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
在我國古代為數眾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壹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
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墻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
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墻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淩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
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壹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別致。“遙知不是雪”,著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
盡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墻角淩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顏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才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墻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壹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系,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 詩人寫梅香,沒有借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
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才使詩人“遙知不是雪”。
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墻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只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 如果說,這首《梅花》詩所吟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淩寒怒放的神韻,而且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壹格的鮮明印象,那麽,這首詩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詠的梅花,令人賞心悅目,獲得藝術美的享受。
2.五句描寫梅花的詩句,並解釋意思1.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需要別人誇獎梅花的顏色,它只把自己的清香之氣留在天地間。
2.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的鋒利和梅花的無比清香都是經過了很多的磨難才的來的,所以壹個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鍛煉,靠自己的努力來贏得勝利 。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寫了在冰天雪地裏,百花雕萎時,獨有梅花冒著冰寒霜雪,抖擻著枝骨,綻苞吐蕊那精神、靈秀、美好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喜愛。 寫了梅花潔白幽香的特點,贊揚梅花不畏寒冷的堅強品質
4.墻角數枝梅,臨寒獨自開。
3.王安石的梅花》的詩句意思是什麽《梅花》(宋)·王安石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註釋1.淩寒:冒著嚴寒。2.遙:遠遠地。
3.知:知道4.為:因為。5.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翻譯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麽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壹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
林逋這人壹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壹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
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妳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
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通的地方。
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4.《梅花》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麽《梅花》這首詩的意思是:墻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為什麽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梅花》 作者:王安石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擴展資料:
2、王安石的詞,今存約二十余首,大致可分為抒寫情誌和闡釋佛理兩類,“瘦削雅素,壹洗五代舊習”。 其抒情詞作,寫物詠懷,多選空闊蒼茫、淡遠純樸的形象,營造出壹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3、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壹時的浮華余風作出了貢獻。
4、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
還有壹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幹枯,但不失大家風範。
參考資料: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尊。
賞析
此詩首聯寫梅花獨放。“眾芳搖落”壹句便將百花的雕零衰敗與梅花的明媚艷麗作了鮮明的對比。於蘊藉中托出旨意,以襯出梅花卓爾不群的清姿。
“占盡風情向小園”承接起句,當是對前面的補充描寫。“占盡”二字,謂梅開其中,小園風光全被其獨領。又似詩人自抒其誌潔,謂眾人皆濁我獨清之意。
頷聯寫梅花的身姿。“梳影橫斜”寫梅花倒映於清淺的水中輕波搖曳,壹“橫”字寫出了梅花的閑適之態。特別是梅花在黃昏朦朧月色中輕輕浮動,更顯得婀娜多姿。這哪裏是寫梅花,分明在寫卓約清麗的妙齡少女!
頸聯從側面寫梅花孤潔之美。“霜禽欲下”而“先偷眼”窺視。這壹“偷”字橫生意趣,形象傳神寫出了對梅花的愛慕之情,宛在目前。次寫如“粉蝶有知”使該“合斷魂”。作者的假設之筆實是抒發了“霜禽”、“粉蝶”尚且受梅如此,何況人乎?亦當是詩人內心的寫照。
接著,尾聯由梅花而及人,落墨於詩人對梅的情感。實是對梅輕語:幸而有我與妳親近,為妳小聲吟詩,又何必需要奏樂與宴飲的方式呢?作者這種壹往情深的表白,既獨特又真切感人。
從全篇來看,詩人對梅賦予了形象化擬人的手法,語言清淡熨貼,情感樸實無華。然此詩“頷聯”警絕,觀其氣格似與其余之句不大相類。尤其是尾聯余以為造語欠風致含蓄,平鋪直述,甚無余味。蓋七律中間兩聯易得,結句難得,起句造語立意尤為不易。和靖先生誌潔言清,何至如此?是另有所托還是詩至頸聯作者心力已盡,不得湖山之助?
余讀此詩僅存上述質疑。即便如此,然瑕不掩瑜,此詩終不失為傳世之作。況吾深愛其之子風流,占盡古人雅致,析其詩實為先賞其人故也!
6.有關梅花的詩句、解釋、賞析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註釋
1、來日:指動身前來的那天。
2、綺窗:雕飾精美的窗子。
3、著花:開花。
韻義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出來,
壹定了解家鄉人情事態;
請問您來時我家綺窗前,
那壹株臘梅花開了沒開?
評析
這是壹首抒寫懷鄉之情的詩。原詩有三首,這是第二首。詩以白描記言的手法,
簡潔而形象地刻劃了主人公思鄉的情感。對於離鄉遊子而言,故鄉可懷念的東西很
多。然而詩不寫眷懷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卻寫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於
細微處見精神”,寓巧於樸,韻味濃郁,栩栩如生。
題大庾嶺北驛
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註釋
1、陽月:陰歷十月。
2、瘴:舊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致病之氣。
3、隴頭梅:其地氣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見梅,舊時紅白梅夾道,故有梅嶺之稱。隴
頭:即為“嶺頭”。
韻義
陰歷十月的時候,大雁就開始南飛,
據說飛到大庾嶺,它們就全部折回。
鳥兒不進,我卻行程未止遠涉嶺南,
真不知何日何時,我才能遇赦歸來?
潮水退落了,江面靜靜地泛著漣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氣濃重散不開。
來日我登上高山頂,向北遙望故鄉,
抑或能看到:那山頭上初放的紅梅。
評析
大庚嶺為五嶺之壹,古人以此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飛至此不過嶺南之傳說。詩
是作者流放欽州途經大庚嶺時所作。
全詩寫貶謫嶺南的傷感,於旅途中抒發情懷。開頭以比興入手,寫望雁思鄉,再
寫嶺南境惡,更襯懷鄉情切。最後兩句由寫景轉為抒情,暗祈能見到紅梅采寄親眷,
以表衷情。
詩旨在寫“愁”,卻未著“愁”字,情致淒婉,愁緒滿懷,以情布景,以景托
情,情真意切,柔婉動人。
7.梅花這首詩的意思《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壹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墻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淩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氣譙溢。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壹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作品名稱
梅花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臨川先生文集》
文學體裁
五言絕句
作者
王安石
作品原文
梅花
北宋·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1。
遙知不是雪2,為有暗香來3。[1]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淩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地。知:知道。
3.為(wèi):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2]
白話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麽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