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描寫燈火的詩句古詩

關於描寫燈火的詩句古詩

1. 關於描寫燈火的詩句

關於描寫燈火的詩句 1.描寫萬家燈火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萬家燈火的詩句有:

1. 《滿庭芳·千裏旌麾》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千裏旌麾,萬家燈火,曉來氣靄佳瑞。

2. 《上元戲呈貢父》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

3. 《遊白雲歸,感賦四律,並柬同遊諸子》年代: 近代 作者: 寧調元——江水南流夜有聲,萬家燈火夾江明。

4. 《和朱給事上元早雪》年代: 宋 作者: 李復——萬家燈火方行樂,九陌輪蹄肯放閑。

5. 《元夕》年代: 宋 作者: 邵伯溫——從昔遨遊盛兩川,充城人物自駢闐。萬家燈火春風陌,十裏綺羅明月天。

6. 和兗弟與梁況之學士同作四絕句·右二首並和》年代: 宋 作者: 蘇頌——湖上歸時暮氣侵,松香花露拂巾簪。萬家燈火沙河裏,月色相和廓暝陰。

7. 《元夕同友街遊》年代: 宋 作者: 曾由基——月韻梅梢漏未央,緩尋夢境小相羊。萬家燈火天無夜,十裏綺羅風自香。

8. 《中書程先生委校勘春秋分紀大參李雁湖文集因》年代: 宋 作者: 曾由基——雪柳梢頭鬧玉梅,萬家燈火月樓臺,校讎幸不開天上,省得扶藜太乙來。

9. 《真定懷古》年代: 元 作者: 陳孚——千裏桑麻綠蔭城,萬家燈火管弦清。

10. 《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陳克橋——北橋南新雨晴。柳邊花底暮寒輕。萬家燈火照溪明。

2.關於燈火的詩句

小桃紅

江岸水燈

萬家燈火鬧春橋,

十裏光相照,舞鳳翔鸞勢絕妙。

可憐宵,波間湧出蓬萊島。

香煙亂飄,笙歌喧鬧,飛上玉樓腰。

出處:元-盍西村

蝶戀花

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

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

更無壹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簫,

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雲垂野。

出處:北宋-蘇軾

3.描述燈火的詩句

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峨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4.有關燈火的詩句

1,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雲入塢尋遊伴。——出自宋代:王安石《漁家傲》

白話文釋義:正月十五元宵燈節之時,鐘山壹帶芳草如茵,林木蔥郁,那壹片生意盎然的春景,讓人流連忘返,心醉不已。濤亭剛剛下過春雨,詞人騎著小毛驢,翻山越嶺去觀賞美麗的風景。

2,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出自宋代: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白話文釋義: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壹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出自唐代:顏真卿《勸學》

白話文釋義: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4,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出自宋代:蘇軾《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白話文釋義:今夜拿著殘燈送妳歸去,走過河塘,恍惚間見落淚如羊祜的卻是妳楊元素啊。

5,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壹道水中央。——出自唐代: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白話文釋義:晚上在江樓上向東望去,海天相連,壹片茫茫;山川形勢,又闊又長。城的四周亮起了萬家燈火,壹道銀河映入水的中央。

5.描寫燈光的詩句

描寫燈光的詩句很多,例如:1、燈光酒色搖金盞(宋·蘇軾·《蝶戀花》)2、只許燈光見(宋·呂渭老·《點絳唇》)3、燈光底(宋·晁補之·《驀山溪》)4、良夜燈光簇如豆(宋·周邦彥·《青玉案》)5、燈光夜夜多如月(宋·李之儀·《千秋歲》)6、燈光夜夜多如月(宋·李之儀·《千秋歲》)7、幾家簾幕燈光(宋·沈蔚·《滿庭芳》)8、日月燈光迥不俱(宋·釋印肅·《頌古九十八首》)9、燈光散、九衢紅霧(宋·無名氏·《夜遊宮》)10、遠有燈光掠鬢遲(宋·呂渭老·《思佳客》)11、惆悵此燈光(宋·陸遊·《寒夜》)12、老怯燈光睡常早(宋·蘇轍·《夜坐》)13、暗向燈光底(宋·柳永·《金蕉葉》)14、暗向燈光底(宋·柳永·《金蕉葉》)15、暗向燈光底(宋·柳永·《金蕉葉》)16、半隱燈光在小床(明·朱讓栩·《擬古宮詞壹百首》)17、燈光半隱床(南北朝·沈約·《夜夜曲》)18、燈光冷於水(唐·劉駕·《秋夕》)19、織成羅幌隱燈光(南北朝·徐陵·《雜曲》)20、香灺燈光奈爾何(唐·李商隱·《聞歌》)。

6.描寫燈火古詩句

關於燈火的詩句

1.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

2.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

3.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4.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

5.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李紳《宿揚州》

6.熒熒燈火臨書卷,續續蛙聲入桂林。——陳藻《桂堂秋夜》

7.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燈火。——朱彜尊《紅娘子·袖薄吹香過》

8.舊街燈火元宵近,無復遨頭夜市穿。——方回《趙賓旸唐師善見和湧金城望次韻五首·臚唱曾叨殿上傳》

9.城市哄燈火,強作元夕天。——方回《正月初四後十余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江臯殘雪霽》

10.上元燈火中秋月,但苦人心不肯晴。——方回《中秋雨》

7.帶有燈火的詩句

辛棄疾《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峨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王安石 (燈火已收正月半) 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雲入塢尋遊伴。

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巖萬壑春風暖。壹弄松聲悲急管,吹夢斷,西看窗日猶嫌短。

8.關於燈光的古詩.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壹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涼.

詩詞註釋 註釋:風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② ①晴天雨:風吹古木,颯颯作響,像雨聲壹般,但天空卻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潔白似霜,但卻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七律《江樓夕望招客》作於杭州刺史任內.這兩句是說,風吹古木,聲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寫夏夜清涼、優美的風光,逼真、傳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詞獨特,意境高妙.蘇軾說“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所不到也”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壹句高妙之處在於:晴本無雨,夏本無霜,風吹古木如聞雨聲,月照平沙似見寒霜,聯想與想象生出清涼,足以消暑.全詩壹“望”字統領全篇.首聯寫眺望的遠景,壯闊而又高遠;頷聯寫近景,燈火闌珊,星河閃爍,都是俯瞰所見;頸聯寫風吹古樹,月照平沙,清新宜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視線由遠及近,而壹切景物又都籠罩於“夕”字之中.賞析 唐穆宗長慶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這首詩是當時招朋友夜飲的即興之作.這是壹首格律工穩的七律,以描寫景色和賞景的感受為中心.描寫景色的層次極為分明,猶如講究透視法的水粉畫壹般.首二句突出了登高夕望的氣勢,重點寫山水,山連水,水接天,延綿雄闊.頷聯從俯瞰的角度,寫夜色中的光和亮;萬家燈火與壹道星河交相輝映,裝點了錢塘的景色.星河壹句,詩人畫出了水中倒影,更增添了幾分澄澈清新的感覺.頸聯兩句開始夾雜感官的錯覺,用比喻和誇張手法寫風月:風吹樹葉之聲頗似沙沙秋雨,月照平沙疑是潔白如霜.同時,詩人又在字面上提醒讀者,此時正值暑“夏”“晴”夜,強調秋涼的感覺不過是壹種消暑的手段,於是,很自然地引出末二句主賓夜飲的對話,扣住了“招客”的題意.如果把此詩比作壹幅江樓夕望的畫圖,那麽,詩的構思則是作畫的順序.詩人從遠眺起筆,粗線條地勾勒余杭的山水,進而環顧杭城的燈光並由與燈影相輝的星河,自然收到江樓所在的湖水之上,從而慢慢將筆從曠遠的天際轉向樓閣四圍的描寫,再從風聲月色見出消暑的人物形象,景色由遠而近,而感覺則愈來愈細,真可謂“坐馳可以役萬景”,既有眼力,又有筆力.此詩的兩聯中,“燈火萬家”壹聯對得極美,散落的萬家燈火,與壹道銀河映入水中,恰好是前面“海天”與“山勢”從傍晚到夜間的變化,給人壹種神奇的夢幻之感,頗得後人的贊賞.宋人黃庭堅《登快閣》詩中的名句“澄江壹道月分明”,似乎亦受到白氏此詩的影響.詩中描寫了杭州東面山川的形勢和杭州美麗的夜景,氣勢雄偉,境界開闊.在炎熱的夏天的黃昏,詩人登上望海樓向東遠望,天海壹片蒼茫的景象;錢塘江和江兩岸的山勢“闊復長”.詩人寫夜景是從光和聲兩個角度寫的:燈火、銀河、月光從光,夏風從聲,因此繪聲繪色、燦爛奪目,末句以“招客”作結,緊扣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