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這首詩是王維在隱居輞川藍田期間所作。 在這首七律中,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隱居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創造了壹種情景交融、物我相愜的境界,可以說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
首聯:“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描寫了壹幅怡然自樂的田家生活畫卷。“煙火”,炊煙,“遲”,不僅寫出了連日的雨天使得樹枝與空氣都極為潮濕,柴禾不易燃燒,同時也形象地表現出在這樣潮濕的空氣中煙氣不能直上天空,只能迂回漂移的狀態。後壹句寫山中農婦正忙著蒸藜煮黍,為在東邊田裏勞作的男人送飯,這也正是煙火的來由。短短兩句詩,既寫出了秋天常有的天氣,又巧妙地把這種天氣和農事活動結合起來,讓讀者於仿佛親臨現場,營造了壹種近乎真實的氛圍。也只有只有內心寵辱不驚的人才能把普通的景物寫出這樣的韻致。
頷聯:“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這兩句寫雨後初晴時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裏裏稻子生機勃勃,綠意盎然;雪白的白鷺在稻田裏飛起飛落,意態悠閑;山中林木在煙雨中蒼翠欲滴;金黃的黃鸝在樹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碧綠、雪白、濃翠、金黃,如此美的色彩搭配只能出自既是詩人又為畫家的王維筆下。不僅如此,王維還為這美麗的畫面配上了黃鸝動聽的歌聲,將雨中的輞川點染得更加生機盎然。這兩句詩色彩明麗,畫意濃郁,後世有人將之與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壹道評為“極盡寫物之工”。
農家生活無憂無慮,黃鸝、白鷺自由自在——詩人所描寫的人物活動也好,自然景色也好,都不是對客觀事物的簡單摹擬,而是經過了詩人心靈的感應和過濾。這些在詩人欣賞的目光中欣然呈現的景致,與詩人悠閑自適的人生追求和審美情趣發生了強烈的***鳴,它們既是詩人置身其中的現實環境,更是詩人閑靜淡泊的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李肇認為王維這兩句詩時套襲了唐代另壹位詩人李嘉祐的“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二句詩,他在《唐國史補》中說:“王維有詩名,然好竊取人文章佳句。”此說後來壹直爭論不休,未有定論。我的看法是,無論這兩句詩是否是王維盜取他人的,這兩句詩有了漠漠陰陰兩詞,把平凡得有些呆板的“水田白鷺飛,夏木囀黃鸝”點化成氣韻生動,形象鮮明,繞有情致的千古名句,顯示了王維高超的點字藝術。
頸聯:“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朝槿”,即木槿,因其花朝開暮落,故稱朝槿,古人常以它象征人生無常。“清齋”,吃素。“露葵”,壹種野菜,霜露時最鮮美,故稱露葵。《舊唐書.王維傳》說王維“居家蔬食,不茹葷血”在這裏得到了印證。這兩句寫詩人靜靜地坐在空山之中,觀木槿花迅速雕謝而苦思冥想,體悟到人生的短暫和無常;習養心性,在松樹下采摘帶露的綠葵,素食清齋,保持身心之凈。詩人也正是在這種日積月累的思考中得道入佛,徹底遠離了世俗紅塵。
尾聯:“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詩人自稱,“爭席”即爭奪座位。這裏運用了《莊子·雜篇·寓言》和《列子·皇帝篇》裏的兩個典故,壹正壹反,把自己處世心態和對人世間壹些現象的譏諷隱含其中,末尾以“海鷗何事更相疑”來表露自己沒有絲毫爭奪名祿的想法,抒發自己淡泊的心誌。
全詩***八句,前四句寫詩人靜觀所見,後四句寫詩人的隱居生活,形象鮮明,韻味清遠,將詩人那種親近自然,耽於山水之樂,與世無爭,與人無礙,無欲無求的人生態度展示了出來,代表了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主要特點。後世有人稱“淡雅幽寂,莫過右丞《積雨》”,還有人將之推為唐詩七律的壓卷之作。這樣的評價不壹定完全恰當,但也足見此詩清遠、淡穆之風所產生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