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原文:
註釋:
譯文:
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字唯期少意唯期多
寫作背景:
分層賞析:中心寫作技巧
細化賞析:
擴寫練習
學習文本9詞類活用
作者簡介:
原文:
註釋:
譯文:
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字唯期少意唯期多
寫作背景:
分層賞析:中心 寫作技巧
細化賞析:擴寫練習學習文本
9詞類活用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書畫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壹,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享年66歲。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追謚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與其弟蘇轍和其父蘇洵合稱為“三蘇”。。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三蘇”為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 (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王安石變法後,認為新法並非不符合實際,故又支持新黨,遠調到現在的海南省。蘇軾的失意與他的政治選擇有很大關聯。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他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他傑出的散文作品標誌著從西魏發端、歷經唐宋的古文運動的勝利結束,散文與歐陽修齊名,合稱“歐蘇”;詩歌與黃庭堅齊名,合稱“蘇黃”;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壹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為豪放派詞人。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是選自《東坡誌林》卷壹。蘇軾的著名詩還有《江城子 密州出獵》,《定風波》等。蘇軾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嘉佑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臺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後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
蘇軾生平 他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裏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發憤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後的文學成就。
嘉佑元年(1056年),虛歲二十壹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壹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陰差陽錯地高中進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壹”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逢其父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裏。熙寧二年(1069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他入朝為官之時,正是北宋開始出現政治危機的時候,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危機,此時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雕零,蘇軾眼中所見的,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蘇軾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認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這樣做的壹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壹樣,不容於朝廷。於是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
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滿後,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政績顯赫,深得民心。
這樣持續了大概十年,蘇軾遇到了生平第壹禍事。當時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大做文章。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壹劫。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而此時蘇軾經此壹獄已變得心灰意懶,於公余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壹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準。當他準備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
哲宗即位,高太後聽政,新黨勢力倒臺,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蘇軾於是年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
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
俗話說:“京官不好當。”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壹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再次到闊別了十六年的杭州當太守。蘇軾在杭州修了壹項重大的水利建設,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築了壹道堤壩,也就是著名的“蘇堤”。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外放潁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黨再度執政,再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惠陽)。後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卒於常州,謚號文忠。享年六十六歲。
[編輯本段]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該文與〈答謝中書書〉編入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27課《短文兩篇》。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7課。)
[編輯本段]註釋:
承天寺:在現在湖北黃岡南。
元豐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年號。當時作者被貶黃州已經四年。
欲:將要。
解:把系著的東西解開。
戶:門戶。
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欣,高興,愉快。然,……的樣子。
念無與樂者:想到沒有可以***同遊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與樂者,***同遊樂的人。
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寄居承天寺。
遂:於是,就。
寢:睡,臥。
相與步於中庭:壹同走到庭院中,相與,***同,壹同。中庭,庭院裏。
庭下如積水空明:意思是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自上而下充滿院落,清澈透明。
如積水空明:好像積水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總稱。
交橫:交叉錯雜。
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表示肯定,相當於“大概”這裏解釋為“原來是”。
閑人:這裏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壹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自稱閑人。在句中譯為清閑的人,或有著閑情雅致、高雅誌趣的人。
但少閑人:只不過少有像我們這樣的閑人罷了。但,只不過。
耳:罷了。
[編輯本段]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裏,(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看見月光灑入門戶,於是高興地起床外出。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於是就到承天寺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兩個人便壹起在院子裏散步。照在院子裏的月光如同水壹樣澄澈,水裏的藻荇縱橫交錯,原來是竹柏的影子。哪壹個晚上沒有月色?哪壹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不過是缺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編輯本段]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霍松林)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壹段話很精辟: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壹日千裏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文說》)
這段話,可與他的另壹段話相補充:“夫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雲霧,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郁而見於外,夫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這裏最重要的壹點是:文,是“充滿勃郁”於內而不得不表現於外的東西。胸有“萬斛泉源”,才能“不擇地皆可出”;胸中空無所有,光憑技巧,就寫不出好文章。蘇軾的確是胸有“萬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創作而言,那“萬斛泉源”溢為政論和史論,濤翻浪湧,汪洋浩瀚;溢為遊記、書劄、序跋等雜文,回旋激蕩,煙波生色。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只有84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無從劃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壹瀉無余,還有什麽韻味?細讀此文,雖自然流行,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地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裏幹什麽。究竟幹什麽呢?“解衣欲睡”,沒有什麽可幹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戶”,就又感到有什麽可幹了,便“欣然起行”。幹什麽呢?尋“樂”。壹個人“行”了壹陣,不很“樂”,再有壹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壹個可以***“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幾句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後講了些什麽,約他尋什麽“樂”,他是否同意,在壹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麽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接著便寫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步於中庭”的時候,目光為滿院月光所吸引,引起壹種錯覺:“積水空明”,空明得能夠看清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子裏怎麽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擡頭壹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碧空的皓月,這才醒悟過來: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運用之妙,因人而異。不能說作者沒有用這個比喻,但他的用法卻和壹般人很不相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於不可不止”了。“止”於什麽呢?因見“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當止於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於“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他和張懷民,當止於他和張懷民。於是總括這壹切,寫了如下幾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寥寥數筆,攝取了壹個生活片斷。敘事簡凈,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壹點:“閑”。入“夜”即“解衣欲睡”,“閑”;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閑”;與張懷民“步於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那麽仔細,那麽清楚,兩個人都很“閑”。“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冬夜出遊賞月看竹柏的,卻只有“吾兩人”,因為別人是忙人,“吾兩人”是“閑人”。結尾的“閑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閑”反襯“吾兩人”的“閑”。惟其“閑”,才能“夜遊”,才能欣賞月夜的美景。讀完全文,兩個“閑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景色,都歷歷如見。
(選自《閱讀和欣賞》,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有刪節)
[編輯本段]字唯期少意唯期多
——讀蘇軾的壹篇散文(吳功正)
該文所以能寫得字約義豐,關鍵在於作者抓住了特點,然後運用經過認真提煉的語言文字加以表達。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筆就扣住了“夜遊”的“夜”字,徑入題旨。“解衣欲睡,月色入戶。”作者正欲入睡,忽見月色清涼,窺入窗戶。這樣,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體化了。更重要的是,點出了“夜”的特點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風高。作者就抓住這個特點,鋪展文墨。“月色入戶”,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於是“欣然起行”。這壹行動的發因是循著“月色入戶”的夜景而來的。“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這裏,交代了夜遊的地點、同遊者等等。“至”“尋”“步”等詞,精約簡潔,把連貫性的過程交代得清楚明了。“至承天寺”又壹次點題,但是,到承天寺的壹路經過,因與主題無關,就略而不提。“尋張懷民”是什麽情景,又因與主題不相關涉,也付之篇外。這樣,為“記遊”所必須交代的人、事,僅用最簡略、經濟的語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葉。尤其是夜遊的景色描繪,更富特色: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積水空明”,壹泓積水清澈透明,先寫了水色,繼寫水中諸物:“藻、荇交橫”,縱橫交錯,搖曳生姿。寫了庭下諸景後,跳出這樣壹句:“蓋竹柏影也。”文意陡然壹變,用語出奇制勝。作者初寫庭下積水、水中藻荇,都是為了寫竹柏投影,是用視覺的錯覺從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瀾、節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壹筆,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處。全句無壹字寫“月”,而又無壹字不在寫“月”。月光臨照,庭下如積水空明,可以推見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橫”,可以推見月光之清了。月光透過竹葉柏枝,投影地上,才會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積水空明和藻荇交橫,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遊的三分美景了。蘇軾在此文中處處扣住個“月”字寫夜遊,這是特點之壹。他寫月,不像初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繁詞競采,而是輕點幾筆,則境界全出。這是特點之二。蘇軾寫月夜景,不是明寫,而是暗寫,別具匠心地從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見到月色清朗空明,這是特點之三。由於抓到了特點,整個描述就顯得精約而傳神了。
文學作品都蘊涵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僅僅滿足於寫景、敘事是不夠的,還須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會余味無窮。這裏,壹方面要文辭所概括的客觀內容豐富;壹方面又要所表達的主觀內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遠。蘇軾這篇散文同樣提供了範例。
本文是寫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見“月色入戶”,則“欣然起行”,歡欣之情,溢於言表。“念無與為樂者”,是心理活動,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沈的喟嘆,情緒因之蕩起微瀾。經過轉折,作者猛然想起張懷民。“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張懷民才是賞月的相知好友之情。“尋”字又分明顯現出急切訪友的心意。“懷民亦未寢”的“亦”字顯示出“心有靈犀壹點通”,同好相知的喜悅。在月光傾瀉下,二人“相與步於中庭”,信步漫遊,其恬適的心緒又寄托在這相攜同步的輕快節奏之中。從“念無與為樂者”到“相與步於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經歷了幾多轉折,終於穩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作者尋友訪寺,寫月夜美景,然後將眼前即景推展開去,兼及身世:“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罹文字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憂郁。但是,他仍然有進取之心,他月夜遊寺正是消釋抑郁的具體行為。在政治漩渦中損傷了的心靈只有在清涼的無所掛礙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復,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精神的寄托。何夜無明月臨照,何處沒有竹枝柏影,卻很少有“如吾兩人者”。廣袤的時空對“吾兩人”的以大襯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見,情感深蓄在語詞之中。而這種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現為曠達。作者不是沈溺於感情的深淵中,而是尋求解脫。這種曠達情緒反映了這個時期蘇軾的思想狀況,也使這篇散文顯得瀟灑、雋雅。
(選自《古今名作鑒賞集粹》,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被貶謫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禦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壹點丟了腦袋。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壹個片段。
[編輯本段]分層賞析:中心
全文分三層,第壹層敘事。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四年了。這天夜裏,月光照入他的房間,作者本欲就寢,怎奈被這美好的月色所迷,頓起雅興,但想到沒有同樂之人,遂動身去不遠的承天寺尋張懷民。張懷民和蘇軾壹樣,亦是被貶至黃州來的貶官,他和蘇軾的友誼相當篤厚。當晚,張懷民也還未睡,於是二人壹起來到院子中間散步。這壹層敘事,樸素、淡泊而有自然流暢。(尋友夜遊)
第二層寫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個字,就營造出壹個月光澄碧、竹影斑駁、幽靜迷人的夜景。讀者自可以發揮想象:月光清朗,灑落庭中,那壹片清輝白茫茫壹片好似積水空潭壹般,更妙的是,“水”中還有水草漂浮,遊蕩,於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壹般了。作者的高妙之處在於,以竹、柏之影與月光兩種事物互相映襯、比擬、比喻手法精當,新穎,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肅穆。(庭中夜色)
第三層便轉入議論。作者感慨到,何夜無月,何夜無竹柏,可是有此閑情雅致來欣賞這番景色的,除了他與張懷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點睛之筆是“閑人”二字,蘇軾謫居黃州,“不得簽書公事”,所擔任的只是個有名無實的官,與儒家的“經世濟民”之理想相去甚遠,即所謂“閑人”之表層意義,它委婉地反映了蘇軾宦途失意的苦悶;從另壹個方面來看,月光至美,竹影至麗,而人不能識,唯此二人能有幸領略,豈非快事!蘇軾的思想橫跨儒釋道三家,這便使他的處世態度有極大的包容性,可以說是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當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
寫作技巧
1.比喻傳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正面\側面描寫相結合: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3.抓住了瞬間的感受: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編輯本段]細化賞析:
“月色入戶”:寒夜寂寥,“解衣欲睡”,這當兒,月光悄悄地進了門。“入戶”二字,把月光擬人化。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孤獨寂寞,主動來與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應;寫出他睡意頓消,披衣而起,見月光如見久違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壹個被朝廷所貶謫的“罪人”,我們可以想見他這時交遊斷絕、門庭冷落的境況;只有月光毫無勢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裏,依然來拜訪他。四字寫出了作者的喜悅和興奮。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作者約張懷民同是被貶之人,於是作者便想到了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作者與張懷民心有靈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它包含著作者宦海沈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後壹句至少有兩層意思:壹是對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鉆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難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具體分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積水空明”寫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橫”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前者給人以壹池春水的靜謐之感,後者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壹正寫,壹側寫,從而創造出壹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壹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編輯本段]擴寫練習
在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開衣服剛想躺下睡覺,突然看到皎潔的月光很淡很淡的照在窗戶上映射進來。突然壹下子間似乎想到什麽,急忙穿上鞋子,穿好衣服,往承天寺去。路上心裏想著,最近的日子中太過無聊,沒有可以交談的朋友,今天壹下子就想到了以前跟我同樣遭遇的張懷民。走到寺門口有兩個和尚走了出來“施主,請問妳想找誰?”我停頓壹下,神情淡定的回了:“我來找張懷民!”和尚恭敬的回答:“施主請進”
我走進寺中,看到懷民的房間也未熄燈,徑直朝前走去。輕輕敲門,只看到房間的身影朝門口走來,打開門後,也是呆了壹下,微笑示意之後,張懷民收拾衣服,和我壹起在院子裏漫步。
我們壹起在院裏走著擡頭看到天空中灰暗壹片,有壹點星星掛在遠方,最耀眼的那個月亮也安安穩穩的掛在天上。我不禁感嘆:“哎,懷民兄,今晚的月亮多麽皎潔,又不禁讓我想到了從前。”我臉上浮現了淡淡的傷感,悲痛。懷民定定看向月亮,支聲到:“誰說不是呢?如此景色怎能不令人傷心!想到家中還有年過80的老母就很擔憂,不知她現在過的好不好。我聽完之後,也不斷搖頭,似乎這麽無可奈何,說道:“家中有妻兒老小,叫我如何放心,也更是思念著家鄉的土地,如今被貶至此,我只能與妳發泄心中思鄉思親之情。”懷民點頭。我們坐在庭中,找來酒杯,壹同在月光下喝酒。
水裏的植物縱橫交錯,漂浮不定,那些竹子,松柏也倒影在水光中。我們都不禁感嘆著:“哪個地方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這樣的竹子,松柏。只是少了現在像我們這樣的閑人而已。”
談到這而,我們更是對現在的宋朝皇帝,百姓談論壹番,懷民嘆息:“我們閑來無事,卻得不到朝廷重用,被貶官至此,渴望報效朝廷卻是有心無力!可悲!可悲!”我們心中都黯然傷神。
我們坐起身來,突然想往湖邊散步,走在路上,看到了這片江山現在的處境,不禁感慨,不能為國出力,實乃大不幸。
[編輯本段]學習文本
1.作者為什麽會想著夜裏去寺廟遊玩呢?
因為月色很美,“月色入戶”所以“欣然起行”
2.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寂寥苦楚,見月排遣“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它包含著作者宦海沈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後壹句至少有兩層意思:壹是對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鉆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難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3.夜遊過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
“欣然”欣喜之情 “念無與為樂者”有點遺憾 “遂”、“尋”急切、激動......“相與步於中庭”從容 閑適
4.總結
作者以詩壹樣的筆觸描繪了月色之美,創造了壹個清冷皎潔的意境。它好像壹首清冷的月光曲,每壹個音符都閃耀著銀色的寒光,都傾訴著作者皎潔而悲涼的情懷。(殘夢徒天獻上~~)
5.本文的中心思想
借月抒發了作者貶謫的悲涼,對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
6.默寫文中描寫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並對其寫景的妙處是作簡要賞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賞析: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給人以壹池春水的靜謐感;用“藻荇交橫”來比喻 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
7.壹詞多義
遂:遂至承天寺。(於是) 意將遂入以攻其後也。(打洞)《狼》
蓋:蓋竹柏影也。(原來是)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原來)《狼》
尋:尋張懷民。(尋找) 未果,尋病終。(不久)《桃花源記》
8.古今異義
①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 古義:只 。 今義:但是)
②月色入戶(戶 古義:多指門。 今義:窗戶、人家)
9詞類活用
相與步於中庭(步:名詞用做動詞,散步。)
擴展閱讀:
1.“水中藻,荇交橫”說明了當時月色之濃、清、亮。
2.閑人:清閑的人,閑情雅致、灑脫、豁達。
3.文章特點:
4.1、處處有月而無壹字提到月
5.2、比喻、錯覺、聯想
6.3、動靜結合
7."懷民亦未寢"中的“亦”說明他就像作者的知己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