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佛教禪宗燈錄之壹的《嘉泰普燈錄》卷十八,南宋
千山同壹月
萬戶盡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裏無雲萬裏天
後人將後兩句解為:月如佛性,千江則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無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無所不映。任何壹位眾生,只要他有心學佛,他便會有佛性,任何壹條江河,只要有了水,他就會有明月。
天空有雲,雲上是天。只要萬裏天空都無雲,那麽,萬裏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做是佛心,雲則是物欲、是煩惱。煩惱、物欲盡去,則佛心本性自然顯現。
版本2:
相傳印度阿育王治齋延請天下僧道,眾人皆已來過,惟獨平爐尊者延至日落黃昏之時。王乃問道:緣何妳來得這樣遲?平爐回答:我赴了天下人的筵席。阿育王奇道:壹人如何赴得天下筵席?尊者言:這妳就不知了!遂作偈:
千山同壹月
萬戶盡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裏無雲萬裏天
版本3:
明沈石田在《題觀音大士像》下題詩:“口口相傳皆有應,家家供養普為緣。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詩的後兩句意思是,月映百川,每條江河中都有壹個月影,月影雖互異,卻都是月的照射;長天中亂雲飛渡,但拂雲去翳,天空原本壹片明凈。詩中歌頌佛教,以此比喻佛光普照萬法歸壹。
此沈石田其實就是明四家之首的沈周,在書畫領域有相當的地位。
《紅樓夢》裏枉凝眉
我是金陵草尖露,相思無緣後,葬愁愁難休。娉婷瀟湘,千斛萬盞,莫負年少著綃頭。不須留,歡情短,別痛久。還君千江水,慰我壹幽秋。
納蘭性德詞全集/gushi/nalan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