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誡人們珍惜時間的古詩:
壹、《雜詩》
作者:陶淵明(晉)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盛年就是生命力旺盛的人生時段,不會再有,壹日之中難有第二個早晨。應當及時自勉自勵生活和工作,因為時間和歲月是不隨人而改變的。
二、《明日歌》
作者:錢鶴灘(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譯文:總是在等待明天,明日是何等的多啊!我每天都在等待著明日到來,結果什麽事情都沒有做成,白白浪費了時間。世人如果和我壹樣都受到“明天”的害處,日子壹天天過去,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老了。
只有活在當下,才能體會到早晨看河水向東流逝、傍晚看太陽向西墜落的快樂。壹百年的明天,又能有多少呢?請您聽聽我的《明日歌》,不要再浪費今天的光陰了。
三、《偶成》
作者:朱熹(宋)
少年易老學難成, 壹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壹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四、《勸學》
作者:顏真卿(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五、《惜時》
作者:佚名(朝代不詳)
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花開有路時,人生容易老。
譯文:三春時節花開正艷,若要求學必須趁著年輕。再美麗的花也會有雕謝的時候,人生匆匆容顏易老,應當珍惜時間勤奮學習。
賞析:這首詩借春天比喻年少時光,告訴人們應該抓住年少大好時光,勤奮求學。讀書、學習要趁早,生命短暫,青春易逝,容顏易老,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