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現在讀古詩很難回到中古音了, 這是否損失了古詩的內涵?

現在讀古詩很難回到中古音了, 這是否損失了古詩的內涵?

語音發展的變化也有規律可循。有些音今天讀起來絲毫不影響對古典詩詞的理解。如讀〖靜夜思〗,用普通話讀大家完全能理解,對古詩韻律的美也基本上沒有影響。但另壹些詩詞的朗讀就受到了古今語音變化的影響。『律詩、絕句、詞講究押韻和平仄格式,這兩點和語音演變有直接關系,唐宋時平是指平聲,仄是指上、去、入三聲,今天已經沒有入聲,所以遇到平仄格式時會有改變,對押韻的影響可能較大。』蘇培成說。

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韻腳『看』按今音讀四聲,意思能懂,但和『安』押韻不太和諧。又如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查〖廣韻〗和『家』『花』都在麻韻,本來是押韻的,如果讀作『xié』,大家很難接受,但讀成『xiá』也不是古音,這其實是『葉音』式的註音。

北京大學教授孫玉文也認為,古音是古代壹個***時的語音系統,今天的學者雖然可以根據語音發展規律構擬出古音,但是如果照此讀詩,大多數人聽不懂,反而喪失了語言基本的交流功能。歷代讀古詩文,其實也都是按照當時通用的讀音來讀的。針對主張用方言讀古詩的觀點,音韻學家唐作藩也早已指出,用山西平遙話讀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是和諧了,但是讀其他詩就不見得押韻了。實際上,今天並沒有壹種方言可以將古代詩詞的韻腳都讀得押韻。基於上述原因,孫玉文認為,誦讀古詩詞還是應提倡使用普通話讀音。

在廣州大學教授吳相洲看來,閱讀古詩詞使用古音還是普通話需要平衡把握,遵循兩個原則:其壹,韻腳部分,如需押韻可以照顧古音讀法,聲律壞了就不成為詩詞。其二,不同音代表不同含義的字應讀古音,如『壹騎』的『騎』(jì),代表壹人壹馬,讀成『qí』意思就錯了。

沈文凡認為,今人作詩可以押普通話的韻,但吟誦古詩時,押韻處要變讀。『關鍵是要符合詩歌規律。中國留存了許多有文字記載的韻書,這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壹定要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