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艾草的詩句要有譯文

關於艾草的詩句要有譯文

1.描寫艾草的詩句

禽蟲十二章(白居易) 燕違戊己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疑有鳳王頒鳥歷,壹時壹日不參差。

[不知其然也。燕銜泥常避戊己日,鵲巢口常避太 歲,驗之皆信。

] 水中科鬥長成蛙,林下桑蟲老作蛾。蛙跳蛾舞仰頭笑,焉用鯤鵬鱗羽多?[齊物也。

] 江魚群從稱妻妾,塞雁聯行號弟兄。但恐世間真眷屬,親疏亦是強為名。

[故名也,江、沱間有魚,每遊輒三,如媵隨妻,壹先二後,土人號為婢妾魚。禮雲:雁兄弟行。

] 蠶老繭成不庇身,蜂饑蜜熟屬他人。須知年老憂家者,恐是二蟲虛苦辛。

[自警也。] 阿閣鹓鸞田舍烏,妍媸貴賤兩懸殊。

如何閉向深籠裏,壹種摧頹觸四隅?[有所感也。] 獸中刀槍多怒吼,鳥遭羅弋盡哀鳴。

羔羊口在緣何事,暗死屠門無壹聲?[有所悲也。] 蟭螟殺敵蚊巢上,蠻觸交爭蝸角中。

應是諸天觀下界,壹微塵內鬥英雄。[自照也。

] 蠨蛸網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何異浮生臨老日,壹彈指頃報恩仇。

[誡報也。] 蟻王化飯為臣妾,螺母偷蟲作子孫。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間何怨復何恩?豆苗鹿嚼解烏毒,艾葉雀銜奪燕巢。鳥獸不曾看本草,諳知藥性是誰教?[嘗獵者說雲:鹿若中箭發,即嚼豆葉食之,多消 解。

箭毒多用烏頭,故雲烏毒。又燕惡艾,雀欲 奪其巢,先銜壹艾致其巢,輒避去,因而有之。

] 壹鼠得仙生羽翼,眾鼠相看有羨色。豈知飛上未半空,已作烏鳶口中食。

鵝乳養雛遺在水,魚心想子變成鱗。細微幽隱何窮事,知者唯應是聖人。

[鵝放乳水中,不能離,群雛從而食之,皆飽而去 之。又如魚想子,子成魚,並皆是佛經中說。

] 浣溪沙(杜甫)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古風(陸遊) 木生雖拱把,鮮不困斧斤。

枯朽亦可全,又以薌故焚。嘉禾終銍艾,豈獨草見耘。

此理講已熟,要當尊所聞。山房(陸遊) 四紀移家剡曲傍,自茨生草作山房。

寒侵夜艾知霜重,行遍天涯覺夢長。戒婢無勞事釵澤,課奴相率補陂塘。

無衣已免豳人嘆,數箔春蠶歲有常。雨晴至園中(陸遊) 入夏經月雨,園路久已荒。

今朝偶壹到,蒿艾如人長。豈惟蛙黽豪,頗覺蜂蝶狂。

悵然懷故山,舍東百本桑。迨此積雨余,枝葉沃以光。

父老適相遇,藉草揮壹觴。壹觴頹然醉,笑語相扶將。

賦詩示兒子,此樂未易忘。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李白)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松蘭相因依,蕭艾徒豐茸。

雞與雞並食,鸞與鸞同枝。揀珠去沙礫,但有珠相隨。

遠客投名賢,真堪寫懷抱。若惜方寸心,待誰可傾倒。

虞卿棄趙相,便與魏齊行。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橫。

當時不好賢,豈傳千古名。願君同心人,於我少留情。

寂寂還寂寂,出門迷所適。長鋏歸來乎,秋風思歸客。

奉和崔評事寄外甥劉同州並呈杜賓客、許給事(權德輿) 芳訊來江湖,開緘粲瑤碧。詩因乘黃贈,才擅雕龍格。

深陳名教本,諒以仁義積。藻思成采章,雅音聞皦繹。

清時左馮翊,貴士二千石。前日應星文,今茲敞華戟。

謝公嘗乞墅,寧氏終相宅。往歲疲草玄,忘年齊舉白。

酒酣吟更苦,夜艾談方劇。棗巷風雨秋,石頭煙水夕。

多逢長者轍,不屑諸公辟。酷似仰牢之,雄詞挹亭伯。

老驥念千裏,饑鷹舒七翮。叵能舍郊扉,來偶朝中客。

浣溪沙(蘇軾)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東坡八首(並敘)(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於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湣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誰能捐筋力,歲晚不償勞。獨有孤旅人,天窮無所逃。

端來拾瓦礫,歲旱土不膏。崎嶇草棘中,欲刮壹寸毛,喟焉釋耒嘆,我廩何時高。

荒田雖浪莽,高庳各有適。下隰種秔稌,東原蒔棗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

仍須蔔佳處,規以安我室。家童燒枯草,走報暗井出。

壹飽未敢期,瓢飲已可必。自昔有微泉,來従遠嶺背。

穿城過聚落,流惡壯蓬艾。去為柯氏陂,十畝魚蝦會。

歲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塊。昨夜南山雲,雨到壹犁外。

泫然尋故瀆,知我理荒薈。泥芹有宿根,壹寸嗟獨在。

雪芽何時動,春鳩行可膾。(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作之。)

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毛空暗春澤,針水聞好語。

(蜀人以細雨為雨毛。稻初生時,農夫相語稻針出矣。)

分秧及初夏,漸喜風葉舉。月明看露上,壹壹珠垂縷。

秋來霜穗重,顛倒相撐拄。但聞畦隴間,蚱蜢如風雨。

(蜀中稻熟時,蚱蜢群飛田間,如小蝗狀,而不害稻。)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倉,紅腐等泥土。行當知此味,口腹吾已許。

良農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壹麥庶可望。

投種未逾月,覆塊已蒼蒼。農夫告我言,勿使苗葉昌。

君欲富餅餌,要須縱牛羊。再拜謝苦言,得飽不敢忘。

種棗期可剝,種松期可斫。事在十年外,吾計亦已愨。

十年何足道,千載如風雹。舊聞李衡奴,此策疑可學。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嶽。(李公擇也。)

遺我三寸甘,照座光卓犖。百栽倘可致,當及。

2.有關艾葉的詩句

習俗來源:端午節本是紀念屈原的節日。至唐黃巾起義時,黃巢義軍攻打中原地區,時值端午。當地官員於是放出風聲:“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動員民眾逃離家園,是為"走黃巢"。實際是使義軍無法與民眾接觸,以制義軍不斷擴大之勢。

中原地區某戶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壹婦人與二個小孩,壹小孩為親生,壹小孩是她嫂子的遺孤。親生的小孩剛能行走,她嫂子的遺孤大她自己的小孩壹歲。婦人壹人帶二小孩逃難,背著她嫂子的遺孤,卻讓自己剛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卻落在後頭。走不多遠,遇壹黃衣人,問:“嫂嫂為何不讓大小孩走路,而讓小的小孩走路?”婦人如實相告,黃衣人聽後甚為感動,道:“妳危難之中行忠義之事,已破黃巢之刀,黃巢已無法取妳人頭,其實妳只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表示妳家是忠義之家,黃巢便無奈妳何。”言罷竟忽不見。婦人認為是仙人指點,於是回家依言而作,並沿途叫逃難之人插艾草可破黃巢之刀雲雲。因此婦人平時善良,多行善事,諸多民眾都相信,依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黃巢”,在家中過端午節。

果然,義軍過境,見家中插艾草的人家,無人打擾,隨軍的醫生還為民眾看病,問疾苦。壹時婦人遇仙人指點之事在各地傳開,平民之家,不再“走黃巢”,紛紛插艾草過端午,並效婦人行忠義之事。

其實,黃衣人是黃巢義軍的前鋒謀士,武藝高強。義軍所到之處,都是無人村,義軍無人支援,成了孤軍。謀士知有蹊蹺,化成便衣,獨自尋找原因,遇是了婦人。忽然不見,只是縱身跳上大樹隱藏起來了。謀士小施壹計,不僅破了官府的:“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謠言,為義軍獲得民眾支持,又使民眾積德行善成風,世人於是將此傳統繼承下來,成為今天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

陸河人為客家人,多為中原遷移到陸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黃巢”“插艾草”的習俗。

註:黃巢(?~884) 唐末農民戰爭領袖。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稍通書記,屢舉進士不第,以販私鹽為業。家富於財,善擊劍騎射。

關於艾草的詩:

七律 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還有些散碎的句子和對聯:

門高無礙齊公子,海闊難尋楚大夫。

菖蒲驅惡迎喜慶,艾葉避邪保平安。

蒲劍沖天皇鬥觀,艾旗拂地神鬼驚。

松大夫招來百福,竹君子掃去千災。

思無邪正心誠意,慮有德履泰臨豐。

端陽艾葉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劍斬千妖。

盛世本無邪,寰宇長昭天子鏡;德門原有慶,端陽亦鎮赤靈符。

勝地紀中天,象取白芳占匯吉;翔風符正午,薰來引竹報平安。

3.贊美艾草的詩句有哪些

1﹑《又寄徐徑畈吏部》年代: 宋 作者: 劉黻元陽詔墨動天霞,喜到東都處士家。

世路幾年滋艾草,道山今日聚梅花。作舟濟國看商傅,鏈石補天過女媧。

珍重諸賢扶大道,聲名毋使後人嗟。2﹑《歲冬至唐村墳山掃松》年代: 宋 作者: 衛宗武憶昔入此山,首夏接春季。

谷鳥正嚘嚶,芬芳尤嫵媚。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參倚。

誰乎壹叱咤,斬艾如草薙。遂令墟墓間,常抱斧斤恥。

僅存盤澗松,綽有虬龍勢。矯矯千歲姿,昂霄猶舞翠。

我來省松槚,適當谷之昧。石齒咽殘流,鳴族息群喙。

木石縮羽鱗,風霜剪菑翳。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嶇,白雲生屐履。林光漬欲流,冉冉濕衣袂。

曾來入畫圖,人行絕氈毳。風塵不可到,心跡兩無穢。

追尋得良儔,清吟可相配。不效互唱酬,日與青山對。

茲遊擬暢情,俄值風雨晦。漸喜迫新陽,天地寧久閉,屋角數點明,冰花送春意。

3﹑《端午家集二首》年代: 宋 作者: 曾豐戲纏朱彩索,爭帶赤靈符。踏草仍懸艾,包菇更結蘆。

都還癡子弟,半出駿僮奴。老病無他好,惟餐玉術蒲。

民諺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因此每至端午之際,老百姓常把插艾葉和菖蒲作為節日重要內容之壹。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葉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以防蚊蟲,辟邪祛病。

還會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葉在食用和藥用上的好處多的說不完。參考資料詩詞名句網:/chaxun/shiju/%E8%89%BE%E8%8D%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