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艾青詩歌的美學特征

艾青詩歌的美學特征

艾青是五四以來新詩史上壹位著名的詩人。他的作品具有較強的時代性,以深沈憂郁的筆調表現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合著時代的節拍,反映著歷史的真實。他的詩作豐富和發展了新詩的現實主義精神,可以說,自他起步開始就走在了堅實的革命現實主義道路上。在這裏,我想就艾青三十年代的詩歌創作,探討壹下其詩的藝術特色。我認為,無論在豐富的意象,還是巧妙的抒情,亦或是形象化的語言等方面,艾青早期的詩歌在那個時期詩壇中都是別具壹格的。

艾青早期的詩歌,以革命的現實主義手法,深沈憂郁地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同時他的詩篇又激勵著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為神聖的國土不可侵犯而英勇鬥爭。由於詩歌這壹特殊的文學形式所表現的內容要高度概括集中,在表達上,要求有飽滿強烈的感情和豐富飛騰的想象,因而采用豐富多彩的意象可使形象更加豐滿生動。所謂意象,就是能寄托出某點感覺的事物、景色,是經過了主觀再創造的形象,是“具體化了的感覺”。由此可見,詩的形象化離不開具體生動的描寫,也離不開作者的主觀感受。艾青早期的詩歌,註重通過描寫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引起感覺、發揮聯想、捕捉和選擇意象以凝結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詩歌藝術最顯著的特征之壹。

在閱讀艾青早期詩歌中,我發現,艾青所采用的意象,其外延相當豐富,就是說,他的詩歌中以現實主義手法對生活作真實的再現,所攝取的物象品種多,表現的範圍廣,象征的東西豐富。譬如壹九三七年初的作品《太陽》壹詩有這樣幾句:“震驚沈睡的山脈,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就是壹種光明來臨的具體化感覺,它暗示著光明時代的到來那種不可阻擋的雄偉氣勢。作為《太陽》起點的《春》這首詩壹開頭就說:“春來了,龍華的桃花開了。”大家知道,龍華是蔣介石在上海屠殺革命者的刑場,那裏淤積著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詩人在這裏發現了詩,激起了詩情,展開他的藝術構思,采用了壹系列的意象向我們啟示:龍華的桃花是在“東方的深黑的夜裏”爆開的,那些深黑的夜是“血斑點點”的,那些也裏“沒有星光”、“刮著風”,人們“聽著寡婦的咽泣”。烈士的殷紅的鮮血爆開了龍華桃樹上的蓓蕾,孕育了江南的春天。這壹從“墓窟”中走來的春,是詩人透過暗夜與血跡對象征自由、勝利的春天的呼喚,是詩人生活信念的結晶。再如《死地》裏有句“大地已死了……它死在絕望裏;臨終時依然睜著枯幹的眼,巴望天頂落下壹顆雨滴……”這就是以大地作象征的形象,刻畫出人民在大旱之年痛苦絕望的情緒。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更是運用意象的典範,全詩多處運用意象表現某些感覺的事物景色,給人以情景交融的感覺境界。在詩中,詩人開門見山地點出了大堰河與“我”的特殊關系後,引入了對大堰河的回憶,集中描述了她壹生悲苦的經歷:“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妳:妳的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妳的被典押了的壹丈平方的園地,妳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幾個意象分別以墳墓、瓦菲、荒園、石椅這些物象的直觀表現烘托出詩人對保姆大堰河悲慘身世的感念。我們知道,艾青出生在壹個地主家庭,自幼被寄養在壹位貧苦的農婦家中,直到5歲才回到自己家中,這使他從小就感受到了農民的艱苦生活並把自己的命運同農民聯系在壹起。因而,當他在這天清晨,透過監獄的窗口看到了漫天的大雪,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家鄉,也想起了曾經用自己的乳汁哺育過他而今已埋進了“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的保姆——大堰河。這些意象註入了作者的主觀感受,融入了詩人的情與感,經過艾青的主觀再創造,使我們讀起他的詩,感受到艾青筆下的意象描寫已經不是單純的寫實了。

采用豐富多彩的意象表現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抒發深沈憂郁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豐滿生動,充分體現了艾青獨到的藝術特色。五四啟蒙時代的郭沫若,他的詩也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某壹形象抒發感情,但他的詩中所表現的自然景物,表現的意象,大都被人化和神化了,借以直抒胸臆地表現自我感情。這與艾青將意象與情與感交融、主觀與客觀有機結合的表現手法是不同的。與艾青同壹時代的臧克家,他的詩執著於現實,取材於現實,他比較註重以客觀的準確意象代替主觀情緒的直接發泄,從現實生活中捕捉具體可感的畫面構成意象時,更傾向於單純寫實。

艾青詩歌意象的外延豐富多彩是與其內涵的深刻相壹致的。同樣是寫太陽、春天、黎明、夜晚,同樣是寫某壹具體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夠賦予它深刻的思想內容,從而使其詩歌在藝術與思想內容方面形成了有機的統壹。例如在《雪落在中國是土地上》這首詩壹開頭就創造了壹種富有象征意義的陰冷、淒愴的氣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接下來用擬人的手法寫道:“風,/象壹個太悲哀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用著象土地壹樣古老的話/壹刻也不停地絮聒著……”這裏的“風”和“雪”既是對大自然景象的如實描寫,又是對當時慘遭戰亂的現實作的藝術寫照,不僅僅表現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對政治氣候和民族命運的暗示,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內容,為詩篇後面傾訴心曲,抒發憂國憂民的深情作了鋪墊。再如《乞丐》壹詩,為了表現中國勞動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下流離失所至於淪為乞丐的慘狀,對乞丐的神態和壹些特征性的動作做了細致的刻畫:“在北方乞丐用固執的眼/凝視著妳/看妳在吃任何食物/和妳用指甲剔牙齒的樣子。”我們從這些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乞丐那種饑餓的痛苦和渴求食物的欲望,同時使我們對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後的舊中國黑暗現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從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沈、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後,又壹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沈,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建國後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域外集》、《雪蓮》、《艾青詩選》等。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

艾青詩歌的感情色彩 農民的憂郁, 加上流浪漢的悲憤和知識分子的殉道感, 形成艾青詩歌特有的感情色彩。

(壹)艾青詩歌以散文美, 創造了現代自由體詩的壹座高峰。艾青的詩感情真摯、語言樸素、 不求外在形式的整齊,也不註重押韻,比以往某些自由體更自由。 艾青詩歌是現代新詩發展了近二十年後的新成果,所以, 它在成長中,吸取了現代新詩的廣泛的營養。這時, 自由體詩已經有了很大發展,既有蔣光赤、殷夫等的政治抒情詩的實踐,也有冰心等的小詩形式可供借鑒,而且更重要的是, 新詩還經過了格律詩的提倡、探索和象征派詩的介紹、 實踐,他同時也廣泛接受了惠特曼、馬雅可夫斯基、葉遂寧、 波特萊爾、藍波、凡爾哈侖等外國詩人的影響,這樣, 在藝術上就比以前的自由體詩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艾青註意意象的捕捉,詩意含蓄, 絕少直抒胸臆之作。艾青詩中的意象, 是他主觀感情與客觀形象的壹種契合,由此而觸發了壹種詩情畫意。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是壹種景致,也是當時中國的寫照。 艾青的詩因為意象捕捉得準確、恰當,雖然也壹瀉無余地表露感情, 卻因為意象本身的象征性與聯想作用, 而頗能引人思索與回味,這壹點是他的詩高於壹般自由體詩的地方。 就連敘事詩中的號兵等形象,也仍然包含著壹定的象征意義。

(三)艾青的詩雖然不拘形式,但卻十分重視技巧, 講究藝術性。在《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和《北方》中, 用刻繪的方法來描寫風和地,在《乞丐》中, 用白描的方法來表現饑餓者的神態,在《除夕》中, 用擬人的方法來比喻枯涸的池沼等等。在語言的運用上,不僅註意修辭, 而且也講究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