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氣溫高炎熱的詩句

形容氣溫高炎熱的詩句

1. 關於氣溫高的詩句

關於氣溫高的詩句 1. 形容溫度高的詩詞有哪些

1,天地壹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出自《大熱五首》宋·戴復古 2,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出自《苦熱行》唐·王轂 3,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出自《仲夏即事》北宋·晁補之 4,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出自《苦熱》南宋·陸遊 5,滂沱汗似鑠, 微靡風如湯。出自《苦熱行》 南朝梁·蕭綱 原詩如下: 1、《大熱五首》宋·戴復古 天地壹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濕如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2、《苦熱行》唐·王轂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3、《仲夏即事》北宋·晁補之 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壓枝。

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 4、《苦熱》南宋·陸遊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5、《苦熱行》 南朝梁·蕭綱 六龍鶩不息, 三伏起炎陽。

寢興煩幾案, 俯仰倦幃床。 滂沱汗似鑠, 微靡風如湯。

2. 形容溫度高的詩詞有哪些

1,天地壹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出自《大熱五首》宋·戴復古

2,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出自《苦熱行》唐·王轂

3,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出自《仲夏即事》北宋·晁補之

4,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出自《苦熱》南宋·陸遊

5,滂沱汗似鑠, 微靡風如湯。出自《苦熱行》 南朝梁·蕭綱

原詩如下:

1、《大熱五首》宋·戴復古

天地壹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濕如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2、《苦熱行》唐·王轂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3、《仲夏即事》北宋·晁補之

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壓枝。

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

4、《苦熱》南宋·陸遊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5、《苦熱行》 南朝梁·蕭綱

六龍鶩不息, 三伏起炎陽。

寢興煩幾案, 俯仰倦幃床。

滂沱汗似鑠, 微靡風如湯。

3. 形容溫度高的詞詩

形容溫度高的詞詩:

詞語:

暑氣蒸人、汗流浹背、驕陽似火、汗流浹背、汗如雨下、汗出如漿、大汗淋漓、揮汗成雨、汗流如註、滿頭大汗、七月流火、驕陽如火

詩句:

1、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 《詩經·小雅·四月》

2、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杜甫《夏夜嘆》

3、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4、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唐 白居易《觀刈麥》

4. 形容溫度的詩詞

形容溫度高的詩詞:1、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

《詩經·小雅·四月》 2、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杜甫《夏夜嘆》 3、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4、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唐 白居易《觀刈麥》形容溫度低的詩詞: 1、碧天涼冷雁來疏,閑望江雲思有餘。

秋館池亭荷葉後,野人籬落豆花初。無愁自得仙人術,多病能忘太史書。

——作者:李郢 《江亭晚望》 2、廚冷煙初禁,門閑日更斜。東風不好事,吹落滿庭花。

作者: 徐鉉 《寒食日作》 3、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沈飛雪白。先拂商弦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

——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4、桂冷微停素,峰幹不遍嵐。何溪背林處,猶覆定僧庵。

——作者:陸龜蒙 《殘雪》 5、寒爐局促坐成勞,暗淡燈光照二毛。水寺閑來僧寂寂,雪風吹去雁嗷嗷。

——作者:齊己 《楚寺寒夜作》 6、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願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

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

萬裏露寒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作者:杜甫 《槐葉冷淘》 7、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宮玉漏遙分明。霜飆乘陰掃地起,旅鴻迷雪繞枕聲。

遠人歸夢既不成,留家惜夜歡心發。——作者:鮑溶 《寒夜吟》 8、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壹時啼。——作者:白居易 《雜曲歌辭·竹枝》 9、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王令的《暑旱苦熱》 10、冷日微煙渭水愁,翠華宮樹不勝秋。霓裳壹曲千門鎖,白盡梨園弟子頭。

——作者:趙嘏 《冷日過驪山》 11、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佚名 《孟冬寒氣至》 12、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作者: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懷》 13、樹繞池寬月影多,村砧塢笛隔風蘿。西亭翠被餘香薄,壹夜將愁向敗荷。

——作者:李商隱 《夜冷》 14、仙闈井初鑿,靈液沁成泉。色湛青苔裏,寒凝紫綆邊。

——作者:孫欣 《奉試冷井詩》 15、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後見,寒聲偏向月中聞。

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和紫府雲。——作者:韓溉 《松》 16、雨余庭院冷蕭蕭。

簾幕度微飆。鳥語喚回殘夢,春寒勒住花梢。

——作者:周紫芝 《朝中措》 17、月樓風殿靜沈沈,披拂霜華訪道林。鳥在寒枝棲影動,人依古堞坐禪深。

——作者:陸龜蒙 《寒夜同襲美訪北禪院寂上人》 18、月是陰秋鏡,寒為寂寞資。輕寒酒醒後,斜月枕前時。

——作者:元稹 《初寒夜寄盧子蒙》 19、雲冷江空歲暮時,竹陰梅影月參差。雞催夢枕司晨早,更咽寒城報點遲。

——作者:殷堯藩 《寒夜》 20、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作者:嶽飛 《小重山》。

5. 和溫度有關的詩句

1“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反映了冷風過境時先刮風後降水(雪)的天氣變化特征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反映了氣溫垂直分布的特點,正是因為氣溫隨地勢的上升而降低(地勢每上升

1000米,氣溫下降6℃)這壹特點,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遲不壹

這種地理現象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卻有睛”

說明在同壹時刻,不同的地方天氣是不相同的。也是對流雨的極好寫照,

從詩句中我們能體會對流雨的特點是:降水強度大,範圍小,歷時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是說我國南方和北方氣候差異大,二月時,江南已經鮮花滿枝,而其它地方卻十

分寒冷。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是說我國春季普遍存在著氣溫回升快,降水少的情況。

6.“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是說四川巴山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氣。

7.“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

8.“五月天山雪,開花只有寒。”

:壹是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的道理,二是說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說明我國春季氣溫多變、不穩定的特點。

10“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是說玉門關位於我國的非季風區,溫暖濕潤的夏季風很難到達這裏。

“春風”可理解為夏季風,我國西部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受夏季風的影響小,幹旱少雨。

6. 形容“溫度”的詩詞有哪些

1. 宋·王令《暑旱苦熱》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2. 唐·柳宗元《夏夜苦熱登西樓》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竈開重扉。

憑闌久仿徨,流汗不可揮。

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3. 宋·楊萬裏《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4. 唐·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裏西擊胡。

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壹丈夫

5. 唐·王維《苦熱》

赤日滿天地,火雲成山嶽。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長風萬裏來,江海蕩煩濁。

卻顧身為患,始知心未覺。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

溫度[ wēn dù ]根據某個可觀察現象(如水銀柱的膨脹),按照幾種任意標度之壹所測得的冷熱程度。

例句:

1. 北方冬季的溫度與南方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2. 水、空氣和溫度是培養黴菌生長的基本條件。

3. 今天溫度很低,大家要註意保暖。

7. 關於天氣,氣候的詩,全詩

與氣候、天氣有關的詩句 有關氣候的詩句: 1.“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反映了冷風過境時先刮風後降水(雪)的天氣變化特征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反映了氣溫垂直分布的特點,正是因為氣溫隨地勢的上升而降低(地勢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這壹特點,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遲不壹這種地理現象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卻有睛” 說明在同壹時刻,不同的地方天氣是不相同的。

也是對流雨的極好寫照,從詩句中我們能體會對流雨的特點是:降水強度大,範圍小,歷時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是說我國南方和北方氣候差異大,二月時,江南已經鮮花滿枝,而其它地方卻十分寒冷。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是說我國春季普遍存在著氣溫回升快,降水少的情況。 6.“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是說四川巴山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氣。 7.“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 8.“五月天山雪,開花只有寒。”

: 壹是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的道理,二是說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說明我國春季氣溫多變、不穩定的特點。 10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是說玉門關位於我國的非季風區,溫暖濕潤的夏季風很難到達這裏。 “春風”可理解為夏季風,我國西部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受夏季風的影響小,幹旱少雨。

有關天氣的詩句: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劉長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另樣紅。(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自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滑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誌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詩中雪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8.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8. 有關溫度的詩句

1“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反映了冷風過境時先刮風後降水(雪)的天氣變化特征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反映了氣溫垂直分布的特點,正是因為氣溫隨地勢的上升而降低(地勢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這壹特點,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遲不壹這種地理現象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卻有睛” 說明在同壹時刻,不同的地方天氣是不相同的。

也是對流雨的極好寫照,從詩句中我們能體會對流雨的特點是:降水強度大,範圍小,歷時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是說我國南方和北方氣候差異大,二月時,江南已經鮮花滿枝,而其它地方卻十分寒冷。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是說我國春季普遍存在著氣溫回升快,降水少的情況。 6.“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是說四川巴山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氣。 7.“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 8.“五月天山雪,開花只有寒。”

:壹是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的道理,二是說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說明我國春季氣溫多變、不穩定的特點。 10“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是說玉門關位於我國的非季風區,溫暖濕潤的夏季風很難到達這裏。 “春風”可理解為夏季風,我國西部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受夏季風的影響小,幹旱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