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書育人的詩句如下: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李商隱
賞析:春蠶吐絲直到生命消失才停止,蠟燭燒成灰燼才停止流淚。本詩句通過春蠶和蠟燭表達了老師無私傳授知識,無私栽培教育學生,直到生命耗盡都心系學生。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無私奉獻的精神表示深深的贊美。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壹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
2、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白居易
賞析: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此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綠野堂指的是唐代的房子名。
這首詩通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表現了對壹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贊美。
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
賞析:離別的悲傷延伸到日落的遠方。當離開北京的時候,會覺得妳在世界的盡頭,壹條鞭子抽向東方。我辭職回到家鄉,像壹朵從枝頭落下的花,但它不是無情的,化作了春天的土壤,起到了培育下壹代的作用。
詩人對事物感同身受,通過落花翻出新意,向我們展示了壹種瑰麗的境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其生命是終止的;但它壹化為春泥,就能保護和滋養新的花朵,它的生命會延續到下壹代,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