西縣在甘肅省東部,渭河上遊,漢時在此設置襄武縣,三國時為魏國隴西郡治所。唐時為渭州治所,宋置隴西縣。
4. 描寫洲的古詩句《駕幸三會寺應制》上官昭容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
故臺遺老識,殘簡聖皇求。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
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
太平詞藻盛,長願紀鴻休。 《奉和馬常侍寺中之作》蘇颋怨暑時雲謝,愆陽澤暫偏。
鼎陳從祀日,鑰動問刑年。絳服龍雩寢,玄冠馬使旋。
作霖期傅說,為旱聽周宣。河嶽陰符啟,星辰暗檄傳。
浮涼吹景氣,飛動灑空煙。颯颯將秋近,沈沈與暝連。
分湍涇水石,合穎雍州田。德施超三五,文雄賦十千。
及斯何以樂,明主敬人天。 《隴上行》王涯負羽到邊州,鳴笳度隴頭。
雲黃知塞近,草白見邊秋。 《橫吹曲辭?隴頭》張籍隴頭已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
漢家處處格鬥死,壹朝盡沒隴西地。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屬漢家。
《相和歌辭?白頭吟》張籍請君膝上琴,彈我白頭吟。憶昔君前嬌笑語,兩情宛轉如縈素。
宮中為我起高樓,更開華池種芳樹。春天百草秋始衰,棄我不待白頭時。
羅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揚州青銅作明鏡,暗中持照不見影。
人心回互自無窮,眼前好惡那能定。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長滿。
《雜曲歌辭?傷歌行》張籍黃門詔下促收捕,京兆君系禦史府。出門無復部曲隨,親戚相逢不容語。
辭成謫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須臾留。身著青衫騎惡馬,東門之東無送者。
郵夫防吏急喧驅,往往驚墮馬蹄下。長安裏中荒大宅,朱門已除十二戟。
高堂舞榭鎖管弦,美人遙望西南天。 《雜曲歌辭?涼州詞》張籍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古鎮城門白磧開,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邊使客行應早,每待平安火到來。鳳林關裏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永嘉行》張籍黃頭鮮卑入洛陽,胡兒執戟升明堂。
晉家天子作降虜,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觸,家家雞犬驚上屋。
婦人出門隨亂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諸侯自顧土,無人領兵來護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 《傷歌行》張籍黃門詔下促收捕,京兆尹系禦史府。
出門無復部曲隨,親戚相逢不容語。辭成謫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須臾留。
身著青衫騎惡馬,中門之外無送者。郵夫防吏急喧驅,往往驚墮馬蹄下。
長安裏中荒大宅,朱門已除十二戟。高堂舞榭鎖管弦,美人遙望西南天。
《隴頭行》張籍隴頭路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漢兵處處格鬥死,壹朝盡沒隴西地。
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
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入漢家。 《洛陽行》張籍洛陽宮闕當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樓。
翠華西去幾時返,梟巢乳鳥藏蟄燕。禦門空鎖五十年,稅彼農夫修玉殿。
六街朝暮鼓冬冬,禁兵持戟守空宮。百官月月拜章表,驛使相續長安道。
上陽宮樹黃復綠,野豺入苑食麋鹿。陌上老翁雙淚垂,***說武皇巡幸時。
《塞下曲》張籍邊州八月修城堡,候騎先燒磧中草。胡風吹沙度隴飛,隴頭林木無北枝。
將軍閱兵青塞下,鳴鼓逢逢促獵圍。天寒山路石斷裂,白日不銷帳上雪。
烏孫國亂多降胡,詔使名王持漢節。年年征戰不得閑,邊人殺盡唯空山。
《白頭吟》張籍請君膝上琴,彈我白頭吟。憶昔君前嬌笑語,兩情宛轉如縈素。
宮中為我起高樓,更開花池種芳樹。春天百草秋始衰,棄我不待白頭時。
羅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揚州青銅作明鏡,暗中持照不見影。
人心回互自無窮,眼前好惡那能定。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開月長滿。
《西州》張籍羌胡據西州,近甸無邊城。山東收稅租,養我防塞兵。
胡騎來無時,居人常震驚。嗟我五陵間,農者罷耘耕。
邊頭多殺傷,士卒難全形。郡縣發丁役,丈夫各征行。
生男不能養,懼身有姓名。良馬不念秣,烈士不茍營。
所願除國難,再逢天下平。 《三原李氏園宴集》張籍暮春天早熱,邑居苦囂煩。
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園中有草堂,池引涇水泉。
開戶西北望,遠見嵯峨山。借問主人翁,北州佐戎軒。
仆夫守舊宅,為客侍華筵。高懷有餘興,竹樹芳且鮮。
傾我所持觴,盡日***留連。疏拙不偶俗,常喜形體閑。
況來幽棲地,能不重嘆言。 《董公詩》張籍誰主東諸侯,元臣隴西公。
旌節居汴水,四方皆承風。在朝四十年,天下誦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東方有艱難,公乃出臨戎。
單車入危城,慈惠安群兇。公謂其黨言,汝材甚驍雄。
為我帳下士,出入衛我躬。汝息為我子,汝親我為翁。
眾皆相顧泣,無不和且恭。其父教子義,其妻勉夫忠。
不自以為資,奉上但颙颙。公衣無文采,公食少肥濃。
所憂在萬人,人實我寧空。輕刑寬其政,薄賦弛租庸。
四郡三十城,不知歲饑兇。天子臨朝喜,元老留在東。
今聞揚盛德,就安我大邦。百辟賀明主,皇風恩賜重。
朝廷有大事,就決其所從。海內既無虞,君臣方肅雍。
端居任僚屬,宴語常從容。翩翩者蒼烏,來巢於林叢。
甘瓜生場圃,壹蒂實連中。田有嘉谷隴,異畝穗亦同。
賢人佐聖人,德與神明通。感應我淳化,生瑞我地中。
昔者此州人,但矜馬與弓。今公施德禮,自然威武崇。
公其***百年,受祿將無窮。 《送南遷客》張籍去去遠遷客。
5. 贊美崆峒山詩詞關於贊美崆峒山詩詞:
1、《邊城落日》
作者:駱賓王(初唐詩人)
紫塞流沙北,黃圖灞水東。壹朝辭俎豆,萬裏逐沙蓬。
河流控積石,山路遠崆峒。君恩如可報?龍劍有雌雄。
解釋:紫色的要塞在沙漠的北面,黃色的河水向東流去。壹清早離開故裏,去追尋那萬裏的黃沙。河流中到處是積累的巖石,崆峒的山路壹眼望不到頭。君恩如何才能報答,只能憑借著我手中的雌雄雙劍。
2、《廣成子洞》
作者:遊師雄(宋代詩人)
昔聞廣成子,不為外虜役。
軒轅屈至尊,稽顙請所益。
至今洞猶存,峭壁宛遺跡。
解釋:從前聽說廣成子,不為外奴所役。軒轅放下天下至尊的身份,叩頭來到此處請求可以得到壹些幫助。到現在洞還在,懸崖峭壁宛如古時留下的遺跡歷歷在目。
3、《贈黔南賈使君》
作者:譚嗣同(清代詩人)
落落崆峒壹大儒,四方心逸憶江湖。
東南賴有林君林君,萬裏清風去不孤。
解釋:磊磊落落的出自崆峒的滿腹才學的人,心中安逸又不免想念江湖中事。在東南方有林君復在那,遠去萬裏只有清風相伴也不覺孤獨。
4、《贈張相鎬二首》
作者:李白(唐代詩人)
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
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
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
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
解釋:我的本家原是隴西人,祖先為漢邊將,傳說是李廣。功績謀略高蓋天地,英名高飛青雲之上。艱苦百戰竟然沒有封侯,少壯之時頗為惆悵。世傳崆峒山的人勇猛善戰,氣激雲霄,秋風悲壯。
5、《絕句·崆峒訪道至湘湖》
作者:夏元鼎(宋代詩人)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解釋:到崆峒山訪問道士來到了湖湘邊, 我讀了萬卷詩書越讀越感覺愚魯。 踏破了鐵鞋也尋不到的詩情靈感, 實踐中得來竟全然不費什麽功夫。
6. 關於山西的詩詞1、單於已在金山西唐岑參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2、金山西見煙塵飛唐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3、落日欲沒峴山西唐李白 《襄陽歌》4、落落山西名唐儲光羲 《哥舒大夫頌德》5、鳥鼠山西洮水雲唐岑參 《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禦》6、山西年少宋蔡挺 《喜遷鶯·霜天清曉》7、千山西宋向滈 《長相思·桃花堤》8、萬山西宋向滈 《長相思·桃花堤》9、直過雪山西宋範成大 《水調歌頭·元日至人日》10、依舊山西宋葉夢得 《八聲甘州·寄知還倦鳥》11、淮山西宋王之道 《長相思·吳江楓》12、山西將宋劉過 《沁園春·玉帶猩袍》13、是山西將種宋劉過 《沁園春 張路分秋閱》14、日現山西留不住宋汪莘 《浪淘沙·天末起涼風》15、瓏山西峙宋陳德武 《望海潮·瓏山西峙》16、幾回夢繞山西宋陳德武 《望海潮·祖觴東館》17、山西將門宋何夢桂 《沁園春·袞衣繡裳》18、我家在山西唐李商隱 《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19、故隱茅山西唐吳融 《祝風三十二韻》20、金籠夜黯山西夢唐殷文圭 《鸚鵡》21、斷霞殘照遠山西唐徐鉉 《和太常蕭少卿近郊馬上偶吟》22、家在閩山西復西唐懷濬 《上歸州刺史代通狀二首》23、假山西畔藥闌東唐司空圖 《酒泉子·買得杏花》24、堠山西畔元謝應芳 《八聲甘州 寄無錫錢夢弼 此下丁藏付藏鈔本,》25、青山西塞水東流元劉秉忠 《江月晃重山》26、元自山西出將元李俊明 《水龍吟 籌堂壽日》27、和以山西羊酥元劉敏中 《浣溪沙 元夕前壹日,大雪始霽,子京敬甫兩》28、山西良家子宋蘇軾 《和子由苦寒見寄》29、行到孤山西宋蘇軾 《湖上夜歸》30、楚山西斷如迎客宋蘇軾 《與舒教授張山人參寥師同遊戲馬臺書西軒壁兼》31、應話劍山西宋蘇軾 《宋復古畫瀟湘晚景圖三首》32、道山西下路宋陸遊 《書直舍壁》33、行度雪山西宋陸遊 《思蜀》34、山西豪傑歸囊牘宋王安石 《送趙學士陜西提刑》35、圃蔬園果西山西宋王安石 《題南康晏史君望雲亭》36、王霸煉藥怡山西宋白玉蟾 《覺非居士東庵甚奇觀玉蟾曾遊其間醉吟壹篇》37、山西舊將本書生宋蘇轍 《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38、鳴鳳山西五裏阪宋李復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裏之歌遠》39、君不見峨眉山西雪千裏宋蘇轍 《詩壹首》40、斷霞殘照遠山西唐徐鉉 《和太常蕭少卿近郊馬上偶吟41、霞散亂山西唐馬戴 《宿崔邵池陽別墅》42、日旰山西逢驛使唐韋應物 《雜曲歌辭·突厥三臺》43、山西多勇氣唐虞世南 《出塞》44、燕支山西酒泉道唐岑參 《過燕支寄杜位》45、走馬黑山西唐雍陶 《僧金河戍客》46、乘春來到隴山西唐胡曾 《詠史詩·隴西》47、莫教更似山西鼠唐羅隱 《出試後投所知》48、休愁離別峴山西唐翁承贊 《寄舍弟承裕員外》49、黑山西唐毛文錫 《甘州遍·春光好》50、獨畫峨嵋山西雪嶺上萬歲不老之孤松宋蘇軾 《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51、山西従古說三明宋蘇軾 《和梅戶曹會獵鐵溝》52、君不見峨眉山西雪千裏宋蘇軾 《雪齋(杭僧法言,作雪山於齋中。)
》53、故山西望三千裏宋蘇軾 《和宋肇遊西池次韻》54、)山西老將詩無敵宋蘇軾 《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遊西湖》55、使君來自隴山西宋蘇軾 《次韻錢穆父馬上寄蔣穎叔二首》56、秋陽沈山西宋黃庭堅 《宿山家效孟浩然》57、我行昨出廬山西清姚鼐 《望廬山》58、但愛孤山西宋陳師道 《寄邢和叔》59、山西豪傑知吾老宋陳師道 《送馮翊宋令》60、今容摩什老山西宋陳襄 《和程公辟遊宿猿洞二首》61、房陵更在萬山西宋陳造 《寄張守仲思十首》62、雲山西望寒宋何耕 《春日》63、銜山西日辭春閣宋華嶽 《別館即事》64、雪山西來接海白宋黃大受 《江行萬裏圖》65、山西有龍虎宋陸九淵 《應天山》66、馬盂山西看落霞宋歐陽修 《重贈劉原父》67、蓬山西觀更誰如宋區仕衡 《建昌憩李尚書山房》68、山西健兒好身手宋沈與求 《山西行》69、放形漫浪蜀山西宋史堯弼 《戲中書巖寶印師方丈》70、山東山西將相門宋釋寶曇 《為高芝大卿壽》71、我家世世山西士宋宋祁 《擬東武曲二首》72、還過太山西宋宋祁 《望仙亭書所見》73、使君來自隴山西宋蘇軾 《次韻錢穆父馬上寄蔣穎叔二首》74、山西從古說三明宋蘇軾 《和梅戶曹會獵鐵溝》75、野人遙指過山西宋王之道 《遊毛公洞六首》76、不愧山西士大夫宋無名氏 《題旌忠亭》77、更欲盛我西山西宋項安世 《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78、南樓只在遠山西宋辛棄疾 《和周顯先韻二首》79、東山西畔南溪北宋楊萬裏 《萬花川谷》80、平生苦戰憶山西宋楊億 《舊將》81、山西長落日唐李嶠 《倡婦行》82、山西鳳女家唐儲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83、山西微徑通唐陶翰 《宿天竺寺》84、此時丹旐玉山西唐李商隱 《故驛迎吊故桂府常侍有感》85、十年舊識華山西唐翁承贊 《訪建陽馬驛僧亞齊》86、山西石門翠如刷元王冕 《廬山行送行》87、西山西塞長新蒲宋白玉蟾 《武昌懷古十詠·西塞》88、面法記山西宋曹勛 《食虀有作》89、平生山西踏霜雪宋晁補之 《贈戴嗣良歌時罷洪府監兵過廣陵為東坡公出所》90、只今斷廬山西宋陳舜俞 《圓通行》91、丹山西去水東流宋陳襄 《余自白陽。
7. 描寫涼州的詩詞1、唐·王維 《涼州賽神(時為節度判官,在涼州作)》
原文選段:
涼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頭望虜塵。
健兒擊鼓吹羌笛,***賽城東越騎神。
白話釋義:
涼州城外面人煙罕至,百尺高的山峰上看著北方外族的蹤跡。健勇的士兵敲著鼓吹著羌笛,在城東騎著駿馬比賽。
2、唐·岑參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原文選段: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裏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壹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壹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白話釋義:
彎彎的月亮爬上涼州城的頭,城首的月亮升上天空,照亮了整個涼州。涼州有十萬人住在七裏的地方,這裏壹半的胡人會彈琵琶。動人心弦的琵琶湖音樂讓人心曠神怡,只感覺到風沙沙作響,漫漫長夜。我在河西幕府有很多老朋友,他們分手後已經過了三五季了。現在花門前看秋草,怎麽能互相看著對方在貧窮中變老呢?生活可以有幾次的歡笑,今天遇到的每個人都壹定喝醉了。
3、唐·孟浩然 《涼州詞》
原文選段:
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
胡地迢迢三萬裏,那堪馬上送明君。
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遊俠兒。
白話釋義:
渾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聲音洪亮直上雲霄。迢遙的胡地三萬裏,縱然是送與王明君頓時作樂的琵琶聲又哪能穿越。身處異地即即是開心也讓人以為悲慘,這羌笛胡笳也不用再吹。坐在邊塞看著今晚的玉輪,心田想的是殺光邊關的敵人。
4、唐·張籍 《橫吹曲辭。隴頭(壹曰隴頭水)》
原文選段:
隴頭已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
漢家處處格鬥死,壹朝盡沒隴西地。
白話釋義:
邊塞的路已經斷絕了不能通過,胡人的兵馬趁著夜色入侵了涼州城。到處都是漢民們緊張激烈地搏鬥而死,流的血把隴西的地面都淹沒了。
5、明·朱成泳《隴頭吟》
原文選段:
壹從結發戍涼州,鐵甲磨穿已禿頭。
兒孫養得諳胡語,不如隴水解東流。
白話釋義:
壹起束發從軍守衛涼州,鐵甲磨穿了頭發。兒孫們在這裏成長都能懂得胡人的語言,不象隴水依然向著家鄉的方向流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