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放爆竹的詩句
關於賞爆竹詩句 1. 關於爆竹的詩句
唐 來鵠 早春
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偏憎楊柳難鈐轄,又惹東風意緒來。
宋 王安石 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 謝文翹 《教門新年詞》
通宵爆竹壹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
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升平。
紅樓夢 元春 爆竹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
壹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由學區房拍賣提供)
2. 關於爆竹的詩歌
畬田行
唐劉禹錫
何處好畬田,團團縵山腹。鉆龜得雨卦,上山燒臥木。
驚麏走且顧,群雉聲咿喔。紅焰遠成霞,輕煤飛入郭。
風引上高岑,獵獵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復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夜色不見山,孤明星漢間。
如星復如月,俱逐曉風滅。本從敲石光,遂至烘天熱。
下種暖灰中,乘陽拆牙孽。蒼蒼壹雨後,苕穎如雲發。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關心。由來得地勢,徑寸有余金。
生春二十首
唐元稹
何處生春早,春生稚戲中。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
罵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女兒針線盡,偷學五辛叢。
嶽州守歲二首
唐張說
夜風吹醉舞,庭戶對酣歌。愁逐前年少,歡迎今歲多。
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歌舞留今夕,猶言惜舊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失調名
宋晁補之
殘臘初雪霽。梅白飄香蕊。依前又還是,迎春時候,大家都備。竈馬門神,酒酌酴酥,桃符盡書吉利。五更催驅儺,爆竹起。虛耗都教退。交年換新歲。長保身榮貴。願與兒孫、盡老今生,祝壽遐昌,年年***同守歲。
玉樓春
宋李處全
年光箭脫無留計。才過立春還守歲。要知壹歲已尋儂,聽打個驚人噴嚏。椒盤薦壽休辭醉。坐聽爆竹渾無寐。明朝末後飲屠蘇,白發從渠相點綴。
壹翦梅
宋韓淲
醉倒城中不過溪。溪外無塵,惟掩柴扉。水浮橋漾翠煙霏。壹片閑情,能幾人知。留飲君家絮帽敧。爆竹聲中,萬事如斯。梅催春動已熹微。爾既能來,我亦何疑。
鷓鴣天
宋劉辰翁
舊日桃符管送迎。燈毯爆竹鬥先嬴。鹿門亂走團欒久,才到城門有鼓聲。梅弄雪,柳窺晴。殘年猶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須是元宵與踏青。
喜遷鶯
宋史浩
雪消春淺。聽爆竹送窮,椒花待旦,系馬合簪,鳴鴉列炬,幾處玳筵開宴。介我百千眉壽,齊捧玉壺金盞。最奇絕,是小桃新坼,爭妍粉面。女伴。頻告語,守歲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暈朝霞,寒欺重翠,卻憶鳳屏香暖。笑拂滿身花影,遙指珠簾深院。待到了,道壹聲穩睡,明年相見。
柳梢青
宋宋無名氏
爆竹聲收,燒燈節過,恰又經旬。聞道當年,長庚夢李,嵩嶽生申。江淮草木知名。有多少、陰功在人。只恐稱觴,棠陰未徙,促覲楓宸。
3. 與“爆竹”有關的詩句都有哪些
1、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代王安石《元日》
2、壹聲震得人方恐,回頭相看已化灰。——《紅樓夢》第22回元春制的燈謎
3、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明朝範成大《爆竹行》
與“爆竹”有關的詩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賞析:
歌頌春節的詩很多。王安石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蘇酒、新桃換舊符三件傳統習俗來渲染春節祥和歡樂的氣氛。這樣寫,精煉、典型、概括力強。詩中流露出的歡快氣氛,與作者開始推行新法、實行改革、希望獲得成功的心情是相壹致的。現在貼桃符的人少了,多數人把桃符換成了春聯,但過年放鞭炮、喝酒的習俗還在民間廣為流傳達室。這也從壹個側面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非常悠久的。這首詩也就具有傳統美的品格。當然,現在大城市人太多,從空氣的清潔和防火等方面考慮,並不提倡鞭炮。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賞析:
“拜年”,是過年時最隆重、最熱烈的壹項禮儀活動。投送拜貼這壹風俗始於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交換個“名片”,表示禮數到了。表個心意,既禮貌,又雅致。禮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簡陋。而拜貼也就相當於今天的送賀年卡。
3、《爆竹行》
明朝範成大
食殘豆粥掃塵罷,
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間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
當階擊地雷霆吼。
壹聲兩聲百鬼驚,
三聲四聲鬼巢傾。
十聲連百神道寧,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卻拾焦頭疊床底,
猶有余威可驅癘。
賞析:
大年初壹的早上爆竹船又來了,要在蘇杭壹帶停五天。壹大早吃完早飯,取來竹竿分截成五尺長短的竹筒放到火中烤燒,當火力足夠時,竹節間水分像流汗壹樣滲透出來,這時蔔人急忙取走,孩童們紛紛躲在遠處站立壹旁。竹筒在門庭的階梯上撞落,噔時響起雷霆大吼。壹聲兩聲百鬼驚怕,三聲四聲把鬼怪嚇的傾巢逃去,十聲百聲牛鬼蛇神全都嚇跑了,八方六合都安平下來。從床下拾起的焦碳中還存有可驅趕厲鬼的余威。現在可以把藥湯都存放壹邊改換酒杯了,盡日的遊玩終於可安穩睡壹覺了。這首詩描繪的是春節的早晨,主人公在家中安排燃燒爆竹的事,表達了詩人新年愉悅歡暢的心情,寄托了詩人對居家平安的美好願望。
關於放爆竹的詩句 1. 關於放鞭炮的詩有哪些
“白居易《除夜》: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杜審言《除夜有懷》: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 《紅樓夢》燈謎:壹聲震得人方恐,回頭相看已化灰。 範成大《爆竹行》: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 唐來鵠《早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2. 放爆竹的相關詩句
歷代的文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贊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的場面:春風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戶戶點燃爆竹,合家面朝東方,喝著屠蘇酒,忙著摘下門上的舊桃符,換上貼有門神的新桃符。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了壹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漢族民間風俗畫卷。宋人特別喜歡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哲學觀點。王安石此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所以這首詩的字裏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誌的心情。 還能體現出他的執政態度。
在中國,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壹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放炮仗是為了新的壹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所以,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王安石《元日》內容及賞析。
3. 關於放鞭炮的句子
我先點燃了“地轉”,“哧哧哧”,導火線冒起了火花,導火索壹點又壹點地“隱退”,終於到了底.“咦,咋還沒轉!”我正準備走上前去,只見“地轉”突然開始冒出經色的火花,並且以“光速”向我襲來,我壹跳,躲開了,而它卻不停地向前跑,像壹個忠誠的士兵,直直地往前跑,只能進,不能退.更刺激地還在後頭,只見“地轉”加速跑了壹些路後,突然騰空而起.嘿,“地轉”竟然變成了“天轉”.“天轉”在天空中忽上忽下,綠色的光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壹片片碧綠的葉子.而地轉的生命也似乎在此刻終止了,在這安祥而又寧靜的氣氛中,“啪”的壹聲從天空中掉落了下來.我撿起它仔細壹看,發現它的“屍體”只不過是壹個小小的圓柱體.
我又放了壹個“鳴輪花”,只見它先尖著嗓音叫了壹聲,然後也旋轉起來,不住地噴花,這花什麽樣子都有,但還以“菊花”為多數.噴到最後,中間突然蹦出壹個大彩球,又在大彩球裏蹦球……
4. 關於禁止放煙花爆竹的古詩
古時沒有禁止放煙花爆竹的規定,1992年,廣州明文“禁炮”,成為全國最早訂立“禁炮令”的城市。
古代對爆竹的描寫主要有以下幾種:
1、寫爆竹和節日氣氛。
“軋軋平原凍草萌,卻教非夏以雷鳴。春從和朗聲中報,人在吉祥煙裏行。
仙木駢羅增氣色,飛霙借助散瑤瓊。東皇鼓吹連宵發,百福昌昌入鳳城。”
2、借物詠誌。
“壹聲爆竹透雲端,驚醒蒼生睡不安。若使江淮豪傑聽,定應慚悚膽先寒。”
形容爆竹聲音大,使得豪傑都要自慚形穢。
“發發寒初破,沈沈夢正驚。梅花香裏壹時鳴。恰似催將臘去試春聲。
賦擬閑居嶽,人同近市嬰。老來心性漸都平。綠茗青燈猛地意縱橫。”
借爆竹抒發自己無所作為的苦悶。
"英勇見精神,壹聲天下聞。九霄歡躍舞,落地卻無聲。"
5. 有關爆竹的詩句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身如束帛氣如雷,
能使妖魔膽盡催.
壹聲震得人方恐,
回頭相看已化灰.
——《紅樓夢》第22回元春制的燈謎
食殘豆粥掃塵罷,
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間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
當階擊地雷霆吼.
壹聲兩聲百鬼驚,
三聲四聲鬼巢傾.
十聲連百神道寧,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卻拾焦頭疊床底,
猶有余威可驅癘.
——明朝範成大《爆竹行》.《爆竹行》寫得最詳細,詩中寫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過程,如果用來描繪現代人迎新春時的喧鬧景象和內心祈禱,也無不可.
6. 與“爆竹”有關的詩句都有哪些
1、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代王安石《元日》
2、壹聲震得人方恐,回頭相看已化灰。——《紅樓夢》第22回元春制的燈謎
3、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明朝範成大《爆竹行》
與“爆竹”有關的詩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賞析:
歌頌春節的詩很多。王安石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蘇酒、新桃換舊符三件傳統習俗來渲染春節祥和歡樂的氣氛。這樣寫,精煉、典型、概括力強。詩中流露出的歡快氣氛,與作者開始推行新法、實行改革、希望獲得成功的心情是相壹致的。現在貼桃符的人少了,多數人把桃符換成了春聯,但過年放鞭炮、喝酒的習俗還在民間廣為流傳達室。這也從壹個側面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非常悠久的。這首詩也就具有傳統美的品格。當然,現在大城市人太多,從空氣的清潔和防火等方面考慮,並不提倡鞭炮。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賞析:
“拜年”,是過年時最隆重、最熱烈的壹項禮儀活動。投送拜貼這壹風俗始於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交換個“名片”,表示禮數到了。表個心意,既禮貌,又雅致。禮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簡陋。而拜貼也就相當於今天的送賀年卡。
3、《爆竹行》
明朝範成大
食殘豆粥掃塵罷,
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間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
當階擊地雷霆吼。
壹聲兩聲百鬼驚,
三聲四聲鬼巢傾。
十聲連百神道寧,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卻拾焦頭疊床底,
猶有余威可驅癘。
賞析:
大年初壹的早上爆竹船又來了,要在蘇杭壹帶停五天。壹大早吃完早飯,取來竹竿分截成五尺長短的竹筒放到火中烤燒,當火力足夠時,竹節間水分像流汗壹樣滲透出來,這時蔔人急忙取走,孩童們紛紛躲在遠處站立壹旁。竹筒在門庭的階梯上撞落,噔時響起雷霆大吼。壹聲兩聲百鬼驚怕,三聲四聲把鬼怪嚇的傾巢逃去,十聲百聲牛鬼蛇神全都嚇跑了,八方六合都安平下來。從床下拾起的焦碳中還存有可驅趕厲鬼的余威。現在可以把藥湯都存放壹邊改換酒杯了,盡日的遊玩終於可安穩睡壹覺了。這首詩描繪的是春節的早晨,主人公在家中安排燃燒爆竹的事,表達了詩人新年愉悅歡暢的心情,寄托了詩人對居家平安的美好願望。
7. 關於爆竹的詩歌
畬田行
唐劉禹錫
何處好畬田,團團縵山腹。鉆龜得雨卦,上山燒臥木。
驚麏走且顧,群雉聲咿喔。紅焰遠成霞,輕煤飛入郭。
風引上高岑,獵獵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復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夜色不見山,孤明星漢間。
如星復如月,俱逐曉風滅。本從敲石光,遂至烘天熱。
下種暖灰中,乘陽拆牙孽。蒼蒼壹雨後,苕穎如雲發。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關心。由來得地勢,徑寸有余金。
生春二十首
唐元稹
何處生春早,春生稚戲中。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
罵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女兒針線盡,偷學五辛叢。
嶽州守歲二首
唐張說
夜風吹醉舞,庭戶對酣歌。愁逐前年少,歡迎今歲多。
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歌舞留今夕,猶言惜舊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失調名
宋晁補之
殘臘初雪霽。梅白飄香蕊。依前又還是,迎春時候,大家都備。竈馬門神,酒酌酴酥,桃符盡書吉利。五更催驅儺,爆竹起。虛耗都教退。交年換新歲。長保身榮貴。願與兒孫、盡老今生,祝壽遐昌,年年***同守歲。
玉樓春
宋李處全
年光箭脫無留計。才過立春還守歲。要知壹歲已尋儂,聽打個驚人噴嚏。椒盤薦壽休辭醉。坐聽爆竹渾無寐。明朝末後飲屠蘇,白發從渠相點綴。
壹翦梅
宋韓淲
醉倒城中不過溪。溪外無塵,惟掩柴扉。水浮橋漾翠煙霏。壹片閑情,能幾人知。留飲君家絮帽敧。爆竹聲中,萬事如斯。梅催春動已熹微。爾既能來,我亦何疑。
鷓鴣天
宋劉辰翁
舊日桃符管送迎。燈毯爆竹鬥先嬴。鹿門亂走團欒久,才到城門有鼓聲。梅弄雪,柳窺晴。殘年猶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須是元宵與踏青。
喜遷鶯
宋史浩
雪消春淺。聽爆竹送窮,椒花待旦,系馬合簪,鳴鴉列炬,幾處玳筵開宴。介我百千眉壽,齊捧玉壺金盞。最奇絕,是小桃新坼,爭妍粉面。女伴。頻告語,守歲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暈朝霞,寒欺重翠,卻憶鳳屏香暖。笑拂滿身花影,遙指珠簾深院。待到了,道壹聲穩睡,明年相見。
柳梢青
宋宋無名氏
爆竹聲收,燒燈節過,恰又經旬。聞道當年,長庚夢李,嵩嶽生申。江淮草木知名。有多少、陰功在人。只恐稱觴,棠陰未徙,促覲楓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